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文里说“亲亲”,这个词用起来特别方便。跟男女朋友说“要亲亲”,跟自家小孩说“给妈妈亲亲”,甚至在微信聊天结束时打出“亲亲”两个字,对方都能立马get到那种亲昵的感觉。
但是,你要是想把这种感觉原封不动地搬到英语里,直接查字典查出个“kiss”,然后到处用,那可就尴尬了。
英语里的 “kiss” 是个很中性的词。它就是个动作描述,像“吃饭”、“走路”一样,本身不一定带有很多情感色彩。你说 “a kiss”,可以是指情人间的深情一吻,也可以是黑帮电影里老大给叛徒的“死亡之吻”。所以,直接把“亲亲”等同于 “kiss” 会丢失很多味道。
那到底该怎么说?这事得分好几个场景来看。
首先,我们先把最接近的几个词拎出来说说。
第一个是 Peck。
这个词特别好用。它的本意是鸟啄东西的那个动作,你想想,是不是又快又轻?用在亲吻上,就是指那种蜻蜓点水式的、快速的、嘴唇干干的亲一下。通常是亲在脸颊或者额头上。
比如,你早上出门上班,你老婆在你脸颊上飞快地亲一下,那就可以说 “She gave me a quick peck on thecheek.”
你女儿要上学了,你亲一下她的额头,这也是 “a peck on the forehead.”
这种亲吻不色情,很温馨,表达的是一种习惯性的亲近和关爱。所以,当你想表达中文里那种对小孩或者家人说的“亲一个”,用 “peck” 就很到位。你可以直接说 “Give me a peck.” (亲我一下)。
第二个词是 Smooch。
这个词就比 “peck” 要黏糊一点。它指的是那种有点玩闹性质的、时间长一点、甚至可能带点声音的亲吻。它比 “peck” 热情,但又不像 “passionate kiss” (热吻) 那么正式和严肃。
“Smooch” 这个词本身听起来就有点可爱和傻气。情侣之间打打闹闹,抱着啃来啃去,那种就可以叫 “smooching”。它带有一种轻松、甜蜜的氛围。如果你想跟另一半撒娇说“要亲亲”,说 “I want a smooch” 就比 “I want a kiss” 听起来更可爱、更不正经一点。
第三个,是拟声词 Mwah 或者 Muah。
这个就厉害了。它直接模拟了亲亲发出的那个声音,相当于中文里的“么啊”或者“啵一个”。这个词是“亲亲”这个词的精髓翻译之一。
它特别适合用在非正式的、口语化的场合。比如打电话结束时,跟亲近的人说 “Love you, bye! Mwah!”。或者在发短信、聊天的时候,打一个 “Mwah!” 过去,对方立刻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这个词本身不描述动作,它就是那个声音,那个感觉。所以当你想表达中文里发“亲亲”表情包或者文字时那种虚拟的亲昵感,用 “Mwah” 就对了。
好了,了解了这几个基础词汇,我们再来看看具体场景里怎么用。这才是关键,因为语言是在场景里活起来的。
场景一:和你的另一半
这是“亲亲”最高频的场景。
如果你想索吻,最直接、最常用的就是 “Kiss me.” 这句话在电影里听得耳朵都起茧了。虽然直接,但看用什么语气说。如果你深情地看着对方,轻声说 “Kiss me,” 那就很浪漫。
如果你想撒娇,可以换个说法。比如 “Can I have a kiss?” 或者 “Give me a kiss.” 语气软一点,就很有撒娇的感觉。
更进一步,如果你想表达中文里那种腻歪的“亲亲我嘛”,就可以用上我们刚说的 “smooch”。你可以说 “Give me a big smooch!” (给我一个大大的亲亲!),这就很有画面感了。
在日常聊天里,比如微信上,你想表达“亲亲”,除了发 “Mwah”,还有一个万能用法,就是 “XOXO”。
“X” 代表 kisses (亲吻),”O” 代表 hugs (拥抱)。”XOXO” 就是 “hugs and kisses” 的意思。在邮件、短信、贺卡的末尾写上 XOXO,是一种表达亲密和爱意的方式。比如 “See you tonight, XOXO.”
