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聊聊“布”这个东西用英语怎么说。听起来简单,但里面的细节还真不少。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 “cloth”。没错,”cloth” 是一个最直接的翻译,但它并不完全等于中文里的“布”。
我们先说说 “cloth” 这个词怎么读。它的音标是 /klɔθ/。拆开来看,开头的 “cl” /kl/ 还好,就是舌尖顶住上颚,然后快速弹开,发出一个清脆的“克尔”音。关键是结尾的 “th” /θ/ 这个音。这个音在中文里没有,很多中国人会把它读成 /s/,听起来就像 “kloss”。这是不对的。
想发好 /θ/ 这个音,有个简单的方法:把你的舌尖轻轻地放在上下牙齿之间,然后送气。记住,是轻轻地放着,不要用力咬。气流从牙齿和舌头的缝隙里出来,就会发出这个 /θ/ 音了。你可以对着镜子练习,看看自己的舌头位置对不对。感觉就像“嘶”但是舌头在牙齿中间。所以,”cloth” 的发音,简单来说,就像是“克劳-θ”,最后那个音一定要把舌头伸出来。
说完发音,我们再来看意思。”cloth” 通常指一块特定用途的布。比如,擦桌子的布,英文是 “a cleaning cloth”。一块用来做衣服的布料,可以叫 “a piece of cloth”。它强调的是“一块布”这个具体的东西。比如你去店里买布,你可以说 “I need to buy some cloth to make a dress.” (我需要买点布来做条裙子)。
但是,如果我们想说的是各种布料的总称,比如棉布、丝绸、尼龙这些,用 “fabric” 这个词会更准确。”Fabric” 的音标是 /ˈfæbrɪk/。这个词读起来相对容易一些。”fa” /fæ/ 的发音,嘴巴要张大一点,有点像中文里“发”的音,但嘴型更扁平。中间的 “b” /b/ 和 “r” /r/ 要连在一起,读成 /brɪk/,“布瑞克”。整个单词就是“发-布瑞克”。
“Fabric” 指的是材料本身,更侧重于布料的材质和种类。比如我们说“这种衣服是什么料子的?”,英文就是 “What kind of fabric is this shirt made of?”。你看,这里用 “fabric” 就比 “cloth” 要好。服装店里,标签上写的材质,比如 “100% cotton fabric”,也是用 “fabric”。所以,当你想讨论布料的种类、质地时,用 “fabric” 基本不会错。
总结一下 “cloth” 和 “fabric” 的区别:
Cloth: 通常指一块具体的、有特定用途的布。比如抹布 (cleaning cloth)、桌布 (tablecloth)。
Fabric: 更多指布料、纺织品这种材料的总称,强调其材质和结构。比如棉、毛、丝等。
搞清楚了这两个最基本的词,我们再来看看各种具体的“布”用英语怎么说。买衣服或者和别人聊穿搭的时候,这些词很实用。
1. 棉布 (Cotton)
这个词大家应该最熟悉了。发音是 /ˈkɒtən/,听起来像“靠疼”。重点是第一个音节 /ˈkɒt/,嘴巴要张圆,发一个短促的“靠”音。后面的 “ton” /ˈtən/ 弱读,轻一点带过就好。棉布是最常见的服装材料,舒服、透气,从T恤到牛仔裤,基本都是棉的。
2. 亚麻布 (Linen)
亚麻布夏天穿起来很凉快,但是容易皱。它的英文是 “linen”,发音是 /ˈlɪnɪn/,很简单,就是“林宁”。两个音节都很轻。下次你看到一件皱皱的、但看起来很有质感的衬衫,很可能就是 “linen” 材质的。
3. 丝绸 (Silk)
丝绸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东西。英文是 “silk”,音标 /sɪlk/。这个词的发音关键在于结尾的 /lk/。先发 /l/ 的音,舌尖抵住上牙龈,然后舌头不要动,舌根抬起发 /k/ 的音。连起来就是“丝-欧-克”的感觉,要快,一气呵成。很多人容易把 /l/ 的音漏掉,直接读成 “sick”,那意思就完全变了。
4. 羊毛 (Wool)
冬天的保暖神器。英文 “wool” 的发音是 /wʊl/。开头的 “w” /w/ 要把嘴巴噘圆,然后发 “oo” /ʊ/ 的音,有点像中文的“乌”,但更短促。最后以 /l/ 收尾,舌尖抵住上牙龈。整个发音听起来像“乌欧”。记住,不要把它和 “wall” /wɔːl/(墙)搞混了,”wool” 的元音更短、嘴型更收敛。
