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的英语就是 Spring Roll。
这个是直译,春天(Spring)的卷(Roll),简单明了。你去世界上任何一家中餐厅,说 Spring Roll,服务员基本都能懂。这个词的通用性很高。
但是,事情没这么简单。很多人,特别是到了北美,会碰到一个很像的东西,叫 Egg Roll。中文我们有时候把它翻译成“蛋卷”,但它跟我们平时吃的那种酥脆的、甜的蛋卷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个 Egg Roll 其实更像是春卷的“兄弟”,一个长得比较粗壮的兄弟。
这就带出了第一个关键问题:Spring Roll 和 Egg Roll 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困扰过很多人,包括我。我第一次在美国的中餐外卖店点餐,就要了 Spring Roll,结果上来一个又粗又大的卷,当时我就愣了。后来才知道,那家店菜单上的 Spring Roll 其实就是我们概念里的 Egg Roll。搞清楚它们的区别,能帮你准确地点到自己想吃的东西。
区别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皮不一样。
这是最根本的区别。春卷的皮,也就是我们国内用的春卷皮,是用面粉和水做成的,非常薄,像纸一样,半透明。炸完之后,是那种光滑、酥脆的感觉,咬下去是“咔嚓”一声,很清脆。
Egg Roll 的皮就不一样了。它的面皮里通常会加鸡蛋,所以颜色偏黄,也更厚、更有韧性。因为它厚,炸出来表面会有很多小气泡,坑坑洼洼的,口感更扎实,更有嚼劲。咬下去的感觉不是清脆的“咔嚓”,而是有点韧性的“咯吱”。
所以,从外观上就能初步判断。如果你看到一个炸卷,表面光滑平整,皮很薄,那大概率是 Spring Roll。如果表面凹凸不平,有很多小泡泡,看起来就很厚实,那基本就是 Egg Roll。
第二,个头和形状有差别。
一般来说,Spring Roll 更小、更细长。像一根手指差不多。一份通常会有好几个。
Egg Roll 就粗壮多了,个头很大,差不多是 Spring Roll 的两到三倍粗。吃一个就挺顶饱的。这也是为什么它在美国的中式快餐里很常见,因为它分量足。
第三,馅料有微妙的不同。
传统的中国春卷,馅料很多样。可以是肉馅、豆沙馅(甜的)、或者各种蔬菜丝,比如卷心菜、胡萝卜丝、香菇丝等。馅料讲究一个“鲜”字。
Egg Roll 的馅料通常以切得很碎的卷心菜为主,再配上一些猪肉末或鸡肉末。它的馅料处理得更“粗犷”一些,不像春-style spring rolls 那么精细。
总结一下这个小节:
Spring Roll (春卷): 皮薄、光滑、脆,个头小,馅料精细。
Egg Roll (美式蛋卷): 皮厚、有气泡、有嚼劲,个头大,馅料以碎卷心菜为主。
搞清楚这个,你在国外点餐基本就不会出错了。
现在我们说回 Spring Roll 本身。你以为 Spring Roll 就只有一种炸的吗?那就错了。
春卷其实分两大类:炸的 和 不炸的。
炸的春卷,英文就叫 Fried Spring Roll。这个很好理解。你在点餐的时候,如果想特别强调是炸的,就可以这么说。比如,“I’d like the fried spring rolls, please.” 这样能避免任何误会。
不炸的春卷,情况就稍微复杂一点了。
最常见的一种不炸的春卷,是越南的夏卷。它的英文名通常叫 Summer Roll 或者 Fresh Spring Roll。
这个东西你肯定见过。它的皮是米纸(rice paper)做的,泡软了之后是半透明的,能直接看到里面包的食材,比如虾、米粉、薄荷叶、生菜。它不用油炸,是直接吃的,口感清爽,特别适合夏天。
所以,当你在菜单上看到 Summer Roll 或者 Fresh Spring Roll,脑子里要反应过来,这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炸的那个春卷,而是越南那种凉的、新鲜的卷。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越南自己也有炸的春卷,叫 Chả giò。这个东西到了英语世界,有时候会被直接叫 Fried Spring Roll,但更地道的说法是 Vietnamese Fried Spring Roll。它和中国的炸春卷很像,但皮有时候也用米纸,炸出来会有网状的酥脆外壳,也很好吃。
所以,你看,“春卷”这个词在英语里的世界其实挺大的。它不仅仅指中国的春卷,已经成了一个泛指的概念,用来形容各种用薄皮卷着馅料的亚洲食物。
比如在菲律宾,他们有一种国民小吃叫 Lumpia,其实就是他们的版本的春卷。它也有炸的(Fried Lumpia)和不炸的(Fresh Lumpia)两种。在泰国和马来西亚,也能找到类似的东西。
所以,为了不出错,一个很好的沟通方法是,在说 Spring Roll 的时候,可以加上一个国家的名字来限定它。
Chinese Spring Roll (中国春卷)
Vietnamese Spring Roll / Summer Roll (越南夏卷)
Filipino Lumpia (菲律宾春卷)
这样一来,对方就能准确理解你指的是哪一种了。
最后,我们来聊一个很实际的场景:怎么跟一个完全没吃过春卷的外国人,解释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直接说 “It’s a Spring Roll”,他可能还是没概念。这时候,你需要把它拆解开来描述。
你可以这么跟他们解释,我们以最经典的炸春卷为例:
-
先给一个总体定义:
“It’s a popular Chinese appetizer. It’s a savory roll, deep-fried until it’s crispy.”
(这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中式开胃菜。它是一个咸味的卷,油炸到酥脆。)
这里面,“appetizer”(开胃菜)、“savory”(咸味的)、“deep-fried”(油炸的)和 “crispy”(酥脆的)是关键词。
-
描述外皮:
“The outside is a very thin wrapper made from flour and water. When it’s fried, it becomes golden brown and super crunchy.”
(外面是一层用面粉和水做的很薄的皮。炸过之后,它会变成金黄色,而且特别脆。)
“Wrapper”(外皮)和 “crunchy”(嘎嘣脆)能让他立刻想象出那个口感。
-
描述馅料:
“Inside, it’s filled with a mix of shredded vegetables, like cabbage, carrots, and mushrooms. Sometimes it also has minced pork or shrimp.”
(里面是切碎的蔬菜混合物,比如卷心菜、胡萝卜和香菇。有时候也会有猪肉末或者虾仁。)
“Shredded vegetables”(蔬菜丝)和 “minced pork”(猪肉末)是很具体的描述。
-
描述吃法:
“We usually eat it with a dipping sauce, like sweet and sour sauce or duck sauce.”
(我们通常会蘸着酱吃,比如甜酸酱或者鸭酱。)
提到“dipping sauce”(蘸酱)能让这个食物的形象更完整。
把这几句话组合起来,一个对春卷毫无概念的人,也能立刻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食物了。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介绍春卷,介绍任何一种中国菜,都可以用这种“拆解描述法”,从整体定义、外观、食材、口感、吃法这几个角度去说,别人就很容易理解了。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