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 这个词,音标是 /pɪŋk/。
看起来很简单,就四个音。p-i-n-k。但实际上,至少有一半的人会读错,特别是我们这些母语是中文的人。问题主要出在中间的元音 “i” 和后面的 “nk” 组合上。
我们先一个一个拆开看。
第一个音 /p/。这个音基本不会出错。你把嘴唇闭紧,然后突然张开,让气流冲出来。你可以拿一张纸放在嘴前,发这个音的时候,纸会动。这个音是清辅音,声带不振动。你摸着喉咙发音,感觉不到震动就对了。
好,现在是第一个难点,中间的元-音 /ɪ/。
很多人看到字母 “i”,第一反应就是读成汉语拼音里的 “i”,或者英语音标里的 /iː/。就是 “ee” 那个长音。所以 “pink” 就被读成了 “peenk”。
这个发音是错的。如果你读 “peenk”,听起来就像是山峰 “peak” (/piːk/) 的鼻音版,意思完全不对。
正确的 /ɪ/ 是一个短元音。它发音的位置在口腔里比较靠前,舌头要放松,嘴唇也别使劲。你可以试试读这几个词,它们里面都有这个音:
sit /sɪt/
it /ɪt/
big /bɪɡ/
ship /ʃɪp/
你感觉一下,发这个音的时候,你的嘴巴是很放松的,有点微微张开,但不大。舌头轻轻抬起,但没有顶到上颚。它是一个很短促、很放松的音。
跟它做对比的是长元音 /iː/,比如:
seat /siːt/
eat /iːt/
beat /biːt/
sheep /ʃiːp/
你读 /iː/ 的时候,会感觉嘴角向两边拉开,有点像微笑的样子,舌头也更紧张,位置更高。发音时间也更长。
所以,记住第一点:pink 里面的 “i” 是短音 /ɪ/,不是长音 /iː/。嘴巴放松,发音短促。不要读成 “peenk”。
接下来是第二个,也是最大的难点:/ŋk/ 这个组合。
很多人会把它拆成两个独立的音来读:/n/ 和 /k/。于是 “pink” 就被读成了 “pin-k”。听起来就像是先读了一个“大头针”(pin),然后再加一个 “k” 的音。这个也不对。
英语里的 “nk” 组合是一个音簇,发音是连贯的。这里的 “n” 并不是我们平时读的 /n/ 音,而是 /ŋ/ 音。
/n/ 和 /ŋ/ 有什么区别?
发 /n/ 音(比如在 no, ten 里面),你的舌尖是顶住上牙龈的。不信你现在试试发一个 “嗯”(n 的音),感受一下舌尖的位置。
但是发 /ŋ/ 音(比如在 sing, king, thing 里面),你的舌尖是放下的,根本没动。动的是你的舌根。你的舌根会抬起来,顶住口腔后部的软腭,让气流从鼻腔里出去。你试试只发 “sing” 的结尾那个音,感受一下,是不是舌根在用力?
