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查英语,第一反应就是打开翻译软件,把中文输进去,然后复制粘贴。有时候挺好用,但很多时候,翻出来的东西就是不对劲。我以前也这样,吃过不少亏。比如有一次我想说“这个方案可以落地”,翻译软件给了我 “This plan can land on the ground.” 我发给外国同事,他回了我一个问号。后来才知道,人家一般说 “This plan is feasible” 或者 “This plan is actionable.”
问题出在哪?问题出在,我们总想找一个词对词的完美翻译。但语言不是数学公式,A不一定就等于B。尤其是中文和英文,思维方式差很多。很多中文里很妙的词,英文里根本没有一个词能对应。比如“江湖”,你怎么翻?“烟火气”呢?直接翻译肯定不行。
所以,解决“我想知道英语怎么说”这个问题,核心不是“翻译”,而是“表达”。你要做的,不是把中文词换成英文词,而是用英文把你的意思说清楚。
下面这个方法,是我自己用了好多年的,基本上能解决95%的问题。分三步走。
第一步:忘记原文,解释意思。
这一步最重要,但最多人跳过。拿到一个你想说的中文句子,先别碰任何翻译工具。用你自己的话,用最简单、最土的中文,把这句话的意思解释一遍。
举个例子,“降维打击”。
你直接翻译,可能会得到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strike”,听起来就像科幻电影台词,没人懂。
现在,你用中文解释一下“降维打击”是什么意思。
“就是用一种更高级、更先进的方法,去对付一个低级的对手,让他毫无还手之力。”
“或者说,用绝对的优势去竞争。”
你看,解释清楚之后,原来的那个酷炫的词“降维打击”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背后的意思。现在,我们要翻译的,是“用绝对优势去竞争”这个意思,而不是“降ви打击”这四个字。
再比如“甩锅”。
解释一下:“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
现在,你要表达的就是 “push my responsibility to others”。
这一步的目的,是剥离掉中文里那些独特的、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外壳,找到最核心、最普适的那个意思。这个意思,才是可以在不同语言之间传递的。
第二步:用工具找素材,不是找答案。
现在,你可以用工具了。但是,用工具的目的不是让它给你一个完美的句子,而是给你提供一些地道的表达方式,一些词汇和句型的“零件”。
我推荐几个工具组合。
第一个,DeepL。
它比很多翻译软件更懂语境,翻译质量高一些。但记住,它只是你的起点。
我们把刚才解释过的意思输进去。比如输入“用绝对优势去竞争”,DeepL可能会给你 “compete with an overwhelming advantage”。这个看起来就靠谱多了。
第二个,Linguee。
这是一个语料库网站,它会告诉你某个词或短语在真实的、由人工翻译过的双语网站里是怎么用的。
你在Linguee里搜索 “overwhelming advantage”,会看到很多例句,比如新闻稿、公司财报里的用法。通过看这些例句,你就能知道这个词用得对不对,地不地道。
第三个,Google搜索,但要加英文双引号。
这是验证一个表达是否常用的绝招。把你觉得可能的英文说法,用双引号括起来,在Google里搜。比如搜 "compete with an overwhelming advantage"
。
如果搜出来几百万条结果,而且都是些正经网站,比如新闻、博客,那就说明这个说法很常用,很安全。
如果搜出来结果很少,或者都是些奇怪的中文学习网站,那这个说法很可能就是中式英语,赶紧扔掉。
第四个,YouGlish。
这个网站能搜索YouTube视频的字幕。你想知道一个词或一句话在真实对话里是怎么说的,就用它。
比如,你搜 “overwhelming advantage”,它会给你找出一堆包含这句话的视频片段。你可以听听那些英语母语者说这句话的语气、语境。这比你看一万个书面例句都有用。
通过这几个工具,你不是在“翻译”,你是在做“研究”。你把一个意思拆解,然后去英文世界里找别人是怎么表达这个意思的,收集各种说法,然后挑一个最适合你语境的。
第三步:模仿和替换。
找到了一些靠谱的说法后,最后一步就是把它用到你自己的句子里。
比如,你通过上面的方法,发现形容“降维打击”可以用 “it’s like bringing a gun to a knife fight”(就像带枪参加一场刀战),这是一个很生动的比喻。
或者可以用 “they have an unfair advantage over us”。
或者简单点,“we can’t compete at their level”。
具体用哪个,就看你的语境了。
如果是跟朋友吐槽,用 “it’s like bringing a gun to a knife fight” 就很形象。
如果是跟老板做报告,用 “they have an unfair advantage” 就更正式。
再回头看“甩锅”的例子。
解释是“把责任推给别人”。
用工具可能会找到 “pass the buck”、“shift the blame”、“throw someone under the bus” 这些说法。
“pass the buck” 意思就是推卸责任,很常用。
“shift the blame” 也很直接,就是字面意思。
“throw someone under the bus” 更狠一点,有点为了自保而出卖别人的意思。
你就可以根据你想表达的强烈程度,来选择用哪个。比如,“别甩锅给我”:
“Don’t try to pass the buck to me.”
“Stop trying to shift the blame onto me.”
如果你想表达“他为了保住工作,把锅甩给了我”,那就可以说 “He threw me under the bus to save his own job.”
整个过程总结一下就是:
1. 用中文解释你要说的意思,把复杂变简单。
2. 用工具(DeepL, Linguee, Google, YouGlish)去搜索这个“意思”,而不是搜索原来的中文词。
3. 看搜索结果,找到母语者常用的表达方式,然后选一个最适合你情况的。
这个方法需要花点时间,比直接用翻译软件慢。但是,你每这样查一个词,就不是只学会了一个词。你学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研究方法,还顺便学了一堆地道的例句。用个十几次,你对英文的感觉就会完全不一样。你会发现很多你以前觉得很难翻的东西,其实换个思路,表达起来很简单。
最后要记住,沟通的核心是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而不是追求用词多高级、多精准。有时候,最简单的词,反而是最好的。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