5. 尼龙 (Nylon)
一种人造纤维,很耐磨。英文是 “nylon”,发音是 /ˈnaɪlɒn/。分为两个音节,“奈-浪”。第一个音节 “ny” /ˈnaɪ/ 和 “nine” (九) 的发音一样。第二个音节 “lon” /lɒn/,嘴巴要张得圆一些。很多运动服、冲锋衣都是尼龙做的,因为它防水、结实。
6. 涤纶/聚酯纤维 (Polyester)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人造纤维,经常和棉混纺,优点是不容易皱、好打理。它的英文 “polyester” 有点长,音标是 /ˌpɒliˈestə(r)/。可以拆成三部分来记: “poly” /ˈpɒli/(破里),”es” /ˈes/(艾斯),”ter” /tə(r)/(特儿)。重音在 “es” 上面。所以是“破里-艾斯-特儿”。
7. 牛仔布 (Denim)
牛仔裤的专用布料。英文 “denim” /ˈdenɪm/,读起来就是“丹宁”。这个词其实来源于法语 “de Nîmes”,意思是“来自尼姆(法国城市)的布”,后来就演变成了 “denim”。
8. 天鹅绒/丝绒 (Velvet)
一种摸起来毛茸茸、很有光泽感的面料。英文是 “velvet” /ˈvelvɪt/,“威尔喂特”。第一个音节的 “v” /v/ 要注意,是上牙齿轻触下嘴唇发出的音,和 “w” 不一样。
9. 雪纺 (Chiffon)
做裙子和衬衫很飘逸的一种薄纱。英文 “chiffon” /ʃɪˈfɒn/。这个词也来自法语。开头的 “ch” 发 /ʃ/ 的音,就是安静时说的“嘘”那个音。重音在第二个音节 “ffon” /fɒn/ 上。所以是“嘘-放”。
10. 皮革 (Leather)
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布”,但也是做衣服鞋包的常用材料。英文 “leather” /ˈleðə(r)/。这个词的难点又在 “th” /ð/ 上。这个 /ð/ 和前面 “cloth” 的 /θ/ 是兄弟俩,发音口型一样,舌尖放在牙齿中间,但 /ð/ 需要振动声带,是个浊辅音。感觉就像“惹得儿”,但舌头要伸出来。整个词读起来像“莱-得儿”。
除了这些具体的布料,有时候“布”也会出现在人的姓氏里。比如三国时期的吕布,他的姓“布”翻译成英文,通常就是 “Bu”。这个发音就直接按照拼音来读,读作 /bu:/,就像中文的“布”一样,拖长一点。所以吕布的英文就是 “Lu Bu”。
现在我们把这些知识串起来,模拟一个真实场景。假设你去国外的服装店买衣服,可以怎么用这些词:
你走进店里,看到一件衬衫,想知道是什么料子的。你可以拿起标签看,或者直接问店员:
“Excuse me, what fabric is this shirt?”
(请问这件衬衫是什么面料的?)
店员可能会回答:
“It’s 100% cotton.” (这是100%纯棉的。)
“It’s a linen blend.” (这是亚麻混纺的。) “blend” 就是混纺的意思。
“This one is polyester, so it doesn’t wrinkle easily.” (这件是涤纶的,所以不容易皱。)
如果你想找特定材质的衣服,可以直接问:
“Do you have any wool sweaters?” (你们有羊毛毛衣吗?)
“I’m looking for a silk dress.” (我在找一条真丝连衣裙。)
通过这些例子,你会发现,在讨论衣服材质时,”fabric” 是最常用的词。而 “cloth” 更多用在非服装的语境下,或者指代一块还没做成衣服的布料。
最后,我想说的是,记住这些单词的发音和用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用。下次买衣服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去看标签上的英文,然后自己小声读出来。看到感兴趣的布料,就查一下英文怎么说。语言这个东西,不用就忘,用着用着就成你自己的了。别怕说错,发音不标准没关系,关键是敢说,能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交流的目的就达到了。


580学习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