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英语听力差,是因为词汇量不够,或者语速太快跟不上。 这当然是原因,但不是全部。根本问题通常出在更底层的地方:你的大脑还没有习惯英语的声音模式。 你是在用眼睛“看”英语,而不是用耳朵“听”。
想一下,我们听到中文时,是不需要经过大脑翻译的,意思直接就进来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里已经存储了大量的中文声音和意思的对应关系。但对于英语,很多人听到的是一串模糊的声音,大脑的第一反应是:“这几个音节对应的是哪个单词?拼写是什么?哦,是这个词,意思是……”这个转换过程很慢,等你反应过来第一个词,人家已经说到第五个词了。
所以,解决听力问题的核心,就是绕过“拼写”和“翻译”这两个步骤,直接在你的大脑里建立“英语声音”和“意思”的连接。
第一步:纠正你自己的发音
你可能会说,我是要练听力,为什么要先管自己的发音?原因很简单:如果你自己对一个单词的发音就是错的,那么当你听到正确的发音时,你的大脑是无法识别它的。 比如你一直把“apple”念成“阿婆”,那你听到标准的美式发音/ˈæpəl/时,就会觉得陌生。
提升发音不是让你去当播音员,而是让你对自己脑子里的单词发音库进行一次“校准”。
具体做法:
1. 找一个带标准发音的词典APP。
2. 把你觉得“会了”的常用词,比如3000个高频词,一个个查,然后跟读。
3. 重点关注那些你不了解的语音现象,比如连读、弱读、失去爆破。 比如,“What do you want to do?” 在实际对话中听起来更像 “Whaddaya wanna do?”。 不了解这些,你听到的英语就会像被切碎了一样,单个词你都认识,连在一起就反应不过来。
这一步不需要很久,但是必须要做。它是在帮你扫清最基础的障碍。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材料,然后“精听”
很多人练听力喜欢“泛听”,就是没事儿就开着英文广播或播客当背景音乐。 这对营造语言环境有点用,但对于初级和中级学习者来说,提升效果很慢。因为你大部分时间是在“被动接收”,而不是“主动学习”。
真正有效的方法是“精听”,就是把一段材料彻底听懂、吃透。
具体步骤:
1. 选材料:材料难度要合适,标准是:不开字幕能听懂大概70%左右。 如果全都能听懂,就太简单了;如果低于50%,那难度就太大了,会让你很挫败。 初学者可以从VOA慢速英语 (VOA Special English) 或BBC Learning English开始。 这些材料语速慢,发音清晰。
2. 第一遍,盲听:不看任何文本,从头到尾听一遍,了解大意。别纠结于没听懂的词,试着抓住关键信息。
3. 第二遍,逐句听写: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放一句,暂停,把你听到的写下来。一个句子可以反复听很多遍,直到你觉得再也听不出新东西为止。 这一步的目的,是训练你的耳朵去捕捉每一个声音细节。
4. 第三遍,对照原文:拿出原文,和你写下的内容做对比。这时候你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某个词因为弱读没听出来,某个词因为连读听错了,或者某个单词你压根就不认识。把这些点都标记出来。
5. 第四遍,跟着录音朗读:打开原文,一边听录音,一边看着文本跟读。重点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节奏和停顿。 这就是所谓的“影子练习”(Shadowing),它能极大地帮助你把输入(听)和输出(说)结合起来。
6. 最后一遍,再盲听:合上文本,再把整段材料听一遍。你会发现,之前那些模糊不清的地方,现在都变得清晰了。
一段1到3分钟的材料,用这个方法走下来可能需要一个小时,但效果比你泛听10个小时都好。 因为你是在主动地分析声音、识别模式、修正错误。
第三步:扩大听力范围,适应不同口音和语速
当你用精听的方法练习了一段时间,基础打牢了,就可以开始扩大范围了。
- 从慢速过渡到常速:VOA慢速英语听够了,就要开始挑战正常语速的材料。 比如NPR的新闻、TED演讲或者一些英文播客。 常速英语里有更多自然的语音现象,这才是真实世界里的英语。
- 接触不同口音:英语不只有美式和英式,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各种口音。 如果你只习惯一种口音,遇到其他口音就会很吃力。 可以多看看不同国家的电影、电视剧和YouTube视频博主的内容。
- 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学习不应该是痛苦的。 找你真正感兴趣的话题去听,比如你喜欢烹饪,就去看英文的美食节目;喜欢旅游,就去看旅行Vlog。 有了兴趣,你才能坚持下去。
一些常见误区要避免
- 不要边听边在脑子里翻译:这是导致反应慢的主要原因。 练习的目标是听到英文直接理解意思,而不是先翻译成中文再理解。精听练习有助于打破这个坏习惯。
- 不要只用眼睛看字幕:看字幕练习,本质上是在做阅读理解,而不是听力练习。 应该先把字幕关掉,实在听不懂再打开英文字幕辅助理解,最后还是要回到无字幕的状态。
- 不要只听不练:听力是输入,口语是输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跟读和模仿,可以巩固听力输入的效果。
总的来说,提升听力没有捷径,但有正确的方法。关键在于坚持和主动练习。 不要追求听了多少小时,而要关注你真正听懂了多少内容。把一段材料彻底弄懂,比囫囵吞枣地听十段要有用得多。


580学习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