场景二:和你的孩子
这是另一个高频场景。你总不能对着你五岁的儿子说 “Kiss me” 吧,听起来有点怪。
跟孩子之间,”peck” 就派上大用场了。
比如睡觉前,你可以说 “Give mommy a goodnight peck.” (给妈妈一个晚安亲亲。)
或者,你可以用一个更儿语化的词:Kissy。
“Kissy” 是 “kiss” 的宝宝版说法,就像我们说“饭饭”、“觉觉”一样。”Come here and give daddy a kissy.” (过来给爸爸亲一下。) 听起来就充满了父爱。
很多家长会直接说 “kisses” 这个复数形式,让它听起来更可爱。比如 “Time for bedtime kisses!” (到睡前亲亲的时间啦!)
当然,”Mwah!” 这个拟声词在逗孩子的时候也超级好用。你可以抱着孩子,一边在他脸上亲来亲去,一边发出 “Mwah! Mwah! Mwah!” 的声音,孩子会觉得很好玩。
场景三:和父母或亲近的长辈
和长辈之间,亲吻通常是表达尊敬和爱。
在很多西方文化里,子女和父母见面或告别时,会有一个 “kiss on the cheek” (亲脸颊)。这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亲情的体现。
所以,如果你想说“我妈妈亲了我一下”,说 “My mom gave me a kiss on the cheek” 是最准确的描述。
用 “peck” 也可以,”My grandma gave me a peck on the cheek.” 听起来就是一个慈祥的老奶奶飞快地在你脸上亲了一下。
在电话里和父母说再见,结尾说一句 “Mwah!” 也是很常见的,表示“隔空亲一个”。
场景四:和朋友
这个场景就比较微妙了,因为它和文化背景关系很大。
在一些欧洲国家,比如法国,朋友见面行贴面礼(air kiss,就是隔空亲脸颊)是很正常的。但在美国、英国这些地方,同性朋友之间,尤其是男性朋友,几乎不会有亲吻的动作。
女性朋友之间,或者异性朋友之间,关系特别好的,可能会在告别时有一个拥抱和快速的亲脸颊。
在文字聊天里,关系好的女性朋友之间可能会用 “XOXO”。但男性朋友之间用这个就会有点奇怪。
所以,和朋友之间要表达“亲亲”这种亲密感,通常不会直接用和亲吻相关的词,除非你们的文化背景就是这样。他们更多会用拥抱 “hug” 或者一些亲密的昵称来代替。
总结一下,怎么把“亲亲”说得地道:
- 先判断对象和场合。 是情侣撒娇?还是跟孩子互动?这是决定你用哪个词的第一步。
- 如果你想描述一个快速、轻柔的吻(尤其对家人和孩子),用
peck
。 比如 “a peck on the cheek”。 - 如果你想表达情侣间那种好玩的、黏糊的吻,用
smooch
。 比如 “Give me a smooch!” - 如果你是在发信息、打电话,想表达那个亲亲的声音和感觉,用
Mwah
或者XOXO
。 这是最接近我们中文里打字说“亲亲”的用法。 - 如果你是跟孩子说话,可以用儿语化的
kissy
或者复数kisses
。 比如 “bedtime kisses”。 - 在不确定的时候,用最基础的
kiss
,然后通过添加描述来让它更具体。 比如 “a quick kiss”, “a loving kiss”, “a kiss on the forehead”。这样虽然简单,但绝对不会出错。
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模糊性和情境性。一个简单的“亲亲”,背后是撒娇、是疼爱、是习惯、是礼貌。下次当你想说“亲亲”的时候,别再只想到 “kiss” 了,试试上面这些词,你的英语听起来会立刻生动很多。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