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提到学英语,第一个想法就是,“我没基础,我得从音标、语法、背单词开始。” 接着就去买一本厚厚的语法书,下载一个背单词的 App,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个过程很痛苦,而且效率很低,因为这完全搞反了顺序。
学语言,尤其是从零开始,最忌讳的就是把它当成一门学科来研究。你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学中文,是先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语法》吗?肯定不是。我们就是每天听大人说话,看电视,然后模仿着说。英语也是一个道理。
所以,如果你真的零基础,或者基础约等于零,忘掉那些复杂的学习计划。咱们就从最原始、最符合直觉的方式开始:泡在英语里。
第一步:找到你能“听懂”的材料
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步。注意,我说的是“听懂”,不是“听”。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听到的内容,就算不认识每个词,但配合画面、动作、语气,你能猜出个大概意思。这个叫“可理解性输入”。这是学语言的核心。
一个很常见的错误是,很多人一上来就去听 BBC、CNN 或者看美剧《老友记》。结果发现一句话都听不懂,全是杂音,然后就放弃了。这不是你的问题,是材料选错了。你的大脑无法处理完全无法理解的信息。
那该选什么?
选给英语国家小孩看的东西。别觉得幼稚,这是最有效的。
比如动画片《小猪佩奇》(Peppa Pig)。为什么推荐它?
1. 语速慢,发音清晰。每个单词都说得很清楚。
2. 句子短,结构简单。都是日常对话,比如 “This is my brother, George.” “I want to jump in muddy puddles.”
3. 画面和语音高度同步。佩奇跳进泥坑的时候,旁白就会说 “jumping in muddy puddles”。你就算听不懂,看画面也懂了。
具体怎么做?
1. 找一集,大概5分钟。
2. 第一遍,不看字幕,纯粹看画面听声音,试着猜发生了什么。
3. 第二遍,打开英文字幕。看到不认识的词,别急着查。试着根据上下文猜。比如,看到佩奇哭了,屏幕上出现 “crying” 这个词,你就知道 “crying” 是“哭”的意思。
4. 第三遍,再看一遍,关掉字幕。你会发现这次能听懂的地方变多了。
5. 重复。一集动画片可以看很多遍,直到你觉得大部分对话都能听懂为止。
每天就花 15 到 20 分钟做这件事。关键是坚持。一个月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对英语的声音不再陌生,一些简单的词和句子已经能脱口而出了。除了《小猪佩奇》,像《蓝色小狗》(Blue’s Clues) 这类低幼动画都是很好的入门材料。
第二步:模仿,而不是“说”
很多人会说,“我不敢开口,怕说错”。这个心理障碍很正常。所以我们刚开始不要求你“创造”句子,我们只要求你“模仿”。这能极大减轻你的心理负担。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叫“跟读”(Shadowing)。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1. 还是用你正在看的动画片或者其他简单的音频材料。
2. 播放一个句子,比如 Peppa 说 “I love jumping in muddy puddles.”
3. 你立刻暂停。
4. 然后像鹦鹉学舌一样,用和她完全一样的语调、速度、情绪去重复这句话。
5. 一开始可能跟不上,或者说得磕磕巴巴,没关系。多试几次。
跟读的好处是什么?
它不是在考验你的语法或者词汇量,它是在训练你的“嘴部肌肉”和“语感”。你在模仿的时候,大脑会自动处理语音语调的规律,时间长了,你就自然而然地知道英语听起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比你死记硬背 “这个单词重音在第二个音节” 要有效一百倍。
每天选三到五个句子,反复跟读,直到你觉得自己模仿得很像了为止。这个练习花不了你多长时间,但效果很好。
第三步:用英语“阅读”,而不是“查字典”
当你有了一点点听力基础后,可以开始尝试阅读。同样,不要一上来就去读英文新闻或者小说。你还是需要“可理解性输入”。
最好的工具是“分级读物”(Graded Readers)。
这些书是专门为英语学习者写的,它们把经典故事或者原创故事,用限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重新编写。比如一级读物可能只用 300 个最核心的单词,二级用 600 个,以此类推。
这样你阅读的时候,大部分单词都认识,遇到一两个生词,也能根据上下文猜出来。这让你能把注意力放在故事本身,而不是不停地查字典。阅读的乐趣就来了。
怎么读?
1. 找一个你感兴趣的故事,比如牛津书虫系列(Oxford Bookworms Library)就很好,它分得很细。
2. 读的时候,给自己定一个规矩:一页之内,查字典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
3. 如果一个词不影响你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就跳过它。如果它反复出现,而且你觉得很重要,再查。
4. 读完一个章节,试着用一两句简单的英语总结一下讲了什么。说不出来也没关系,在脑子里想一下也行。
阅读能帮你把之前听到的词汇和句子,在视觉上再巩固一遍。而且,你能接触到比口语更正式一点的句子结构,对你之后的写作有帮助。
关于语法和单词
你可能发现了,我前面几乎没提怎么系统地学语法和背单词。因为在入门阶段,这不是重点。
语法是什么?语法是对语言规律的总结。你应该先接触大量的语言现象,自己慢慢体会到规律,然后再去看语法书,你会发现,“哦,原来我之前听到的那个句子是这个规则”。这时候语法是来帮你印证和梳理的,而不是指导你的。如果你一上来就背“主谓宾定状补”,你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因为你脑子里没有对应的例句。
单词也一样。孤立地背单词列表(比如 abandon, ability, able…)是效率最低的方式。因为你不知道这个词怎么用,在什么语境下用。过两天就忘了。
最好的方法是在你听的、读的材料里学。比如你在看《小猪佩奇》时学到了 “puddle”(水坑)这个词,你脑子里是有画面的,有佩奇在泥坑里跳来跳去的画面。这个词就活了。把它记在你的本子上,旁边可以简单画个画,或者写一个你自己的例句 “I see a puddle on the road.”
总结一下,零基础学英语的路线图应该是这样的:
1. 核心思想:放弃“学习”的心态,采取“习得”的方式。把自己当成一个婴儿,从听和看开始。
2. 听力先行:每天 15-20 分钟,看《小猪佩奇》这类的低幼动画。带英文字幕看,反复看,直到能听懂大部分。
3. 模仿开口:练习“跟读”,每天模仿 3-5 个句子。不要怕错,重点是模仿语音语调。
4. 简单阅读:当听力有一定基础后,开始读分级读物。享受故事,而不是查字典。
5. 自然学习语法和单词:不要专门去背。在听和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反复出现的,再去查,去理解。把单词和语法放在具体的场景里记。
这个过程不会很快,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你才会感觉自己有明显的进步。但是这个方法很稳固,因为它建立的是你对语言的直觉和语感,而不是一堆脆弱的、随时会忘记的规则。别追求一口吃成胖子,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下去,英语的大门就真的向你打开了。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