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用英语怎么说?最直接的答案是 “spray paint”。但这个词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它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而且,根据你聊天的场景,用的词和说法也完全不一样。咱们今天就把这个事聊透。
首先,最基础的用法。
当名词用,它指的是那种罐子里的漆。就是你在家得宝(Home Depot)或者百安居(B&Q)货架上看到的那种,摇一摇会响的金属罐。
比如,你想去买一罐喷漆,你可以说:
“I need to buy some spray paint.” (我需要买点喷漆。)
或者更具体一点:
“I need a can of black spray paint.” (我需要一罐黑色的喷漆。)
这里的 “a can of” 就是“一罐”,很直接。
当动词用,它就是“喷”这个动作。
比如,你打算把一个旧椅子翻新一下,你就可以说:
“I’m going to spray paint this chair.” (我准备喷一下这个椅子。)
你看,一个词,两种用法,取决于它在句子里的位置。这是最基本的,应该够应付日常80%的情况了。
但是,如果你想聊得更地道,或者进入某个特定领域,光知道 “spray paint” 就不够了。
咱们先说说那个罐子本身。
除了说 “a can of spray paint”,你还会听到几个别的词。
“Aerosol can” 是一个更正式的说法,aerosol 指的是“气溶胶”,就是那种通过压力把液体喷成雾状的东西。你在产品说明书或者专业网站上会看到这个词。但在日常口语里,这么说有点太书面了。
“Spray can” 是一个很普遍的简写。意思和 “can of spray paint” 完全一样,就是说起来更短。比如,“Grab me another spray can, will you?” (帮我再拿一罐喷漆,好吗?)
还有一个词,你在玩涂鸦的朋友圈里或者看相关电影时,可能会听到:“rattle can”。
“Rattle” 就是摇晃罐子时,里面那个小钢珠发出的“嘎啦嘎啦”声。这个词特别形象,一听就知道在说什么。涂鸦艺术家们经常用这个词,因为它带有一种街头文化的感觉,显得不那么正式,更“圈内”。比如一个涂鸦艺术家可能会说:“I used about ten rattle cans for this piece.” (我这幅作品用了差不多十罐漆。)
接下来,我们聊聊“喷漆”这个动作,也就是动词用法。
“To spray paint” 当然是对的。但有时候,你想表达得更具体,比如你想说“给……喷上一层漆”。
这时候,你可以用 “apply a coat of spray paint”。
“Coat” 在这里就是“一层”的意思。比如,“First, you need to apply a thin coat of primer.” (首先,你需要喷一层薄薄的底漆。)
这个说法听起来就比单纯的 “spray paint” 要专业一点,因为它描述了过程。
说到过程,这就引出了不同领域的具体说法。
-
家庭DIY(自己动手)场景
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接触喷漆的场景。你想给个家具换个颜色,或者修补一下自行车上的划痕。
在这种场景下,你会接触到一些相关的词:
- Primer: 底漆。这个很重要。在正式上色之前,先喷一层底漆,能让后面的颜色附着得更牢固,效果也更好。你去店里买漆,店员可能会问你:“Do you need a primer?”
- Top coat / Finish coat: 面漆。就是你最终想要的那个颜色。
- Clear coat / Sealer: 透明漆/罩光漆。所有颜色都上完之后,再喷一层这个,可以保护颜色,防水,增加光泽度。
- Finish: 指的是最终的效果。比如:
- Matte finish: 哑光效果。不反光,看起来比较低调。
- Satin finish: 缎光/半光效果。有一点点反光,介于哑光和高光之间。
- Gloss finish: 高光效果。表面很亮,反光很强。
所以,你在跟别人讨论你的DIY项目时,可以这么说:
“I sanded the table, applied two coats of primer, then three coats of matte black spray paint. I finished it with a clear coat for protection.”
(我把桌子打磨了,喷了两层底漆,然后喷了三层哑光的黑漆。最后为了保护,又上了一层透明漆。)
你看,这样一说,整个流程就非常清楚了,而且听起来你很懂。
-
汽车维修和改装场景
汽车喷漆和家用喷漆完全是两个世界。这里的“喷漆”几乎从来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动词,它代表一整套复杂的工序。
如果你跟一个汽车修理厂的师傅说 “spray paint my car”,他会懂你的意思,但他脑子里想的是一堆专业术语。
汽车领域的“喷漆”通常指的是 “automotive painting” 或者 “car painting”。他们用的也不是你在超市买的 “rattle can”,而是专业的喷枪(spray gun)和空气压缩机(air compressor)。
相关的术语包括:
- Base coat: 色漆层。就是你车子的颜色,比如红色、蓝色。
- Clear coat: 清漆层。这是汽车油漆最外面的一层,非常重要,它决定了车的光泽度和耐用性。平时我们说的小划痕,很多时候只是伤到了这一层。
- 2K paint: 指的是双组分漆。它由油漆和固化剂(hardener)混合而成,干了以后非常坚硬,耐腐蚀。专业的汽车喷漆基本都用这种。
所以,当你去修车厂,想补一块漆,对话可能是这样的:
你:“There’s a scratch on my car door. Can you fix it?” (我车门上有个划痕,能修吗?)
师傅:“Sure. We’ll have to sand it down, apply a base coat to match the color, and then blend it in with a new clear coat.” (当然。我们需要把它打磨掉,喷上颜色匹配的色漆,然后再喷一层新的清漆,让它和周围融为一体。)
在这里,没人会用 “spray paint” 这个词,因为它太笼统了,不够专业。
-
街头艺术(涂鸦)场景
前面提到了 “rattle can”。在这个领域,“喷漆”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作。
- To paint / To hit up: 在涂鸦圈里,“去喷个东西”有时候会直接说 “paint”。比如,“Let’s go paint that wall.” (我们去喷那面墙吧。) “Hit up” 也有类似的意思,更口语化。
- Piece (Masterpiece): 指一幅完整的、复杂的涂鸦作品,而不是简单的签名。
- Tag: 简单的个人签名式涂鸦。动词是 “to tag”。
- Caps / Nozzles: 喷头。这是涂鸦的灵魂。不同的喷头喷出的线条粗细、形状完全不同。
- Fat cap: 喷出的线很粗,适合大面积快速填充颜色。
- Skinny cap: 喷出的线很细,适合勾勒轮廓和细节。
所以,如果你看一个关于涂鸦的纪录片,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For the outline, I used a skinny cap to get those clean lines. Then I switched to a fat cap for the fill-in.”
(为了画轮廓,我用了一个细喷头来得到干净的线条。然后我换了一个粗喷头来填充颜色。)
总结一下,不同场景下,“喷漆”的说法和相关词汇差别很大。
日常交流:用 “spray paint” (名词/动词) 和 “spray can” 就足够了。
认真做DIY:你需要知道 “primer”, “top coat”, “clear coat” 和不同的 “finish” (matte, gloss)。
聊汽车:最好用 “car painting”, “base coat”, “clear coat” 这些词,会显得你更懂行。
聊涂鸦:可以说 “rattle can”, “caps”, “piece”, 这样能更快融入话题。
所以,下次你想说“喷漆”,先想一想你在跟谁说,在说什么事。选对了词,沟通起来会顺畅很多。这不仅仅是翻译问题,更是理解不同文化和场景下的语言习惯。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