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哭,你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肯定是 “cry”,对吧?没错,这是最基础、最通用的词。小学英语第一课就学了。但是,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英语听起来更地道,更像一个母语者,只知道一个 “cry” 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在英语里,哭和哭之间,差别太大了。
咱们来拆解一下。哭有很多种状态: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无声地流泪、小声地抽泣、控制不住地大哭、甚至到声嘶力竭地嚎啕大哭。每一种状态,英语里都有一个更精准的词来对应。用对了词,别人一下就能脑补出你描述的画面。
第一级:眼泪刚出来,还没成气候
这种情况,你甚至都不用 “cry” 这个词。
-
Tear up
这个词组特别好用。它的字面意思是“眼泪上涌”。就是你被感动了,或者有点伤心,感觉眼眶一热,眼泪就冒上来了,在眼眶里打转,但还没流下来。这是一种很克制的、轻微的情绪波动。
举个例子:
- “When he said thank you, I started to tear up.” (当他说谢谢的时候,我眼眶就湿了。)
- “The end of that movie always makes me tear up.” (那部电影的结局总是让我感动得想哭。)
你看,这里用 “tear up” 就比用 “cry” 精准得多。你说 “The movie makes me cry”,别人可能会以为你在电影院哭得稀里哗啦。但用 “tear up”,对方就明白,你只是被触动了,眼眶湿润而已。
-
Get misty-eyed
这个和 “tear up” 意思很接近,也是指眼眶湿润。但 “misty-eyed” 更多了一层怀旧、温柔、感伤的情绪。Misty 的意思是“有雾的”,眼睛里起了雾,这个比喻很形象。通常是回忆往事,或者看到一些温馨场面时会用。
举个例子:
- “She got misty-eyed talking about her childhood.” (她聊起童年时,眼眶就湿润了。)
- “Seeing the old couple holding hands made me get misty-eyed.” (看到那对老夫妻牵着手,让我有些感伤。)
第二级:开始出声了,但声音不大
眼泪已经流下来了,并且伴随着一些声音,但还在控制范围内。
-
Sniffle
这个词主要形容“抽鼻子”的动作和声音。很多人想哭但又不想让别人发现,就会拼命忍着,结果就是不停地吸鼻子。感冒流鼻涕也可以用这个词,但用在哭的语境里,就是指那种努力憋着不哭出声的状态。
举个例子:
- “I could hear him sniffling in the next room. I knew he was upset.” (我能听到他在隔壁房间抽鼻子,我知道他很难过。)
-
Whimper
这个词是“小声地啜泣、呜咽”。声音很小,断断续续的,带着一点委屈和无助。通常用来形容小孩子、小动物,或者成年人感到害怕、疼痛时的哭声。它强调的是一种弱小、可怜的感觉。
举个例子:
- “The lost puppy was whimpering in the corner.” (那只走失的小狗在角落里呜咽。)
- “He was whimpering in pain after falling down.” (他摔倒后,疼得小声哭了起来。)
第三级:正儿八经地哭了
现在我们进入了 “cry” 的核心范围,但依然有不同程度的区分。
-
Weep
这个词比 “cry” 更正式,也更书面化一些。它通常指因为极度悲伤而无声或小声地哭泣,眼泪不停地流。它强调的是内心的悲痛,而不是声音的大小。“Weep” 带着一种深沉的、安静的悲伤感。在葬礼上,人们通常是 “weep”,而不是 “cry”。
举个例子:
- “She wept silently after reading the letter.” (她读完信后,默默地流着泪。)
- “He wept for his lost friend.” (他为逝去的朋友而哭泣。)
用 “weep” 会让你的表达听起来更有深度,情感更浓。
-
Sob
这个词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就是“抽噎、哽咽”。这是典型的“丑哭”。哭到上气不接下气,肩膀一耸一耸的,无法控制地发出“嗝、嗝”的声音。它描述的是一种情绪完全失控的哭泣,非常伤心。
举个例子:
- “He broke down and started to sob uncontrollably.” (他崩溃了,开始无法控制地抽泣。)
- “I found her in her room, sobbing into her pillow.” (我发现她在房间里,趴在枕头上痛哭。)
“Sob” 非常生动,因为它不仅描述了眼泪,还描述了身体的反应和呼吸的声音。
第四级:情绪彻底爆发,哭声震天
这是哭的最高级别,完全不顾及形象了。
-
Bawl
这个词就是指“嚎啕大哭”,声音很大,毫不掩饰。通常用来形容小孩子因为要不到糖果而大哭大闹,或者成年人受到巨大打击后的放声大哭。它有点像中文里的“扯着嗓子哭”。
举个例子:
- “The little boy started to bawl when his mom took away his toy.” (他妈妈拿走他的玩具后,那个小男孩就开始嚎啕大哭。)
- “She was bawling her eyes out after they broke up.” (他们分手后,她哭得死去活来。)
“Bawl one’s eyes out” 是一个很常用的搭配,意思就是“把眼睛都哭肿了”,形容哭得非常厉害。
-
Wail
这个词比 “bawl” 的情绪更进一步,是“哀嚎、号哭”。它发出的声音更尖锐、更长,充满了痛苦和绝望。通常是在经历丧亲之痛或者其他毁灭性打击时才会发出的声音。这个词的悲伤程度是顶级的。
举个例子:
- “The mourners were wailing in grief.” (哀悼者们在悲痛地号哭。)
- “She let out a wail of despair when she heard the news.” (当她听到那个消息时,发出了一声绝望的哀嚎。)
最后,还有一些相关的实用表达
- Tears:名词,眼泪。比如 “Tears were rolling down her cheeks.” (眼泪顺着她的脸颊滑落。)
- Tearful:形容词,含泪的,想哭的。比如 “a tearful goodbye” (一个含泪的告别)。
- A shoulder to cry on:一个可以让你靠着哭泣的肩膀,引申为“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比如 “If you need to talk, I can be a shoulder to cry on.” (如果你想找人聊聊,我可以听你倾诉。)
- 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假慈悲。这是一个很有名的习语,指假装出来的悲伤。
- Cry over spilled milk: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后悔已经发生且无法改变的事,也就是我们说的“覆水难收,后悔无用”。
所以你看,从 “tear up” 到 “wail”,英语为“哭”这件事划分了非常细致的等级。下次你想表达“哭”的时候,可以先想一下,是哪种程度的哭?是无声的,还是有声的?是克制的,还是失控的?
选择一个最贴切的词,你的英语就会立刻变得生动、精准起来。这比你用一堆副词去修饰 “cry” (比如 very, really, so much) 要高级得多,也地道得多。
还有一个常见的错误需要注意。中文里我们说“眼睛进沙子了,流眼泪”,这里的“流眼泪”在英语里不能直接用 “cry”。这种生理性的流泪,英语用 “My eyes are watering.”。比如切洋葱辣得流泪,也是 “The onions are making my eyes water.”。这是生理反应,和情绪无关。
另外,“cry” 还有“大喊,大叫”的意思,比如 “cry out in pain” (疼得大叫出来)。所以上下文很重要。但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要还是和眼泪相关的用法。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