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熊猫英语单词怎么写

熊猫这个词,英文写作 panda。很简单,五个字母,发音也直接,类似中文的“潘达”。但这个词背后有不少故事,比你想的要复杂一点。

首先,panda 这个词,一开始指的并不是我们熟悉的大熊猫。它最初是用来称呼另一种动物:小熊猫(red panda)。 小熊猫长得像浣熊,一身红褐色皮毛,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附近。 1825年,一位法国动物学家首次描述了这种动物,并把它命名为 Panda。 这个词据信来自尼泊尔语,可能是 ponyanigalya ponya,意思是“吃竹子的人”。 这很合理,因为小熊猫确实也吃竹子。

几十年后,在1869年,另一位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谭卫道(Armand David)在四川发现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大熊猫。 他最初把这种黑白相间的动物叫做“黑白熊”。 后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这种动物和之前发现的小熊猫在骨骼和牙齿结构上有些相似之处,于是就把它也划归到了熊猫的类别里。

为了区分这两种动物,人们开始用更具体的称呼。体型巨大的那种,就叫 giant panda(giant 意为“巨大的”)。 而原来那种红褐色的小家伙,为了避免混淆,就被称为 red panda(红熊猫)或 lesser panda(小熊猫)。 所以,下次你跟朋友说起熊猫,如果想说得更精确,可以指明是 giant panda。不过在日常对话中,现在只要提到 panda,大家默认指的就是大熊猫了,因为它名气实在太大了。

顺便说一下,大熊猫的学名也很有意思,叫 Ailuropoda melanoleuca。 这个名字由拉丁词根组成,Ailuropoda 的意思是“猫一样的脚”,而 melanoleuca 的意思是“黑和白”。 所以连科学命名都在描述它的外貌特征:一种有着猫脚的黑白动物。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常见的误解:大熊猫和小熊猫到底是不是亲戚?尽管它们都叫“熊猫”,都吃竹子,前掌都有一个用来抓握竹子的“伪拇指”,但它们其实亲缘关系很远。 经过DNA分析,科学家们现在普遍认为,大熊猫属于熊科(Ursidae),和熊是近亲。 而小熊猫则自成一派,属于小熊猫科(Ailuridae),这个科里只有它这一个现存物种,亲缘关系上可能更接近浣熊或鼬。 所以,它们只是名字和食性相似的“邻居”,并非一家人。

关于中文里“熊猫”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有一种说法。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大熊猫有很多称呼,比如“食铁兽”、“竹熊”、“花熊”等等。 近代“猫熊”这个词开始出现,意指它长得像猫又像熊。 后来,据说因为一些报纸在排版时,习惯从右到左竖着写,读的时候经常被念反,久而久之,“猫熊”就变成了“熊猫”,并流传开来。不过这个说法存在一些争议。

在英语里使用 panda 这个词时,有一些简单的规则需要知道。它是一个可数名词,所以如果指一只以上的熊猫,就要在词尾加上 s,变成 pandas。 比如,你可以说:“I saw two pandas at the zoo.”(我在动物园看到了两只熊猫)。

虽然 panda 本身不是一个经常出现在成语里的词,但有一个和它相关的口语表达很有趣,叫 panda eyes。 这不是说熊猫的眼睛,而是指人因为熬夜、睡眠不足或者眼妆花了而出现的黑眼圈,看起来就像熊猫的黑眼圈一样。 比如,朋友可能会对你说:“You’ve got panda eyes. Did you stay up late last night?”(你有黑眼圈了,昨晚熬夜了吗?)。

最后,分享一些关于大熊猫的有趣事实,这些也能帮你更好地记住和理解这个词。

它们几乎只吃竹子:一只成年大熊猫每天要花12到16个小时来吃东西,能吃掉超过18公斤的竹子。 它们的消化系统其实更像食肉动物,所以从竹子里吸收营养的效率很低。

它们不冬眠:和很多熊科亲戚不同,大熊猫不冬眠。 因为竹子提供的能量太少了,它们无法储存足够的脂肪来度过整个冬天,所以只能一年到头不停地吃。

它们是独居动物:大熊猫喜欢自己待着,通常只有在繁殖季节才会聚集在一起。 它们会通过气味来标记自己的领地,避免互相打扰。

幼崽非常小:刚出生的大熊猫幼崽非常迷你,只有粉红色,几乎没有毛,眼睛也睁不开,体重只有100克左右,大概就和一小块黄油差不多大。

它们是和平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熊猫被视为和平的象征。 如今,它们也成为了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志性物种。

总的来说,panda 这个词很简单,但它背后的故事、它与其他动物的区分,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都让这个词变得更加丰富。下次再提到它,你就不只知道一个单词了,还能讲出它背后的很多细节。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熊猫英语单词怎么写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