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猜一猜英语怎么读

猜一猜这个词怎么读:ghoti

如果按照 enough 里面 gh 的发音,women 里面 o 的发音,nation 里面 ti 的发音,那 ghoti 是不是就读成 fish

这当然是个流传很久的笑话,但它确实点出了一个让无数英语学习者头疼的问题:英语单词的拼写和发音,实在是太不讲道理了。你看着一个词,想当然地拼读出来,结果十有八九是错的。不像中文,每个字的发音是固定的。也不像德语、意大利语,拼写和发音高度对应。英语的发音,简直就是一锅大杂烩。

为什么会这样?这得怪历史。英语本身就是个“混血儿”,它的底层是日耳曼语,后来又被法语狠狠地冲击了一次。诺曼征服后,大量的法语词汇涌入英语,把原本还算有点规律的古英语发音规则彻底搅乱了。再加上后来印刷术的出现,把很多单词的拼写固定下来了,但人们的口音却在不断变化。这就导致拼写和发音越来越脱节。比如 knight 这个词,在古代 kgh 都是要发音的,但现在,它们就成了只看不读的“哑巴字母”。

结果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英语,充满了各种“坑”。though (虽然), through (通过), tough (艰难的), thought (思想)——这几个词长得像亲兄弟,读音却天差地别。还有 read 这个词,现在时态读 /riːd/,过去时态拼写一模一样,读音却变成了 /red/。你说,这上哪儿说理去?

所以,别再傻乎乎地“看词读音”了。这条路走不通。想要搞定英语发音,得换个思路。

放弃自然拼读,拥抱国际音标 (IPA)

很多人,特别是教小孩的,很推崇“自然拼读法”(Phonics)。就是教你一些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比如 sh 读 /ʃ/,ch 读 /tʃ/。这个方法在入门阶段确实有点用,能让你快速建立一些基本的读音感觉。但是,它的局限性非常大。

自然拼读法处理不了那些不符合规则的词,而英语里这种词实在太多了。 它就像一把只能开几种锁的钥匙,遇到稍微复杂点的锁就没辙了。学到后面,你会发现规则的例外比规则本身还多,最后还是得一个一个地去记。

真正可靠的工具,是国际音标,也就是 IPA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你在任何一本正规的词典里查单词,词的后面都会跟着一串用斜杠或方括号括起来的符号,那个就是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的好处是,它和拼写完全是两码事。它是一套专门给发音设计的符号系统,一个符号就对应一个音。只要你认识这些符号,任何单词的准确读音你就都能掌握,完全不用去猜。这就好比是给每个单词的发音配上了一张“身份证”,绝对不会认错。

我知道,那一堆奇奇怪怪的符号看着就让人头大。什么 /æ//ə//θ//ð/,好像在看天书。但其实,常用的英语音标也就四十多个。你根本不需要一口气全背下来。你可以这样做:

  1. 从辅音开始。 很多辅音的发音,比如 /p/, /b/, /t/, /d/,和汉语拼音差不多,很容易上手。
  2. 主攻难点元音。 比如长元音 /iː/ (seat) 和短元音 /ɪ/ (sit) 的区别,或者梅花音 /æ/ (cat) 和 /e/ (set) 的区别。这些是中国人发音模糊的重灾区。
  3. 常备一张音标表。 网上有很多,打印出来贴在桌上。遇到不认识的符号,查一下,多查几次就记住了。

学音标的过程,不需要很长。每天花个十几分钟,集中一两个星期,就能基本掌握。这个前期投入,绝对是值得的。它能让你在之后的学习中,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词怎么读”的问题。

别追求“标准口音”,追求“清晰有效”

很多人学英语,都有个执念,就是要练就一口“伦敦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 或者“美国标准口音”(General American)。觉得那样才叫地道,才叫高级。

但实际上,“标准口音”这个概念本身就越来越模糊了。在英国,RP (Received Pronunciation) 曾经被看作是上流社会和 BBC 的标准口音,但现在只有极少数人那么说话了。 你去伦敦街头走一圈,能听到几十种不同的口音。同样,在美国,德州的口音、纽约的口音、加州的口音,差别也很大。