搞清楚这个区别后,/ŋk/ 的发音就好办了。
它的发音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先准备发 /ŋ/ 音。把你的舌根抬起来,抵住软腭,就像你要说 “sing” 的结尾一样。
第二步:舌根保持这个位置不动,不要放下来。然后,用舌根的同一个位置,突然发一个 /k/ 的音,让气流从口腔里爆破出来。
整个过程是一气呵成的。舌根抬起(准备发/ŋ/) -> 保持位置 -> 爆破(发出/k/)。
我教你一个练习方法。你先慢慢地说 “sing”,把结尾的 /ŋ/ 音拖长一点,“siiiiiinnnnngggggg”。在你发这个尾音的时候,感受你舌根的位置。然后,就在这个音快结束的时候,舌根不放下来,直接加一个 “k” 的音。听起来就像 “sing-k”。
多练几次,你就能找到感觉了。
我们再看几个包含 /ŋk/ 的词,你跟着练习:
think /θɪŋk/ (想)
bank /bæŋk/ (银行)
drink /drɪŋk/ (喝)
sink /sɪŋk/ (水槽)
你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舌根先抬起形成 /ŋ/ 的鼻音,然后立刻在原位爆破出 /k/ 音。绝对不是舌尖先顶上去发一个 /n/,再把舌根抬起来发 /k/。
所以,总结一下 “pink” 的正确发音步骤:
1. 先发 /p/,双唇紧闭,然后爆破。
2. 接着发短元音 /ɪ/,嘴巴放松,发音短促。
3. 然后舌根抬起抵住软腭,准备发 /ŋ/ 音。
4. 最后,舌根位置不变,直接爆破发出 /k/ 音。
整个过程连起来就是 /pɪŋk/。
为什么我们容易读错?主要是受汉语拼音的影响。拼音里的 “ing” (比如 “冰” bing) 和英语里的 /ɪŋ/ 是不一样的。拼音里的 “ing” 是一个韵母,发音时舌位和口型变化更平滑。而英语里的 /ɪŋk/ 是一个元音加两个辅音的组合,特别是最后的 /k/,是一个很干脆利落的爆破音,必须发出来。很多人读 “pink” 时会把最后的 /k/ 吞掉,或者发得很轻,这在英语里听起来就很奇怪。
比如你说 “I think so”,如果 think 的 /k/ 没发出来,听起来就像 “I thin so”,意思就不对了。
怎么才能彻底掌握这个发音?
第一,多听。现在有很多工具可以用。比如你打开谷歌翻译,输入 “pink”,点那个喇叭图标,它可以放慢速度读给你听。你仔细听慢速版,就能清楚地听到 /p/ – /ɪ/ – /ŋ/ – /k/ 这几个音的过渡。
第二,用对比法练习。找一些发音相似但意思不同的词来对比。这种练习叫 “minimal pairs”,效果很好。
你可以这样练:
pin /pɪn/ vs. pink /pɪŋk/
(听一听,一个舌尖顶上牙龈,一个舌根顶软腭再爆破)
sin /sɪn/ vs. sink /sɪŋk/
win /wɪn/ vs. wink /wɪŋk/
这个练习能帮你精确地控制你的舌头。
第三,录下你自己的声音。这是我以前学英语时最常用的方法。你先听一遍标准发音,然后自己跟着读,用手机录下来。录完之后,把你自己的发音和标准发音放在一起对比。很多时候,你自己觉得读对了,但一听录音,差别就出来了。通过录音,你能客观地发现自己哪里发得不对,是元音太长了,还是 /k/ 的音没发出来。
第四,把它放到句子里去练习。单纯念一个单词会让你过度关注发音细节,反而不自然。把它放到真实的语境里,发音会更流畅。
你可以造几个简单的句子:
My pen is pink.
I saw a pink car.
She likes to wear pink clothes.
在说这些句子的时候,试着自然地把 “pink” 这个词带出来。
最后,我们再聊聊 “pink” 这个词在英语里的一些用法,这比单纯学发音更有意思。
除了表示“粉红色”,pink 还有一些引申义。
比如,“in the pink”,这个短语不是说“在粉红色里”,而是指“身体非常健康”。比如朋友问你最近怎么样,你可以说 “I’m in the pink, thanks!” 意思是我身体好得很。
还有一个是 “tickled pink”,意思是“非常高兴,特别开心”。比如你收到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可以说 “I was tickled pink to receive it.”
还有一个不太好的词,“pink slip”。它不是指粉红色的纸条,而是解雇通知书。如果有人说 “He got a pink slip yesterday”,意思就是他昨天被炒鱿鱼了。
了解这些用法,能让你对这个词的理解更立体。当你下次在电影里或和别人聊天时听到这些短语,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而且,把一个单词的发音、意思和用法都联系起来,记忆会更深刻。
所以,下次读 “pink” 的时候,记住这几点:中间的 “i” 是短音 /ɪ/,后面的 “nk” 是舌根音 /ŋk/,最后的 /k/ 一定要清晰地爆破出来。多听,多练,多对比,这个小小的单词你肯定能掌握。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