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英语不会语法怎么办

很多人学英语,第一个坎就是语法。

一提起来就头大。什么现在完成时、过去进行时、虚拟语气,光是名字就够劝退了。你买一本很厚的语法书,下定决心从头看。第一页是名词,单数复数,好像还行。第二页是冠词,a、an、the,有点晕但还能坚持。翻到动词时态,完了,十几样东西排列组合,脑子直接宕机。

结果就是,书在角落里吃灰,你还是不敢开口。因为你总觉得,语法没学好,说出来肯定都是错的,太丢人了。

这个想法,我以前也有。而且我敢说,这是学英语最大的一个误区。

今天就聊聊,如果你语法不好,到底该怎么办。直接说我的结论:你根本不需要先去“学”语法。你应该先去“用”英语,在用的过程中,语法自然就来了。

听着是不是有点反直觉?别急,我给你拆开说。

首先,你要明白语法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语法不是法律,不是谁发明出来让你遵守的。语法是对一门语言“规律”的总结。是语言学家们听了无数母语者说话,看了无数文章之后,总结出来的模式。

说白了,是先有无数人说了“I have seen that movie”,然后语法学家才总结出一条规则叫“现在完成时”。而不是先有“现在完成时”这条规则,大家才照着它去说话。

搞反这个顺序,是所有问题的根源。你把语法当成了说明书,以为必须读懂说明书才能开机器。但学语言更像是学游泳或者骑自行车。你能在岸上把游泳理论背得滚瓜烂熟,一头扎水里照样沉底。你必须下水,呛几口,扑腾几下,身体才能找到感觉。

所以,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把你的语法书先放一边。

我不是说语法书完全没用,它有用,但不是现在用。在你还说不出一个完整句子的时候,啃语法书的效率最低。

那不看语法书,我该干嘛?

很简单,去做两件事:大量输入,然后模仿输出。

先说输入。输入就是听和读。你要找那些你“能听懂个大概”的材料。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人一上来就去看美剧《老友记》,听CNN新闻,结果发现除了 “yes” “no” “ok” 什么都听不懂,自信心直接归零。

这对你没用。因为信息密度太高,你的大脑处理不过来,它就会自动屏蔽掉这些信息。这种输入,叫无效输入。

有效的输入,叫“可理解性输入”,就是 i+1 理论。i 是你现在的水平,+1 就是比你现有水平高那么一点点的材料。你能看懂、听懂70%-80%,剩下那20%-30%需要连蒙带猜。这才是最有用的学习材料。

去哪找这种材料?

如果你的基础很差,那就从给小孩看的东西开始。别笑,这不丢人。比如动画片《小猪佩奇》。它的句子结构简单,用词都是生活里的高频词,语速慢,而且有画面辅助你理解。你看个十集,很多基础的表达方式,比如 “This is my brother, George.” “I love jumping in muddy puddles.” 你不知不觉就记住了。

如果你有点基础,可以去看一些分级读物。比如牛津书虫系列。它把很多名著改写成了简单版本,从几百个单词的级别到几千个单词的级别都有。你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级别,读故事比背单词有意思多了。

听力方面,可以找一些专门给学习者做的播客,比如 VOA Learning English 或者 BBC Learning English。它们语速慢,用词简单,专门就是设计给你这种“半懂不懂”的人听的。

在进行这些输入的时候,你不要去想“这句话是什么时态”“那个词是什么成分”。你就当看中文小说,听中文播客一样,把注意力放在“内容”上。他讲了个什么故事?这个人是什么情绪?你只要去理解意思就行。

你的大脑比你想象的要聪明。当你接触了足够多的正确句子,它会自己开始寻找规律。

比如,你听了一百遍 “He is walking.” “She is talking.” “It is raining.”,你的大脑就会自动形成一个模式:be动词 + 动词ing 表示“正在做某事”。你根本不需要去记“现在进行时”这个名字和它的构成规则。你只是知道了,想表达“正在”的时候,就该这么说。

这就是通过输入,在大脑里建立“语感”的过程。

输入到一定程度,你就要开始尝试输出了。

输出就是说和写。这也是大部分人最怕的一步。怕犯错。

我告诉你一个事实:不犯错,你永远学不会。犯错是学习过程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每次犯错并且被纠正,你的大脑就会收到一个强烈的信号:“哦,原来这里不对,应该那样说。” 这个记忆比你看十遍语法规则都深刻。

怎么开始输出?

最简单的方法,是“跟读”和“复述”。

你听一句,暂停,模仿着说一句。不用管说得像不像,先张开嘴。这是在训练你的口腔肌肉,让它习惯英语的发音方式。

然后,你看完一集动画片,或者读完一个小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大概讲一遍。能讲多少算多少。用最简单的词,最简单的句子。比如,你看完一集小猪佩奇,你可以这么复述:“Peppa is a pig. She has a brother. His name is George. Today, they jump in puddles. They are very happy.”

你看,这些句子简单吧?但你是在“使用”英语,是在组织语言,而不是在背诵。

当你敢说简单的句子了,就可以找人真实交流了。现在有很多语言交换的APP,你可以在上面找个想学中文的外国人,你教他中文,他帮你纠tú正英语。或者,花点小钱找个外教,每周聊半小时。

关键在于,你要告诉对方:“我英语不好,语法经常错,你听到我哪里说错了,请直接告诉我。”

比如你可能会说:“I go to the park yesterday.”

你的语伴可能会纠正你:“Oh, you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

这时候,你脑子里就“叮”一下。哦,说昨天的事情,go 要变成 went。下次你再说类似的话,你就有可能说对了。

这就是最有效的语法学习。它不是在书本上发生的,它是在交流的错误和纠正中发生的。

现在,我们可以回头说说那本语法书了。它什么时候用?

当你有了大量的输入和一些输出经验之后,语法书就成了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教科书”。

它的用处在于,当你遇到一个具体问题,自己想不明白的时候,去查一下。

比如,你在跟人聊天时,总听到别人说 “If I were you…”,你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不是 “If I was you”?这时候,你心里带着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去翻语法书,找到“虚拟语气”那一章。你看完解释,恍然大悟:“哦,原来在非真实条件下,要用 were。”

因为你是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的,所以这个知识点你会记得特别牢。这跟你漫无目的地从第一页开始看,效率完全是两回事。

所以,整个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步:忘记“学语法”这件事。把精力放在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上。看简单的动画,读简单的故事,听简单的播客。把你的大脑泡在英语环境里。

第二步:开始简单的输出。从跟读、复述开始,慢慢过渡到找人聊天。不要怕犯错,主动要求别人纠正你的错误。

第三步:把你遇到的,想不通的语法问题记下来。然后把语法书当成字典,去查找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解决一个算一个。

这个过程,没有捷径,但是很稳。它符合人类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你想想,我们小时候学中文,是先背了主谓宾定状补,才开始说话的吗?不是。我们是先听大人说了无数遍,然后自己咿咿呀呀地模仿,说错了被纠正,慢慢才说利索的。学英语,也该是这个逻辑。

语法很重要,但是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用”之中。一个语法规则,如果你不能在实际对话或者写作中用出来,那它对你来说就是一串毫无意义的文字。而当你能熟练地用英语交流时,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头疼的语法规则,你其实都已经掌握了,只是你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而已。

这才是学语法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能答对一道选择题,而是为了让你能更准确、更地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放下焦虑,去听,去看,去说。你的语法,会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慢慢长出来。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英语不会语法怎么办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