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学英语,卡在第一步:见到一个词,不知道怎么读。
这太正常了。因为英语这门语言,在拼写和发音这件事上,基本就是一团糟。你看 though
, through
, thought
, bough
,长得像亲兄弟,读起来谁也不认识谁。你再看 read
,现在读 /riːd/,过去式还读 /red/,拼写一模一样。
所以,别再指望靠“感觉”或者“中文拼音”去套了。这条路走不通。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得双管齐下,一手抓规则,一手抓工具。
先说规则。这个规则叫“自然拼读”(Phonics)。
你可能听过这个词,很多少儿英语机构最喜欢讲这个。别因为它听起来很“少儿”就看不起它。这东西是基础。它的核心逻辑很简单:把字母或者字母组合,跟一个固定的发音挂上钩。
比如,你知道 c
发 /k/ 的音,a
发 /æ/ 的音,t
发 /t/ 的音。把它们拼起来,c-a-t
,就是 cat。b-a-t
就是 bat。很简单,对吧?
复杂一点的,比如字母组合 sh
发 /ʃ/ 的音,就是你让别人“安静”时发出的那个“嘘”声。所以 ship
,shop
,shut
,你就能读了。ch
发 /tʃ/ 的音,就像中文里“吃”的开头。所以 chair
, check
, choose
,你也大概知道怎么读了。
学自然拼读最大的好处是,它能帮你解决掉 70% 左右的单词发音问题。你看到一个不认识的词,可以根据这些规则去“猜”它的读音。很多时候,这个猜测八九不离十。这能大大增加你开口的自信心,而不是看到生词就卡壳。
但是,注意,我说的是“猜”。自然拼读的规则,漏洞百出。英语里有太多不按常理出牌的词。比如字母组合 ea
,在 read
, sea
, tea
里读 /iː/,但在 bread
, head
里又读 /e/。这就是它不靠谱的地方。
所以,自然拼读是你的第一层武器,用来应付常规敌人。但遇到那些不讲道理的特殊敌人,你就需要第二层武器了。
这第二层武器,就是“音标”。
音标这东西,很多人一看就头大,觉得是一堆鬼画符。其实你完全想错了。音标不是让你去“背”的,它是让你去“用”的。它就是一本说明书,精准地告诉你这个词到底怎么读,一个音一个音地告诉你。
你不需要成为音标专家,不需要把所有音标符号都默写下来。你只需要做到一件事:看到音标,能大概看懂,并且知道去查每个符号对应的发音就行了。
现在主流的音标有两套,国际音标(IPA)和美式音标(比如 DJ, KK)。你不用纠结学哪个。你就用你手头词典里的那一套就行。比如你用牛津词典,就跟着它的音标走。你用韦氏词典,就跟着韦氏的走。它们大同小异,核心的辅音元音都差不多。
所以,现在我们把规则和工具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具体的操作流程。下次你再遇到一个不认识的词,比如 acquiesce
,你该怎么办?
第一步:猜。
用你的自然拼读知识猜一下。ac-qui-esce
。你可能认识 ac
,也可能认识 qui
,但后面的 esce
可能就没见过了。没关系,大胆猜。猜错了不丢人,猜的过程本身就是在调用你脑子里的规则库。
第二步:查。
打开任何一个靠谱的在线词典。我个人推荐韦氏词典(Merriam-Webster)或者牛津学习词典(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在搜索框里输入 acquiesce
。
第三步:听。
词条旁边会有一个小喇叭图标。点它。多听几遍。听真人发音。现在的词典都有美音和英音两种,你选一个你主攻的方向听。别今天听美音,明天听英音,容易把自己搞混。
第四步:对答案。
现在看词条里给出的音标,比如 /ˌækwiˈes/。把你刚才的猜测和这个标准答案对比一下。看看是哪个音节你猜错了?是哪个元音的发音跟你想的不一样?qu
这个组合的发音是 /kwi/,后面的 esce
发的是 /es/。通过这个对比,你就知道自己的知识盲区在哪了。这个过程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第五步:跟读。
张开嘴,模仿刚才听到的发音。一遍不行就十遍。慢一点,把每个音节都发到位。很多时候我们发音不准,不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发,而是因为嘴部肌肉偷懒,没形成习惯。这个只能靠练。
这个“猜-查-听-对-练”的五步法,应该成为你遇到任何生词时的肌肉记忆。坚持下去,你对英语发音的敏感度会越来越高。
上面说的是解决单个单词的问题。但要想发音听起来地道,还有两个关键点经常被忽略:音节和重音。
一个单词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音节构成。音节就像是单词的节拍。比如 wa-ter
是两个音节,in-for-ma-tion
是四个音节。搞清楚一个词有几个音节,是正确发音的第一步。
比音节更重要的是重音(Stress)。重音就是指一个多音节单词里,哪个音节要读得更响、更重、更长一些。中文是声调语言,靠“一二三四声”区分意思。英语是重音语言,靠重音来区别。
重音放错位置,意思可能就完全变了,或者别人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最经典的例子是 record
。
当重音在第一个音节,RE-cord
/’rekərd/,它是名词,意思是“记录、唱片”。
当重音在第二个音节,re-CORD
/rɪ’kɔːrd/,它是动词,意思是“录制”。
还有 present
。
PRE-sent
/’preznt/ 是名词,“礼物”。
pre-SENT
/prɪ’zent/ 是动词,“呈现”。
怎么知道重音在哪?还是查词典。词典里的音标会用一个很小的撇号 ’
来标记重音。这个撇号在哪一个音节前面,就表示那个音节是重读音节。你每次查单词,除了看发音,一定要多看一眼重音的位置。
最后,我想说的是,别只盯着单个单词的发音。语言是流动的,单词在句子里会发生各种变化,比如连读、弱读。想真正掌握发音,最好的方法还是把自己泡在真实的语境里。
你可以用一个叫 Youglish 的网站。在上面输入任何一个单词或词组,它会从 YouTube 上抓取所有包含这个词的视频片段。你能听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景下,是怎么说这个词的。这比听词典里那种标准、孤立的发音要真实得多。
比如你想知道 schedule
这个词,美音英音到底怎么读,上去一搜,几百个视频片段就出来了。有新闻播报,有日常对话,有学术演讲。多听听,你自然就有感觉了。
总结一下,见到英语怎么读,不是个玄学问题。
1. 靠自然拼读,建立基本盘,解决 70% 的问题。
2. 靠音标,作为精确制导工具,解决剩下的 30% 难题和所有不确定性。
3. 养成“猜-查-听-对-练”的习惯,把每个生词都变成一次学习机会。
4. 特别留意音节和重音,这是决定你发音是否地道的关键。
5. 多去真实语境里听,让耳朵和大脑习惯英语本来的样子。
这套方法不快,也没有捷径。但它很稳,每一步都踩在实地上。坚持这么做,以后你见到任何单词,心里都会有底。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