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气温”,最直接的英文单词就是 temperature。但要是只会这一个词,那和老外聊天气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把天聊死。想把这个话题聊得像个本地人,得知道更多具体的说法,还得明白人家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词。
首先,最基本的问法是 “What’s the temperature?”。这句话没错,但有点像在读天气预报。日常聊天,更自然的问法是 “What’s it like out?” 或者 “How’s the weather?”。对方回答的时候,可能根本不会提 “temperature” 这个词,而是直接用描述性的词。比如,他会说 “It’s pretty hot today.”(今天挺热的)或者 “It’s a bit chilly.”(有点凉)。
说到这,就得说说摄氏度 (Celsius) 和华氏度 (Fahrenheit) 的问题了。这是个大坑,因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用摄氏度,但美国还在用华氏度。你要是和一个美国人说今天30度,他可能会觉得你要热死了,因为他脑子里想的是华氏30度,那可是零下,结冰的温度。所以,和不同国家的人聊天,最好先搞清楚他们用哪种单位。搞不清楚的时候,可以加上单位,比如 “It’s 25 degrees Celsius.” 或者直接问 “Is that Celsius or Fahrenheit?”。
我们来具体看看描述不同气温的词。
表示“热”的词汇
一般我们感觉热,会用 hot。比如 “It’s hot today.”。但是热也分很多种。
- Warm: 这是“温暖”的意思。一般指那种很舒服的温度,不冷也不算太热。春天、秋天或者夏天早晚的温度,就可以用 warm。比如,“The sun is warm on my skin.”(阳光晒在皮肤上很暖和)。
- Hot: 这就是正儿八经的“热”了。夏天中午头的感觉就是 hot。比如,“It’s too hot to go for a run.”(太热了,没法去跑步)。
- Boiling / Roasting / Scorching: 这几个词都是形容“酷热”、“炎热”。当天气热到让人受不了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些词。Boiling 的字面意思是“沸腾的”,用来形容天气,意思就是“热得像开水一样”。Roasting 是“烘烤”,scorching 是“灼热的”。你可以说:“It’s absolutely boiling in here, open a window.”(这里面简直热炸了,快开窗)。或者 “It was a scorching day, over 40 degrees Celsius.”(那天天气酷热,超过了40摄氏度)。
- Humid / Muggy / Stuffy: 这三个词都和“湿热”有关。有时候温度可能没那么高,但空气湿度大,体感就很难受,黏糊糊的。Humid 是最常见的说法,指“潮湿的”。Muggy 和 stuffy 意思更近,都指那种让人喘不过气的“闷热”。比如夏天雷雨来临之前的感觉。你可以说:“It’s not just hot, it’s really humid.”(不只是热,而且还很潮)。或者 “This room is so stuffy, I need some fresh air.”(这房间太闷了,我需要点新鲜空气)。
表示“冷”的词汇
和“热”一样,“冷”也有很多种说法。
- Cool: 这是“凉爽”的意思。和 warm 对应,也是一种很舒服的温度。秋高气爽的天气,或者夏天傍晚的一阵凉风,都可以用 cool。比如,“It gets cool in the evening.”(晚上天就凉快了)。
- Chilly: 这个词比 cool 要更冷一点,是“微冷”、“有点凉”的意思,会让你觉得需要加件薄外套。可以说 “I feel a bit chilly.”(我感觉有点冷)。
- Cold: 这就是直接的“冷”。冬天来了,气温降到个位数或者零度左右,就是 cold。“It’s cold outside, make sure you wrap up.”(外面很冷,记得多穿点)。
- Freezing: 字面意思是“冰冻的”。当气温降到零度或以下,水会结冰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词。它比 cold 的程度要深很多。你可以夸张点说:“I’m freezing!”(我快冻僵了!),即使实际温度没到零下。也可以陈述事实:“It’s freezing out there, the pond is frozen over.”(外面天寒地冻的,池塘都结冰了)。
- Frigid / Icy: 这两个词形容的是“严寒”、“冰冷的”。通常指零下很多度的天气。Frigid 强调的是极度的寒冷,让人非常不舒服。Icy 不仅指冷,还可能暗示有冰,路面结冰那种情况。比如,“The winds are frigid in the arctic.”(北极的风非常刺骨)。
聊体感温度
有时候,天气预报的温度和你自己感受到的不一样,这主要是因为风和湿度。英文里有两个词专门说这个:wind chill 和 heat index。
- Wind chill: 这是“风寒指数”或者“风寒效应”。冬天刮大风的时候,体感温度会比实际气温低很多。比如,实际气温是零下5度,但因为有风,感觉上像零下15度。新闻里可能会说:“The temperature is minus five, but with the wind chill, it feels like minus fifteen.”(气温是零下五度,但算上风寒效应,体感温度是零下十五度)。
- Heat index: 这是“酷热指数”,和风寒指数相对。夏天湿度大的时候,体感温度会比实际气-温高。因为湿度大,汗水不容易蒸发,身体就很难降温。所以天气预报可能会说:“It’s 35 degrees, but the heat index makes it feel like 40.”(气温是35度,但酷热指数让体感温度像40度)。
聊体温
Temperature 这个词不只用来说天气,也用来说体温 (body temperature)。去看病的时候,护士会说 “I’m going to take your temperature.”(我要给你量一下体温)。
如果你发烧了,可以说 “I have a temperature.” 或者 “I have a fever.”。这两个说法的区别是,”I have a temperature” 更口语化一点,而且字面上是说“我有一个体温”,其实就是指体温不正常,也就是发烧了。 “I have a fever” 是更直接、标准的说法。
医生可能会问:“What’s his temperature?”(他体温多少?)。你可以回答:“It’s 38.5 degrees Celsius.”(38.5摄氏度)。
其他和 temperature 相关的说法
- Room temperature: 这是“室温”的意思。很多食品或者药品的说明上会写 “Store at room temperature.”(请于室温下保存)。这个词也可以用来形容水,比如 “I’d like some water, room temperature, please.”(我想要杯水,常温的就行)。
- Highs and Lows: 聊天气预报的时候,经常会说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英文里常用 highs 和 lows 来表示。比如,“The high for tomorrow will be 28 degrees, with a low of 15.”(明天的最高气温是28度,最低气温15度)。
- Above/Below Zero: 描述零度以上或零度以下的气温,直接用 above zero 或者 below zero 就行。“The temperature dropped to ten degrees below zero overnight.”(夜里气温降到了零下十度)。
把这些词和说法串起来,你就可以和别人聊天气聊很久了。比如,你可以这么说:
“I checked the weather this morning. It said the high for today is only 5 degrees Celsius, but with the wind chill, it’s going to feel like below zero. It’s already pretty chilly now. I can’t believe it was so warm just last week! I guess winter is really here. I’d better wear my heavy coat.”
(我早上查了天气。说今天最高气温只有5摄氏度,但算上风寒效应,体感会到零下。现在已经很冷了。真不敢相信上周还那么暖和!看来冬天是真的来了。我最好还是穿上我的厚外套。)
你看,整个对话里,temperature 这个词只出现了一次,但关于气温的信息却说得很清楚。这就是日常交流的方式,用更具体、更生动的词来描述感受,而不是总用一个干巴巴的科学术语。下次再想说气温,试试看用 warm, chilly, boiling 或者 freezing,听起来会地道很多。


580学习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