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直接翻译过来,最常用的说法是“Lantern Festival”。 Lantern就是灯笼的意思,整个春节庆祝活动到元宵节点灯笼就算结尾了,所以这个名字很形象。这个说法流传很广,基本上和外国人说“Lantern Festival”,他们都能明白是在说农历正月十五这个节日。
除了这个,还有一些别的叫法。比如直接音译的“Yuanxiao Jie”或者“Yuan Xiao Festival”。 “元”是第一个的意思,“宵”是夜晚,所以元宵节就是指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 有时候,你还会看到“Shangyuan Festival”的说法,这也是元宵节的别称。
偶尔,有人会把它叫做“Chinese Valentine’s Day”。 这主要是因为在古代,年轻女孩平时不能随便出门,但元宵节这天可以出来赏灯,这就为年轻男女提供了见面的机会。 所以,这个节日也带上了一点浪漫色彩。
所以,到底用哪个呢?其实“Lantern Festival”是最保险、最通用的选择。 如果你想让对方更了解文化背景,可以补充说它也叫“Yuanxiao Jie”,并解释一下“元宵”的字面意思。
聊到元宵节,就不能不提吃的东西。最典型的食物就是元宵或汤圆。 这两种东西在英文里也有好几种说法。最直接的就是音译,“yuanxiao”和“tangyuan”。 这种翻译方式能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现在很多中国特色食物都这么翻译,比如粽子 (zongzi) 和麻糬 (mochi)。
如果你想解释得更清楚一点,可以说“glutinous rice balls”或者“sweet rice dumplings”。 “Glutinous rice”是糯米的意思,这个描述能让对方马上明白这是用什么做的。 元宵和汤圆虽然看起来很像,但做法有点区别。北方做元宵是“滚”出来的,把馅料放在糯米粉里摇,让粉沾上去。 南方的汤圆是像包饺子一样“包”出来的,先把糯米粉和成面团,再把馅包进去。 元宵的馅料通常是甜的,比较硬;汤圆的馅料则甜咸都有,种类更丰富。
不过在跟外国人解释的时候,一般不用分那么细,统称为“glutinous rice balls”就行。它们的圆形代表着家庭团圆和幸福美满。
吃完元宵,就该出去玩了。元宵节最核心的活动就是赏灯 (enjoying lanterns)。 以前的灯笼很简单,就是纸做的,里面点蜡烛。 现在的灯会 (lantern show) 规模很大,灯笼的造型五花八门,有动物形状的,还有讲述神话故事的。
除了看灯,猜灯谜 (guessing lantern riddles) 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活动。 人们会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灯笼上让大家猜。 猜对了还会有小礼物。 这个活动从宋朝就开始了,因为它既有趣又能启发智慧,所以一直很受欢迎。 灯谜在英文里也可以叫“lantern tigers”,因为人们觉得谜语像老虎一样难猜。
热闹的场合还少不了舞龙舞狮 (dragon and lion dances)。 巨龙和狮子在锣鼓声中翻腾起舞,这个传统认为可以驱赶邪灵,带来好运。 另外,放烟花 (watch fireworks) 也是很多地方庆祝元宵节的方式之一,绚烂的烟火让节日的夜空变得更美。 有些地方还有踩高跷 (walking on stilts) 的表演,这也是一项很受欢迎的民俗活动。
总的来说,元宵节标志着春节庆祝活动的结束。 从汉代开始,人们就开始庆祝这个节日了。 这是一个家人团聚,共同迎接新春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时刻。 当你向外国朋友介绍时,从最简单的“Lantern Festival”开始,然后聊聊吃的汤圆 (tangyuan or glutinous rice balls),再讲讲赏灯 (enjoying lanterns) 和猜灯谜 (guessing lantern riddles) 这些有趣的活动,他们就能对这个节日有一个很全面的了解了。


580学习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