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这个词,直接用翻译软件查,出来的结果基本就是 “far away” 或者 “distant place”。
这没错,但也没完全对。
如果你跟一个英语母语者说 “I want to go to a far away place”,对方能听懂。但这个表达很平,就像白开水。它只表达了地理上的距离,完全没有中文里“远方”那个味儿。
中文里的“远方”,很多时候不只是个地方,它是一种感觉,一种向往,一种和当下生活不一样的东西。可能是梦想,可能是逃离,也可能就是一种模糊的、浪漫的想象。
所以,想把“远方”说地道,你得先弄明白,你此刻心里想的到底是哪个“远方”。
我们先说说最简单的情况:纯粹的地理距离。
这时候用 “far away” 就行。
比如,你要描述一个村子离城市很远,可以说:
“The village is far away from the city.”
或者用 “distant”。“Distant” 比 “far away” 书面一点点。
“I saw a light in a distant house.” (我看到远处一栋房子里的灯光。)
还有一个词叫 “remote”。这个词强调的不是远,而是偏僻、与世隔绝。一个地方可能离城市不远,但因为它在深山里,交通不便,我们就可以说它 “remote”。
“He lives in a remote cabin in the mountains.” (他住在一个偏远的山区小木屋里。)
所以,如果你说的“远方”就是指一个物理上很远或很偏的地方,用这几个词就够了。很简单,没什么花样。
但问题来了,我们平时说的“诗和远方”里的“远方”,显然不是指这个。
这里的“远方”是一种精神寄托。它代表着未知、自由、梦想和无限可能性。这种感觉,一个 “far away place” 根本撑不起来。
这时候,英语里没有一个词能完美对应。你需要用一些短语或者不同的词来描绘这种感觉。
一个很好的选择是 “the great unknown”。
这个短语字面意思是“伟大的未知”,听起来就很有探索和冒险的感觉。它不特指某个地方,而是指所有那些你还没去过、不了解、但又充满好奇和向往的世界。
比如,一个人辞掉工作去环游世界,他追求的就不是某个具体的地方,而是 “the great unknown”。
“He quit his job to explore the great unknown.” (他辞掉工作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这个说法就比 “He quit his job to travel to far away places” 有力得多。
另一个很美的说法是 “beyond the horizon”。
“Horizon” 是地平线。“Beyond the horizon” 就是地平线之外的地方。这个意象很强。你站着看远方,地平线是你能看到的尽头,而你向往的,是那个视野之外的、充满想象空间的地方。
“She always dreamed of a life beyond the horizon.” (她总是梦想着地平线之外的生活。)
这句话里的 “a life beyond the horizon” 就把那种对未知远方的憧憬表达得很到位。
有时候,你想表达的“远方”更简单,就是“别处”,一个和现在不一样的地方。
这时候可以用 “somewhere else”。
这个词组看起来简单,但特别好用。当你对现状不满,想换个环境时,这个 “somewhere else” 就包含了你所有的情绪。
“I’m tired of this city. I just want to be somewhere else.” (我厌倦了这个城市,只想去别的地方。)
这里的 “somewhere else” 是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不是这里。这就是精髓。
如果你想表达的是那种充满异域风情、不常见的远方,可以用 “far-flung places”。
“Far-flung” 的意思是分布很广的、遥远的。这个词组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听起来就很 exotic (有异国情调) 的地方。
“As a journalist, she traveled to many far-flung places.” (作为一名记者,她去过很多遥远的地方。)
这句话就暗示了她去的是一些不寻常的、很有故事的地方,比如亚马逊雨林、西伯利亚冻土带之类。
所以你看,同样是“远方”,根据你心里想表达的感觉,英文可以说成:
– the great unknown (充满未知的远方)
– beyond the horizon (地平线之外的远方)
– somewhere else (与此地不同的远方)
– far-flung places (充满异域风情的远方)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说的“远方”其实是一种逃离。
就是感觉生活压力太大了,工作太烦了,想找个地方躲起来清静一下。
这种“远方”,英语里有个特别贴切的词:“getaway”。
“Getaway” 本身是逃离的意思,用作名词就是指一个可以短暂逃离日常生活去放松的地方或一次这样的旅行。
“I need a weekend getaway.” (我需要一个周末的短期旅行来放松一下。)
这句话背后潜台词就是“我快被工作累死了,得赶紧找个地方喘口气”。这个地方不一定很远,可能是个郊区的温泉酒店,也可能是个安静的海边小镇。重点是“get away from” (远离) 你现在的生活。
有一个常用的口语表达是 “get away from it all”。
“It all” 指的就是你生活中所有烦人的事。所以 “get away from it all” 就是“远离这一切烦恼”。
“My plan for the holiday is to find a quiet island and just get away from it all.” (我假期的计划就是找个安静的小岛,远离这一切。)
这比说 “I want to go to a far away place to relax” 要地道一万倍。
说了这么多,到底该怎么用?
其实很简单,就两步。
第一步,每次你想说“远方”之前,先停一下,问问自己:我这个“远方”到底是什么意思?
– 是单纯指地理距离远?
– 是指那个充满梦想和未知的地方?
– 是想表达“换个地方待待”?
– 还是想暂时逃离现实?
第二步,根据你的答案,选择对应的说法。
我给你整理一下,你可以当个小词典用:
1. 如果“远方” = 物理上很远或偏僻。
– 用 “far away”, “distant”, “remote”。
– 例子:“那个寺庙在很远的山里。” → “The temple is in a remote mountain.”
-
如果“远方” = 梦想、未知、诗意的向往。
- 用 “the great unknown”, “beyond the horizon”, “somewhere far away and different”。
- 例子:“年轻人总是向往远方。” → “Young people are always drawn to the great unknown.” 或者 “Young people always dream of a life beyond the horizon.”
-
如果“远方” = 逃离现实、放松身心。
- 用 “a getaway”, “somewhere to get away from it all”。
- 例子:“我太累了,想去远方歇歇。” → “I’m so tired, I need a getaway.” 或者 “I’m so tired, I need to go somewhere to get away from it all.”
我有个朋友,之前想跟他的外国老板请假,理由是想出去走走,换换心情。他一开始想说 “I want to go to a far away place”。我听了觉得特别别扭,感觉像个小孩在说“我想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玩”。
我让他换个说法。他想表达的是工作累了,想找个地方清静一下,调整状态。
所以,他可以这么说:“I’d like to take a few days off. I feel a bit burned out lately and need a short getaway to clear my head.” (我想请几天假。我最近感觉有点筋疲力尽,需要一次短暂的旅行来清醒一下头脑。)
你看,这里用 “a short getaway” 就很准确。老板一听就懂了,很职业,也很真实。
总的来说,语言是跟着思维走的。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一个词很难翻译,是因为我们只想着字对字地换,但忽略了词背后真正的意思和场景。
下次再想说“远方”的时候,别再下意识地蹦出 “far away place” 了。多想一层,想想你心里那个“远方”到底长什么样,然后用更具体的英文去描述它。这样,你的表达才会听起来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本行走的词典。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