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C在英语里,主要就两种读音。一个读作 [k],另一个读作 [s]。
是不是听起来简单得有点不像话?就俩音。没了。但,事情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这背后的一套“潜规则”,才是让无数英语学习者,包括当年的我,头疼不已的真正原因。它不像字母A或者B那样直来直去,C这个家伙,相当“看人下菜碟”,它后面跟了谁,直接决定了它自己的发音。
咱们先说那个最关键的规则,你把这个记牢了,基本上就搞定了80%的C。这条规则我管它叫 “i-e-y”法则。
很简单,当字母C的后面,紧跟着 i、e 或者 y 这三个字母中的任何一个时,C就发 软音,也就是 /s/ 的音。对,就是我们中文里“丝”的那个音,但是要短促、清脆。
你看看这些词:
- city (城市) – c后面是i,所以读/sɪti/,而不是/kɪti/。
- center (中心) – c后面是e,所以读/ˈsentər/。
- face (脸) – c后面是e,读/feɪs/。
- cycle (循环,自行车) – c后面是y,读/ˈsaɪkl/。
- fancy (花哨的) – c后面是y,读/ˈfænsi/。
发现没?这三个“小跟班”(i, e, y)就像是给C施了个魔法,让它从一个硬汉瞬间变成了个软妹子。这个规律的覆盖面极广,你随便翻开一本英语书,遇到的绝大多数发/s/音的c,都逃不出这个圈子。我当年刚知道这个规律的时候,简直有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以前那些靠死记硬背的单词,比如 receive
, decide
, percent
,一下子全都有了解释。
那么,除了这三种情况,剩下的呢?
剩下的,就几乎全是那个 硬邦邦的/k/音 了。我喜欢叫它 硬C。这个音就像你磕东西发出的“磕”声,短促有力,声带不震动。只要C后面跟的不是i、e、y,那它大概率就是硬汉/k/。
比如,当C后面跟着 a, o, u 这些元音时:
- cat (猫) – /kæt/
- cold (冷的) – /kəʊld/
- cup (杯子) – /kʌp/
当C后面跟着辅音字母时,比如 l, r, t 等等:
- class (班级) – /klæs/
- cry (哭) – /kraɪ/
- act (行动) – /ækt/
当C出现在单词的末尾时,也几乎雷打不动地发/k/音:
- music (音乐) – /ˈmjuːzɪk/
- panic (恐慌) – /ˈpænɪk/
- basic (基础的) – /ˈbeɪsɪk/
所以你看,逻辑其实很清晰:先看C后面有没有i, e, y,有,就发/s/;没有,就发/k/。 这就是C发音的核心秘密。
但是,学英语嘛,最让人又爱又恨的不就是那些“但是”和“例外”吗?C这个字母,它的“朋友圈”可复杂了,经常跟别的字母抱团出现,形成一些新的发音组合,这些才是真正的“拦路虎”。
最著名的搅局者,就是 ch 组合。
这个组合简直是个“变色龙”。它最常见的发音是 /tʃ/,有点像中文里“吃”的起势音,但嘴巴要咧开一点,舌尖顶住上颚然后突然放开。比如:
church (教堂)
chair (椅子)
teach (教)
但它有时候会突然“返祖”,变回 /k/ 的音。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一些源自希腊语的词汇里,带着一股浓浓的“学术味”。
chemistry (化学)
school (学校)
technology (技术)
ache (疼痛),比如headache(头痛)
更气人的是,它偶尔还会“装洋气”,发出一个 /ʃ/ 的音,也就是我们中文里“嘘”的那个音。这一般是受了法语的影响。
chef (厨师)
machine (机器)
Chicago (芝加哥)
你看,一个ch
就给你整出三种花样,是不是感觉有点头大?这还没完。
还有一个组合是 ck。
这个组合相对友善多了,它就是为了强化 /k/ 音而存在的,看见它,你就大胆地、响亮地发出/k/音就行了,绝不会错。
black (黑色)
duck (鸭子)
lock (锁)
还有更阴险的,比如 sc 组合。
这个组合也遵循咱们最开始说的“i-e-y”法则。当sc后面跟着i, e, y时,那个c就“隐身”了,整个组合只发出一个 /s/ 的音。
science (科学) – 你看,sc后面是i,第二个c后面是e,两个c都发/s/音。
muscle (肌肉) – 这里c直接不发音了,也是个坑。
scene (场景)
但如果sc后面跟的不是i, e, y,那它就老老实实地发出 /sk/ 的音。
scan (扫描)
score (得分)
scarf (围巾)
说到不发音的C,这又是英语里一个让人无语的设定。在一些特定的组合里,C就是个纯粹的“装饰品”,它在拼写里存在,但在发音里消失。最典型的就是 scle
结尾的词,比如 muscle
(肌肉),还有 cz
组合,比如 czar
(沙皇,虽然现在不常用),以及一些极个别的词,比如 indict
(控告),这个c就完全是个哑巴。
我记得我当年学英语的时候,最崩溃的一个词是 Pacific Ocean (太平洋)。第一个C,后面是i,所以是/s/音,没问题。第二个C,后面什么都没有,在词尾,所以是/k/音,也没问题。连起来就是 /pəˈsɪfɪk/。但当时脑子里就是一团浆糊,看到两个C,总想用同一个音去读,要么读成“帕西菲斯”,要么读成“帕可菲克”,怎么读怎么别扭,直到老师把那个“i-e-y”法则写在黑板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同一个单词里的两个C,都可以因为它们邻居的不同而拥有截然不同的发音。
这才是学语言最有意思的地方,不是吗?它不是一堆僵化的、一一对应的符号。它背后有历史的演变(比如受拉丁语、法语、希腊语的影响),有为了发音方便而形成的习惯。你把学英语当成破案,把每个单词当成一个案发现场,去寻找线索,比如C后面的那个字母,你就能找到它的“发音真相”。
所以,下次你再遇到一个带C的陌生单词,别慌,也别瞎猜。深呼吸,像个侦探一样,凑近了仔细瞧瞧:
1. C后面跟着谁?是i, e, y吗? 如果是,大胆发 /s/。
2. 如果不是,那它后面是a, o, u, 还是别的辅音?或者它在词尾? 那就自信地发 /k/。
3. 它是不是跟h组成了ch? 那就要想想,这词是“日常用语”(/tʃ/),还是“学术词汇”(/k/),或者是“外来词”(/ʃ/)?
4. 它是跟k组成了ck,还是跟s组成了sc? 这又要用到不同的规则。
把这个思维过程多演练几遍,C的发音对你来说,就不再是一个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一种可以被推理和预判的技能。这比你单纯地背诵“C有两种发音,分别是/k/和/s/”要有用得多,也酷得多。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