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夸别人“说的太好了”,第一反应就是直译,可能会说出 “You speak too well” 或者 “You said it so good”。这两种说法,英语母语者基本不用,听起来也很奇怪。第一个听着像在说“你说话太好了,好到有点问题”,第二个有语法错误。
其实,中文里一句简单的“说的太好了”,在英语里会根据具体的情景和你想表达的真正含义,分解成很多种完全不同的说法。关键在于,你要夸的到底是什么?是对方的观点、措辞、时机,还是他正好说出了你的心声?搞清楚这个,才能用对词。
咱们把这些场景拆开,一个一个看。
场景一:你完全同意对方的观点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对方说了一句话,你心里想:“没错!就是这个理!” 这时候,你不是在夸对方的语言有多优美,而是在表达强烈的赞同。
1. You said it.
这是最直接、最地道的说法之一。字面意思是“你把它说出来了”,引申为“你说到点子上了,我完全同意”。通常用在比较随意的场合,朋友之间聊天常用。
举个例子:
朋友A:“最近的工作真的太累了,感觉永远都做不完。”
你:“You said it. 我已经连续加班两周了。”
注意,这个短语的语气很重要。如果你说得很有力,就表示强烈赞同。如果说得有气无力,也可能带点无奈的、感同身受的意味。
2. Tell me about it.
这个短语很有意思,字面看是“跟我说说吧”,但实际意思是“这还用说?我再同意不过了”,通常用来附和对方的抱怨或诉苦,表示你们有同样的经历。
举个例子:
同事A:“今天早上的地铁挤得像罐头一样。”
你:“Ugh, tell me about it. 我差点就上不来了。”
你看,你并不是真的想让对方详细描述地铁有多挤,而是在表达“我懂你,我也经历了”。
3. I couldn’t agree more.
这句话就比较正式一点了。意思是“我不能同意得更多了”,也就是“我完全、百分之百同意你”。在工作会议、或者需要表达严肃赞同的场合,用这个就很好。
举个例子:
老板:“我认为这个项目的关键在于前期的用户调研。”
你:“I couldn’t agree more. 基础打不好,后面做什么都是白费。”
4. Exactly. / Absolutely.
这两个词更简洁,就是“完全正确”、“正是如此”。适合在对话中快速表示赞同,让对话继续下去。
举个例子:
朋友A:“我觉得我们不应该为了省钱就牺牲产品质量。”
你:“Exactly. 这样做最终会失去客户的。”
场景二:你佩服对方的措辞或总结能力
有时候,对方不一定提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观点,但他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总结得特别清晰、精辟。你想夸的是他的表达能力。
1. Well said.
这是最经典的夸奖。简单、有力、适用范围广。不管是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说一句 “Well said” 都不会错。它表达的是“你说得很好,很有水平”。
举个例子:
在一次讨论会上,有人发言总结:“所以,我们的问题不是缺技术,而是缺一个能把技术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的清晰流程。”
会议主持人可能会点头说:“Well said. 这正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核心。”
2. You put it perfectly.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把它表达得太完美了”。它比 “Well said” 更进了一步,强调对方的用词精准、恰到好处,好像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描述这件事了。
举个例子:
你在跟朋友解释一种复杂的感受,说:“我不是讨厌他,我只是觉得跟他在一个空间里,我的精力会被吸走。”
朋友:“You put it perfectly. 我对他也是这种感觉。”
3. That’s a great way of putting it.
这句话和上一句意思很近,但更侧重于称赞对方的“表达方式”。可能对方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比喻,或者一个很新颖的角度,让你有种“哦,原来可以这么说”的感觉。
举个例子:
同事A:“这个新来的实习生不是能力不行,他就像一个没装操作系统的电脑,硬件很好,但不知道怎么运行。”
你:“Haha, that’s a great way of putting it.”
场景三:你认为对方的观点很聪明、有洞察力
这种情况,你想夸的不是措辞,而是观点本身。对方提出了一个你之前没想到的、很聪明的点。
1. That’s a great point.
非常实用的一句话。意思是“这个观点很好”。它关注的是内容的价值,而不是语言的华丽。在开会、讨论问题时经常用。
举个例子:
会议中,大家在讨论如何提高销量。
同事A:“我们一直关注怎么吸引新客户,但也许我们应该花更多精力在留住老客户上,他们的复购成本低得多。”
你:“That’s a great point.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2. Good point.
比 “That’s a great point” 稍微随意一点,但意思一样。
3. I never thought of it that way.
这句话是更高层次的赞美。它不仅仅是说“你的观点很好”,更是承认“你的观点改变了我的看法”。这会让对方感到他的发言真的很有价值。
举个例子:
朋友A:“你总说自己拖延,但有没有可能,你不是拖延,你只是在潜意识里知道这件事没那么重要,或者方向不对?”
你:“Wow, I never thought of it that way. 这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角度。”
场景四:对方说出了你正想说的话
有时候会很巧,你心里正在组织语言,准备说一句话,结果旁边的人先说出来了,而且跟你想得一模一样。
1. You took the words right out of my mouth.
这是一句习语,非常形象。意思是“你把我要说的话从我嘴里拿走了”。表达的就是“我正想这么说”。
举个例子:
大家在讨论去哪吃饭。
朋友A:“我知道附近有家新的泰国菜,要不要试试?”
你:“You took the words right out of my mouth! 我刚想说这个。”
2. I was just about to say that.
这句话更直接,“我正要说那个呢”。和上一句可以互换使用。
场景五:对方的吐槽或玩笑说得很犀利(非正式)
在朋友之间,或者社交媒体上,有时候“说的太好了”是用来回应一句犀利的吐槽或者一个绝妙的玩笑。这种时候,用的词就更口语化,也更夸张。
1. Savage!
这个词现在很流行,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如果有人说了一句特别不留情面、一针见血的大实话,或者开了一个很狠的玩笑,你可以说 “Savage!”,意思是“太狠了!太到位了!”
举个例子:
A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张精修的自拍。
B在下面评论:“你P这张图的时间比我上一段恋情都长。”
C回复B:“Savage!”
2. Burn!
和 “Savage” 类似,通常用在有人被别人用言语“灼伤”了,也就是被怼得说不出话来。表示说这句吐槽的人“干得漂亮”。
举个例子:
A对B说:“你这件T恤真好看,我爷爷也有一件一样的。”
旁边的C对A说:“Ouch, burn!”
如何选择用哪个?
很简单,下次你想说“说的太好了”之前,先在脑子里快速问自己几个问题:
- 我到底想夸什么? 是观点、措同、还是他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 这是什么场合? 是正式的会议,还是和朋友闲聊?
- 我和对方是什么关系? 是老板、同事,还是好哥们?
想清楚这三点,你就能从上面那些选项里,找到最合适的那一个。别再用 “You speak too well” 了。用一句地道的 “Well said” 或者 “You took the words right out of my mouth”,会让你的英语听起来自然得多。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