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机票”用英语怎么说,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比你想的要复杂一点。直接说 “ticket” 肯定不行,因为 “ticket” 可以指任何票,比如电影票 (movie ticket) 或者火车票 (train ticket)。要想说清楚,咱们得把它放到具体场景里聊。
最常见也最通用的说法是 flight ticket 或者 airline ticket。这两个词基本可以互换,意思就是“机票”。 比如你去一个英文网站买票,或者跟外国朋友聊天,说这两个词对方肯定明白。
- “I need to book a flight ticket to London.” (我想订一张去伦敦的机票。)
- “How much is an airline ticket to New York?” (去纽约的机票多少钱?)
有时候,你也会听到有人说 plane ticket,这个说法更口语化一些,也非常普遍。和朋友聊天时用这个词完全没问题,很自然。
但是,事情还没完。在实际坐飞机的整个流程里,你会遇到好几个长得像“机票”但又不是一回事的东西。把这些搞清楚,才能让你在国外机场不发懵。
你花钱买到的,其实是 “E-ticket”
现在基本没人用纸质机票了,所以你付完钱后,邮箱里收到的那个东西,叫做 electronic ticket,简称 e-ticket。 这玩意儿本质上是一个电子记录,证明你已经成功购买了某个航班的座位。
这个 e-ticket 非常重要,它里面包含了你的关键信息:
- 乘客姓名 (Passenger’s Name)
- 航班号 (Flight Number)
- 出发地和目的地 (Origin and Destination)
- 航班日期和时间 (Flight Date and Time)
-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预订码 (Booking Reference / Confirmation Code)。
这个预订码通常是一串由6位字母和数字组成的编码,是你后续管理订单、办理登机手续的核心凭证。
所以,当你和航空公司客服沟通时,他们问的“机票”信息,很有可能指的就是这个 e-ticket 上的预订码。
但是,你不能拿着这个 e-ticket 的邮件截图直接去登机。很多人会在这里犯迷糊。 E-ticket 只是一个购买凭证,要登上飞机,你需要另一个关键文件。
能让你上飞机的,是 “Boarding Pass”
这个东西叫 boarding pass,中文翻译是“登机牌”。 这才是你登机的唯一有效证件。
E-ticket 和 Boarding Pass 的区别是什么?
这么说吧,e-ticket 就像是你买演唱会的付款成功截图,而 boarding pass 才是那张能让你进场的门票。
- 获取时间不同:e-ticket 是你付钱成功后立刻就能收到。 而 boarding pass 通常是在航班起飞前24到48小时开放网上值机 (online check-in) 后,或者你到机场柜台值机 (check-in at the counter) 时才能拿到。
- 包含信息不同:e-ticket 主要记录的是你的预订和付款信息。而 boarding pass 上的信息更具体,直接关系到你能不能顺利登机,比如:
- 登机口 (Gate)
- 座位号 (Seat Number)
- 登机时间 (Boarding Time)
- 登机顺序 (Boarding Group / Zone)
我第一次自己出国的时候,就把这两个东西搞混了。当时我拿着打印出来的 e-ticket 确认邮件就想往安检口冲,结果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一脸疑惑地问我 “Where is your boarding pass?”(你的登机牌呢?)。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还需要一个“换票”的步骤,也就是 check-in(办理登机手续)。
怎么拿到 Boarding Pass?
- 网上办理 (Online Check-in):现在绝大多数航空公司都支持提前在网上办。你只需要输入预订码和姓名,就可以选择座位、确认行李额度,然后系统会生成一个电子版的 boarding pass。你可以把它存在手机里,过安检和登机时直接扫码,非常方便。
- 机场自助机器 (Kiosk Check-in):在机场有很多自助办理的机器,你可以在上面扫描护照或者输入预订码,然后机器就会打印出纸质的 boarding pass。
- 机场柜台 (Counter Check-in):如果你有行李需要托运 (check baggage),或者不熟悉网上操作,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去航空公司的柜台,把护照交给工作人员,他们会帮你办好所有手续,然后把打印好的 boarding pass 给你。
所以,流程是这样的:
Book a flight (订票) -> Receive an e-ticket (收到电子机票) -> Check-in (办理登机) -> Get your boarding pass (获取登机牌) -> Board the plane (登机)。
还有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Itinerary”
订完票后,航空公司发给你的邮件里,除了 e-ticket 的信息,通常还会附带一个叫 itinerary 或者 travel itinerary 的东西。它的意思是“行程单”。
这个行程单详细列出了你整个旅程的所有细节,比如:
- 所有航段的航班号、起飞和降落时间。
- 中转机场 (Connecting Airport) 和中转时间 (Layover Time)。
- 有时候还会包含票价明细 (Fare details) 和行李额度 (Baggage Allowance)。
Itinerary 和 E-ticket 有什么区别?
Itinerary 更像是一个详细的计划表,它告诉你“你要怎么飞”。而 e-ticket 是一个凭证,证明“你已经为这个计划付了钱”。 很多时候,这两个东西会合并在一封邮件里,标题可能写着 “Your Booking Confirmation & Itinerary”。你不需要过分纠结它们的区别,只要知道这份文件很重要,需要妥善保管就行。在申请签证或者出差报销时,这份详细的行程单通常是必须的证明文件。
不同类型的机票怎么说?
搞清楚了上面这些基础概念,我们再来看看不同种类的机票在口语和书面语里怎么表达。
-
单程票 vs. 往返票
- One-way ticket:单程票。 就是只去不回。
- Round-trip ticket:往返票。 也叫 return ticket (在英式英语中更常见)。这个是最常见的机票类型,从A地到B地,再从B地返回A地。
“I’d like to book a one-way ticket to Shanghai.” (我想订一张去上海的单程票。)
“Is it cheaper to buy a round-trip ticket?” (买往返票会更便宜吗?)
-
多程机票的复杂玩法
- Multi-city ticket:多程机票。如果你要去好几个城市,比如从北京飞伦敦,再从伦敦飞纽约,最后从纽约飞回北京,把这几段行程一次性买好,就是 multi-city ticket。
- Open-jaw ticket:开口程机票。这个概念稍微复杂一点,但非常实用。它指的是你的返程出发地和你去程的目的地不是同一个城市。 举个例子,你从上海飞到巴黎,然后在欧洲大陆坐火车一路玩到罗马,最后从罗马飞回上海。你的去程目的地是巴黎,返程出发地是罗马,这就形成了一个“开口”,所以叫 open-jaw。这种票通常比分开买两张单程票要划算。
票价和其他相关词汇
最后,补充几个和机票本身关系紧密,但你可能会搞混的词。
-
Airfare:这个词专门指机票的价格、票价。 当你想问机票多少钱时,除了说 “price”,用 “fare” 会显得更地道。
“The airfare during the holiday season is really high.” (节假日的机票价格真的很高。)
-
Cabin Class:舱位等级。
- Economy Class:经济舱。 (在美式英语里也常说 Coach)
- Business Class:商务舱。
- First Class:头等舱。
-
Seat Selection:座位选择。
- Window seat:靠窗座位。
- Aisle seat:靠过道座位。
下次当你在机场和工作人员沟通时,你可以很自信地说:
“Hi, I’d like to check in for my flight to Los Angeles. I have my e-ticket confirmation here. Can I have an aisle seat, please?”
(你好,我想办理去洛杉矶航班的登机手续。这是我的电子机票确认信。请问可以给我一个靠过道的座位吗?)
然后,你就会顺利拿到那张决定你能否回家的 boarding pass。


580学习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