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英语”这个说法,直接翻译的话可以说成 “Practical English”。 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实际的、能派上用场的英语。但我觉得,这个翻译还是有点太“书面”了。在实际交流中,我们真正常说的、更能表达那种“接地气”感觉的,其实是 “Functional English” 或者 “Pragmatic English”。
“Functional English”,功能性英语,这个词强调的是语言的工具属性。 学这种英语,目的不是为了当作家或者研究语言学,而是为了完成具体的任务。 比如,去餐厅点餐、在机场问路、写一封预约会议的邮件,这些都是“功能”。 你不需要懂多复杂的语法,也不需要用多华丽的词,只要能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把事情办成就行。这种思路特别适合那些需要在短时间内把英语用起来的人。
另一个词是 “Pragmatic English”。“Pragmatic” 这个词,本身就是“务实”的意思。它关注的是在特定情境下,语言如何被有效地使用。 这就比“Functional English”更进了一步。它不仅关心“能不能把事办成”,还关心“怎么办事才最得体、最有效”。举个例子,同样是请人帮忙,你说 “Give me that book” 和 “C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at book?”,从语法上都没错,都能让对方明白。但后者的效果明显更好,因为它考虑到了交流的礼貌和对方的感受。这就是语用学(Pragmatics)的范畴。
所以,当我们在说“务实英语”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说一种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英语能力。它包含两个层面:
- 基础层面(Functional): 我能用英语完成我想做的事。
- 进阶层面(Pragmatic): 我能得体、高效地用英语完成我想做的事。
很多人学英语,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死抠语法和单词。买了一堆语法书,从第一页的冠词用法开始看,背了几千个单词,结果真要开口说话或者写邮件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这就是因为他们学的不是“务实的英语”。他们学的是“关于英语的知识”,而不是“作为工具的英语”。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需要和外国同事沟通。我当时英语还行,考试分数也不错。有一次,我想让一个美国同事帮我检查一下我写的报告。我直接发邮件说:“Hi Tom, please check my report. Thanks.”
结果,Tom 虽然帮我看了,但后来通过别的同事委婉地提醒我,说我那封邮件听起来有点像在命令他。我当时就懵了。从语法上看,这句话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从“语用”的角度看,就非常生硬,没有考虑到对方的身份(他是资深同事,不是我的下属)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不熟)。
后来我才知道,更得体的说法是:“Hi Tom, I’ve just finished the draft of the report. Would you mind taking a quick look when you have a moment? I’d really appreciate your feedback.”
你看,这句话长了不少,但每个部分都有它的功能。
“I’ve just finished the draft of the report.” – 交代背景。
“Would you mind taking a quick look…” – 用疑问句提出请求,显得更委婉。
“when you have a moment?” – 体谅对方的时间,表示不着急。
“I’d really appreciate your feedback.” – 表达感谢和对对方意见的重视。
这就是 “Pragmatic English” 的体现。它要求你不仅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还要知道“这句话在什么时候、对谁说、会产生什么效果”。
那么,怎么才能学到这种务实的英语呢?
第一步,改变学习目标。
别再把“学好英语”当成目标。这个目标太模糊了。你要把目标具体化、场景化。比如:
这个月,我要能独立完成用英语点餐,从看懂菜单到结账。
下个季度,我要能在部门周会上,用英语做一个5分钟的进度报告。
半年内,我要能跟外国客户进行30分钟的电话沟通,讨论项目细节。
你看,这些目标都非常具体。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你就会主动去寻找最直接相关的学习材料。比如,为了学会点餐,你就会去找餐厅对话的视频,学习 “Can I get a…”, “I’ll have…”, “Could we have the bill, please?” 这类最直接的表达。而不是去背什么虚拟语气在条件状语从句中的应用。
第二步,学“块”,不学“点”。
传统的英语学习,是先学字母,再学单词,再学语法规则把单词串成句子。这是一个个的“点”。这种学法效率很低,因为你在说话的时候,大脑需要实时地调动这些“点”来重新组合,非常耗费精力,而且很容易出错。
务实的学法,是学“块”(Chunks)。“块”就是那些老外经常连在一起说的固定搭配或者常用短语。 比如:
“by the way” (顺便说一句)
“on the other hand” (另一方面)
“to be honest” (说实话)
“It depends.” (看情况)
“Could you do me a favor?” (能帮我个忙吗?)
这些“块”就像一个个预制件。你学的时候,就把整个“块”记下来,用的时候也直接把整个“块”说出去。 这样一来,你的大脑就不需要再去思考里面哪个词用什么时态、前面加不加 a/an/the。这能大大提升你的流利度,而且能让你的表达听起来更地道。
怎么积累这些“块”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从真实的语料里找。看美剧、听播客、读新闻,看到一个你觉得很有用的表达,就整个句子或者半个句子抄下来。不要只记一个单词。比如,你学到了 “accommodate” 这个词,别只记下它的中文意思是“容纳、适应”。你要记下它所在的整个句子,比如 “We need to find a solution that can accommodate everyone’s needs.”(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能满足所有人需求的解决方案)。这样你才知道这个词具体该怎么用。
第三步,关注沟通效果,而不是语法完美。
在务实英语的世界里,沟通成功是第一位的。只要对方能准确无误地理解你的意思,就算你犯了点语法错误,比如 a/the 用混了,单复数忘了加 s,也没那么重要。
很多中国人学英语,都有“完美主义”倾向。一句话没想好,宁可憋着也不说,生怕说错了丢人。结果就是,永远没有开口的机会。你要记住,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不是用来考试的。在真实的沟通中,没人会像老师一样给你批改语法错误。
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我非常建议你遵循一个原则:先求“有”,再求“好”。
先把你的意思用最简单的词和句子表达出来。比如,你想说“这个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我们有限的预算”,但你一时想不起 “challenge” 和 “budget” 这两个词。
别卡在那里。你可以换一种说法:“This project is hard. One big problem is we don’t have much money.”
你看,这句话用的都是初中词汇,但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等你熟练了,自然就可以去学习和使用更精确、更高级的词汇,把它升级成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for this project is our limited budget.”
第四步,模仿,然后应用。
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模仿。 找一个你喜欢的、说话清晰的英语母语者,可以是你喜欢的演员、播客主播或者YouTube博主。然后,找一段他/她的音频或者视频,进行“跟读”(Shadowing)。
具体做法是:
1. 听一句,暂停,然后模仿一句。 不仅模仿发音,还要模仿他的语调、停顿和节奏。
2. 不看文本,盲听跟读。 这能强迫你的耳朵去捕捉声音的细节。
3. 录下自己的声音,和原声对比,找出差距,然后改进。
这种练习非常有效,能快速改善你的发音和语感,让你的口语听起来更自然。
模仿之后,更重要的是应用。把你学到的“块”和表达方式,有意识地用到你自己的口语和写作中。比如,你今天从播客里学到了 “That’s a good point” 这个表达,那就在下次开会或者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找机会把它用出来。用得多了,它就真正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了。
总而言之,务实英语的核心,就是把英语当成一个工具,一个用来解决问题的锤子。你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研究锤子构造的专家,而是成为一个能熟练使用锤子钉钉子的工匠。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明确你的使用场景,学习立即可用的“块”,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并且通过大量的模仿和应用,最终把这个工具用得得心应手。


580学习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