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不用担心英语怎么说

我以前在会上经常犯一个毛病。外国同事讲完一个东西,老板问中国团队有什么想法。我脑子里其实有观点,而且是一套逻辑很完整的中文想法。但是,我张不开嘴。

因为我总在想,这个中文词最地道的英文表达是什么?刚才那句“考虑到多种因素”用“Considering various factors”会不会太生硬?“我们应该从长计议”是不是有个专门的习语?结果呢?我还在脑子里翻译、润色、纠结,别人话题都换了,我还没开口。最后只好说一句“No, I’m fine.”,显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想。

这个场景,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我们学了十几年英语,单词量可能比很多母语者都大,语法规则也背得滚瓜烂熟。但就是不敢说,或者说起来磕磕巴巴。

问题出在我们总想“翻译”,而不是“表达”。我们下意识地把自己当成一个翻译机器。先在脑子里生成一句完美的、复杂的中文,然后再试图把这句中文一字不差地、信达雅地转换成英文。

这条路是错的。因为中文和英文的思维方式、句子结构完全不同。中文喜欢用一长串的修饰语和从句,把所有信息都堆在一句话里,显得有文采。比如,“我们公司上个季度发布的、备受市场期待的那款新产品,由于供应链出现了意料之外的问题,导致其销售额远未达到我们最初的预期。”

你要是硬着己去翻译这句话,脑子肯定打结。你会去想“备受市场期待”怎么说?“意料之外的问题”怎么说?“远未达到预期”怎么说?等你把这些词都拼凑起来,说出来的英语听起来也一定很奇怪,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式英语”。

真正的关键,是放弃翻译。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你脑子里那句复杂的中文,拆成几句最简单、最核心的短句。就像把一个大石头砸成几块小石子。

我们再看刚才那句话:“我们公司上个季度发布的、备-受市场期待的那款新产品,由于供应链出现了意料之外的问题,导致其销售额远未达到我们最初的预期。”

把它拆开,核心意思就这么几个:

1. 我们上季度发布了一款新产品。

2. 市场对它很期待。

3. 供应链出了问题。

4. 所以,销售额不好。

5. 没有达到目标。

你看,这么一拆,是不是每句话都简单得像小学生造句?接下来,做第二步:把每一块小石子,用你最熟悉的、最简单的英语说出来。

  1. We launched a new product last quarter.
  2. People were excited about it.
  3. But we had a problem with the supply chain.
  4. So, the sales were not good.
  5. We didn’t meet our goal.

现在,第三步,把这些简单的句子连起来。你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连接词,比如 and, but, so, because。

“We launched a new product last quarter and people were very excited about it. But we had a problem with the supply chain, so the sales were not good. We didn’t meet our goal.”

这句话,语法简单,用词也简单。但它把事情说清楚了吗?完全说清楚了。任何一个说英语的人都能听懂。而且,这比你费尽心思去翻译一句长难句要快得多,也自然得多。

这个方法的核心,就是“降维打击”。把复杂的中文思维,降维到简单的核心意思,再用简单的英语去表达这些核心意思。你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文学翻译家,而是成为一个有效的沟通者。在工作和生活中,99%的情况下,清晰比文采重要。

我再举个例子。开会讨论项目,你想表达:“考虑到我们目前紧张的预算和有限的人力资源,我认为我们应该优先处理那些对客户影响最大、同时又能最快见到成效的核心功能,而不是试图一次性把所有功能都做完。”

很复杂,对吧?我们来拆一下。

核心意思:

1. 我们钱不多。

2. 我们人手也不够。

3. 所以,我们应该先做最重要的事。

4. 什么是重要的事?就是对客户影响大、见效快的功能。

5. 我们不应该想一次做完所有事。

现在,我们用简单的英语表达出来:

1. Our budget is tight.

2. And we don’t have enough people.

3. So, I think we should focus on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first.

4. What’s important? The features that have a big impact on our customers and can bring results quickly.

5. We shouldn’t try to do everything at once.

连起来:

“Our budget is tight and we don’t have enough people. So, I think we should focus on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first—the ones that have a big impact on customers and can bring results quickly. We shouldn’t try to do everything at once.”

这样说,逻辑清晰,意思明确。你的老板和同事马上就能明白你的观点。没人会在意你没有用 “prioritize” 或者 “considering our current constraints” 这种听起来更“高级”的词。他们只关心你说的内容有没有道理。

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它能立刻让你“说出来”。语言这个东西,越用越熟。你说的次数多了,自信心就上来了。你会在说的过程中,听到别人是怎么表达的,自然而然就会学到更地道的说法。比如,你总说 “sales were not good”,有一天你可能会听到同事说 “the sales figures were disappointing” 或者 “we underperformed on sales”。听到了,记住了,下次你就可以用了。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如果你一直卡在“翻译”那一步,你就永远没有机会进入这个“使用-反馈-提升”的循环。你只是在脑子里跟自己较劲。

而且,这个方法还能帮你摆脱对口音和语法的过度焦虑。当你专注于把核心意思说明白时,你就不会那么在意自己的某个单词发音是不是完美,某个时态用得是不是精准。当然,我不是说语法和发音不重要。它们当然重要。但是,对于沟通来说,它们是次要的。只要你的语法错误不至于引起巨大的误解,你的口音不至于让人完全听不懂,那就没问题。

我见过很多印度同事,他们的口音很重,语法也经常有小错误,比如单复数不分,he/she 乱用。但他们敢说,说得飞快,逻辑很清楚。他们就能在会议上主导讨论,推动事情进展。我们也见过很多中国同学,发音标准,语法完美,但就是不说话,最后成了会议室里的透明人。

所以,下次当你想用英语表达一个观点时,停一下。别再问自己:“这句话用英语怎么翻译?”

你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

1. 我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到底是什么?(把它拆成几句中文大白话)

2. 这些大白话,用我脑子里已有的最简单的英文单词怎么说?

先追求“说出来”和“被听懂”,然后再慢慢追求“说得好”。这才是学语言最务实、最有效的方法。别让对完美的追求,成了你开口的最大障碍。沟通的本质是信息的有效传递,而不是语言的艺术表演。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不用担心英语怎么说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