所以,与其去模仿一个虚无缥缈的“标准”,不如把目标定得更实际一点:让自己的发音清晰、准确、能让别人毫不费力地听懂。这才是沟通的根本。

什么是清晰有效的发音?它包括几个核心要素:

  1. 元音饱满到位。 比如 apple/æ/,嘴巴就要张大,发得到位。不能发成 epple
  2. 辅音干脆利落。 特别是单词结尾的辅音,不能吞掉。比如 help,最后的 /p/ 要发出来,不能读成 hel
  3. 注意单词重音。 英语是重音语言,一个词里哪个音节读重音,是固定的。重音读错了,整个词听起来就会很怪。比如 PRESENT,作为名词“礼物”时,重音在前,读 PREsent;作为动词“呈现”时,重音在后,读 preSENT
  4. 掌握句子节奏和语调。 一句话里,哪些词是重点,需要重读;句末的语调是升还是降。这些比单个词的发音更能影响别人对你意思的理解。

把精力放在这些基本功上,远比纠结自己的口音像不像某个明星要重要得多。你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配音演员,而是成为一个有效的沟通者。只要你的发音不影响理解,带点中国口音,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恰恰是你的个人标识。

中国人常见的发音“坑”,你踩了几个?

受中文发音习惯的影响,我们说英语时,总有几个地方容易出错。这些是需要刻意去练习和纠正的。

  • th 的咬舌音 /θ/ 和 /ð/

    这两个音是中文里完全没有的。很多人会用 /s//f/ 来代替 /θ/(比如把 think 读成 sinkfink),用 /z//d/ 来代替 /ð/(比如把 this 读成 zisdis)。正确的发音方法是把舌尖轻轻放在上下牙齿之间,然后送气。这个动作一定要做出来,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别扭,但必须强迫自己去习惯。

  • /l/ 和 /n/ 不分

    这个问题在很多南方方言区比较常见。英语里,/l/ 是一个边流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而 /n/ 是鼻音,发音时气流从鼻腔出来。你可以试试读 lightnight,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

  • 长短元音的混淆

    比如 sheep (羊) 和 ship (船)。前者是长元音 /iː/,后者是短元音 /ɪ/。发长元音时,嘴角要向两边咧开,肌肉紧张;发短元音时,嘴巴放松,声音短促。区分不清,意思就完全变了。你想说“那儿有只羊”(There is a sheep),结果说成了“那儿有艘船”(There is a ship),对方肯定会一头雾水。

  • 单词末尾辅音的吞音或添加元音

    中文里每个字都是以元音结尾的(除了单独的鼻音 nng)。所以我们习惯性地会在英语单词的辅音结尾后面加上一个元音,比如把 red 读成 red-de。或者反过来,直接把结尾的辅音吞掉,比如把 mind 读成 mine。这两种都是要避免的。要练习干脆地发出结尾的辅音,让声音在那里戛然而止。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没有捷径,就是练。

第一步,听辨。先能听出正确的音和错误的音之间的区别。你可以用一些在线词典,比如牛津、朗文,它们都有真人发音。反复听 thinksink 的发音,直到你的耳朵能清晰地分辨它们。

第二步,模仿。对着镜子,看自己的口型。模仿发音时,动作要夸张一点。比如发 /θ/,就真的把舌头伸出来。

第三步,录音。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把你自己的发音录下来,然后和原声对比。你会发现很多自己平时意识不到的问题。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打击人,但绝对是进步最快的方法。

总而言之,搞定英语发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你放弃“猜”的习惯,拿起国际音标这个科学工具,把目标从追求不切实际的“标准口音”转向实现“清晰有效的沟通”,然后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刻意、持续的练习。过程会有点枯燥,但回报也是巨大的。当你能自信、清晰地用英语表达自己,并且对方能够轻松理解时,你会发现,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猜一猜英语怎么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