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哥哥”用英语怎么说,第一反应就是“brother”。但这个答案,说实话,对一半,错一半。直接把“哥哥”翻译成“brother”,在很多情况下会让你显得很奇怪,甚至闹笑话。
问题出在哪?出在中文和英文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在中文里,“哥哥”这个词包含了年龄、亲属关系,甚至还有一层尊敬和亲近的社交含义。但在英语里,“brother”这个词很单纯,基本只指有血缘关系的男性同辈,也就是兄弟。它不包含年龄大小的信息。
所以,想搞清楚“哥哥”到底怎么说,你不能只找一个词去对应。你得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到底在跟谁说话?在什么场景下?
我们来拆解几个最常见的场景,你就明白了。
场景一:向别人介绍你的亲哥哥
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情况。假设你和你的朋友在一起,你亲哥哥走过来了,你要怎么介绍?
最标准的说法是:“This is my older brother.” 或者 “This is my big brother.”
这里的 “older” 和 “big” 就是用来强调“比我大”这个信息的。因为光说 “This is my brother”,对方只知道他是你兄弟,不知道是哥哥还是弟弟。虽然在多数情况下,别人也不关心这个,但如果你想表达“哥哥”这层含义,加上 “older” 或 “big” 是最准确的。
我个人更常用 “older brother”,因为它听起来更正式一点。“big brother” 也可以,更口语化,朋友之间这么说完全没问题。
介绍完之后,通常会直接说名字。比如:“This is my older brother, David.” 接下来,大家就会直接叫他 “David”,而不是叫他 “brother” 或者 “older brother”。这一点要记住,英语国家的人,除了很小的孩子,日常几乎不会用“brother”来称呼自己的兄弟。他们都直接叫名字。
场景二:跟一个关系很好的、像哥哥一样的朋友或学长说话
这个场景是中国人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中国,我们对关系好的男性朋友、学长,或者邻居家的大哥哥,都可能亲切地叫一声“哥”。比如“李哥”、“王哥”。
但你千万不能把这个习惯带到英语里。
如果你对着一个美国朋友喊 “Hey, Brother Li”,他会觉得莫名其妙。他可能会以为你在开玩笑,或者觉得你是个奇怪的人。
在英语文化里,没有这种称呼。他们处理这种关系的方式很简单:直接叫名字。
如果你的朋友叫 Michael,你就叫他 Michael。你们关系再好,好得像亲兄弟,你也还是叫他 Michael。你们之间的亲近,是通过语气、行为和谈话内容来体现的,而不是通过一个称呼。
那如果你特别想向第三方强调这个人对你有多重要,像亲人一样呢-?你可以这么说:“Michael is not my real brother, but he is like a brother to me.” (迈克尔不是我亲哥,但他对我来说就像亲哥哥一样。)
这句话就能准确表达出你们之间深厚的友情。但记住,这是在“描述”你们的关系,而不是一个“称呼”。你当面还是叫他 Michael。
场景三:在外面跟陌生人打交道
在中国的菜市场、小饭馆,我们看到比自己年长的男性店主或服务员,可能会客气地叫一声“大哥”或者“师傅”。这是一种拉近距离的社交方式。
这个习惯,也绝对不能带到国外。
如果你在国外的咖啡店,想让服务员帮你续杯,你走过去说 “Excuse me, brother?”,那场面会很尴尬。
在英语里,对陌生男性,根据场合和对方年龄,有固定的称呼:
- Sir: 这是最安全、最礼貌的用法。无论对方是服务员、警察,还是路人,只要是成年男性,用 “Sir” 都不会错。比如:“Excuse me, sir,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 is?”
- Excuse me: 如果你不想用 “Sir”,或者觉得太正式,可以直接用 “Excuse me” 来引起对方注意,然后直接说事。比如:“Excuse me, I think I dropped my key.”
- 直接说事: 在很多快节奏的场合,比如快餐店点餐,你甚至不需要任何称呼,直接说你要什么就行了。“Can I get a cheeseburger and a Coke, please?”
总之,记住一条铁律:绝对不要叫一个陌生的外国人 “brother”。他们不这么用。
场景四:追星时,称呼自己的偶像
现在很多粉丝喜欢叫自己的男性偶像“哥哥”。这是一种爱称。
但在英语的粉丝圈里,也没有这种文化。粉丝们都直接叫偶像的名字。比如,如果你的偶像是 Tom Holland,你就叫他 Tom Holland 或者 Tom。你不会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留言说 “Go, my brother Tom!”。
粉丝们会用 “amazing”, “talented”, “my favorite actor” 这样的词来形容他,但不会用一个亲属称谓来称呼他。
回到发音本身
好了,说了这么多场景,我们再回到 “brother” 这个词的发音上。很多人觉得这个词简单,但其实有两个音很容易读错。
这个词分成两部分:bro
和 ther
。
bro
的发音很简单,就像中文里“播”的音,但嘴唇要收得更圆、更小一点。
关键在 ther
这个部分。这里的 th
是一个浊辅音 /ð/。发这个音的时候,你的舌尖要轻轻地放在上下牙齿之间,然后声带振动,让气流从舌头和牙齿的缝隙里出来。你感受一下,发这个音的时候,喉咙是会振动的。很多中文母语者会把它读成 “z” 或者 “d” 的音,比如读成 “布拉则” 或者 “布拉德”,这就不对了。
er
的发音是 /ər/,一个卷舌音。舌头要向后卷起来,但不要碰到口腔里的任何地方。
所以,连起来读就是 bro-ther
。你可以先慢点读,先发 bro
,然后把舌头放到正确的位置,振动声带发出 th
的音,最后带上卷舌的 er
。多练习几次,找找感觉。
总结一下怎么用
所以你看,“哥哥”这个词的翻译,其实是一个文化问题,而不只是一个语言问题。
最后,给你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下次就不会用错了:
-
他是你亲哥吗?
- 是:用 “my older brother” 或 “my big brother”。
- 不是:跳到第二步。
-
他是你很熟的朋友或伙伴吗?
- 是:直接叫他名字。别想太多。
- 不是:跳到第三步。
-
他是一个陌生人吗?
- 是:用 “Sir” 或者 “Excuse me”。绝对不要用 “brother”。
把这个小小的规则记住,比死记硬背一个单词有用得多。语言最终是用来沟通的,理解了背后的文化逻辑,你才能用得地道,用得舒服。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