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这个词,我们每天都在用,但真要写成英语,很多人会卡住。最常见的是 “average”,但有时候又会看到 “mean”、”median” 甚至 “mode”。这些词都和“平均”有关,但意思和用法完全不一样。如果用错了,可能会闹笑话,或者在处理数据时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
最常用的 “Average”:日常够用了
在日常对话里,如果你想表达“平均”或者“普通”,用 “average” 基本不会错。这个词既可以当形容词,也可以当名词。
比如,你想说“一个普通人”,可以说 “an average person”。 这里 “average” 是形容词,意思是“普通的、一般的”。再比如,“年平均每日交通流量”的英文是 “Annual Average Daily Traffic”,缩写是 AADT。 这里的 “average” 也是形容词,修饰“每日交通量”。
当名词用的时候,”average” 指的是“平均数”。计算方法就是我们小学学的,把所有数字加起来,再除以数字的个数,也就是“算术平均数” (arithmetic mean)。
举个例子,一个球员在5场比赛里分别得到 20、31、52、45、97分,那他的平均得分就是 (20 + 31 + 52 + 45 + 97) / 5 = 49 分。
在口语中,”average” 比 “mean” 更常用。 如果你只是想表达一个大概的、总体的水平,用 “average” 就很自然。
另外,还有一个固定搭配 “on average”,意思是“平均来说”。 比如,“平均来说,美国股价上涨了38%”,英文就是 “American shares rose, on average, by 38%”。 注意,一般不用 “in average”,这个用法已经过时了。
“Mean”:更严谨的数学术语
“Mean” 在数学和统计学里,就是指“平均数”。 日常生活里说的 “average”(平均数),在统计学里对应的词其实是 “mean”,更准确地说是“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
听起来有点绕?简单来说:
日常对话:用 “average” 指代“平均数”完全没问题。
学术或技术文章:用 “mean” 会显得更专业、更严谨。
除了最常见的算术平均数,”mean” 还包括“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 和“调和平均数”(harmonic mean)。 这些就比较专业了,应用场景也不同。
- 算术平均数 (Arithmetic Mean): 适用于数据单位相同的情况,比如计算一组考试分数的平均分。
- 几何平均数 (Geometric Mean): 适用于计算比率或增长率的平均值,比如投资回报率。因为这些值是相乘关系,而不是相加。
- 调和平均数 (Harmonic Mean): 适用于计算速率的平均值,比如计算“平均速度”。
举个例子,你开车去一个地方,去的时候时速60公里,回来时时速40公里,问全程平均时速是多少?很多人会直接用算术平均数算 (60+40)/2 = 50。这是错的。因为距离没变,但时间变了。正确的方法是用调和平均数,计算会复杂一些,但它考虑了速率的倒数关系。
所以,虽然 “mean” 和 “average” 经常可以互换,但 “mean” 是一个更宽泛、更精确的数学概念。
“Median” 和 “Mode”: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另外两种方式
除了 “mean” 之外,统计学上还有两个描述“平均”或数据集中趋势的重要概念:中位数 (median) 和众数 (mode)。 很多人之所以搞不清 “average” 和 “mean” 的区别,就是因为在统计学里,”average” 有时候被宽泛地用来指代包括 “mean”、”median” 和 “mode” 在内的所有集中趋势的度量。
-
中位数 (Median):把一堆数据从小到大排好队,站在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 如果数据个数是偶数,那就取中间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 优点:中位数最大的好处是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比如,计算一个地区的平均收入,如果把马云的收入也算进去,用算术平均数 (mean) 算出来的结果会高得离谱,完全不能反映普通人的真实情况。 这时候,用中位数就靠谱得多,因为它只看位置,不管两头的人多有钱或多没钱。
-
众数 (Mode):一堆数据里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 应用:众数很好理解,比如服装店老板要进货,他肯定会关心哪个尺码卖得最多,这个“卖得最多”的尺码就是众数。一组数据里可能没有众数(如果所有数字都只出现一次),也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众数。
一个例子搞懂 Mean, Median, Mode
假设有7个员工的月薪(单位:元)分别是:3000, 4000, 4000, 5000, 6000, 8000, 30000。
-
Mean (平均数):
(3000 + 4000 + 4000 + 5000 + 6000 + 8000 + 30000) / 7 ≈ 8571 元。
你看,因为最后那个3万的月薪,导致算出来的平均数比大部分人的工资都高。
-
Median (中位数):
这组数据已经排好序了,总共7个,最中间的是第4个数字:5000元。这个数字更能代表这群人的“中间”薪资水平。
-
Mode (众数):
4000元出现了两次,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所以众数是4000元。
通过这个例子就能清楚看到,同样是描述“平均”水平,三个数字给出的信息完全不同。Mean 被极端高薪拉高了,Median 反映了最中间的情况,而 Mode 则告诉我们拿4000元工资的人最多。
所以,下次再遇到“平均”,你可以先想一下语境。如果是日常聊天,大大方方用 “average”。如果是在写报告、做数据分析,或者想表达得更精确,就需要考虑是用 “mean”、”median” 还是 “mode” 了。搞清楚这些词的细微差别,不仅能让你的英语更地道,也能让你在看待和分析数据时,有一个更清晰、更准确的视角。


580学习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