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给用英语怎么读

给,用英语怎么读?

就一个词:give

是不是觉得,这问题有点太小儿科了?或者,你心里已经冒出一个巨大的问号——就这么简单?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中国人学英语的路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因为一个“给”字而栽的跟头了。

我跟你讲,把“给”简单粗暴地等同于 give,绝对是新手村里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陷阱之一。这背后藏着的,是两种语言在思维逻辑上的天差地别。我们得把这个“给”字,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给它掰扯开,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

首先,最没有争议的,就是“给予”这个动作本身。你手上拿着个苹果,递给我。这个场景,毫无疑问,就是 give

Give me the apple.” (把苹果给我。)

“I gave him a book.” (我给了他一本书。)

在这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物理转移情境下,give 就是“给”的完美化身。这是它的基本盘,也是我们最先学会的用法。但问题是,中文里的“给”,它的势力范围可远不止这么点儿。

真正的麻烦,是从“给”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动词,而变身为一个介词开始的。它像一个万能胶,把动作和动作的接收者黏在一起。

比如,你妈妈让你去倒杯水。她会说:“给我倒杯水。”

你要是直接翻译成 “Give me pour a glass of water.” 那就完蛋了,这是典型的中式英语,对方听了得愣半天。在英语里,这个“给”根本就不需要一个独立的词来翻译。它的功能,被完全吸收进了句子结构里。

正确的说法是:

“Pour me a glass of water.”

或者

“Pour a glass of water for me.”

看到了吗?“我”这个接收者,可以直接跟在动词后面,或者用一个介词 for 引出来。那个中文里无处不在的“给”,在英语的语法骨架里,蒸发了。它化身为两种不同的句式结构。英语的逻辑是:动词是核心,谁是接收者,用语序或者专职介词(比如 to 或者 for)来标明就行了。

再举个例子,“给我看看”——这简直是中式英语的重灾区。多少人脱口而出 “Give me see see”?拜托,千万别!这里的“给”,表达的是一种“让我来”的意愿,一种参与。英语里,你只需要说:

Let me see.”

或者

Show me.”

你看,“给”在这里又变身了。它变成了“让”(let),或者“展示”(show)。关键在于,你得去思考,“给我看看”这句话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是“让我康康!”,所以是 let me;是“你拿出来给我看”,所以是 show me。而不是那个字面上的“给”。

我们再往深了走一步。中文里,“给”还经常带着一种强烈的语气,一种“为我”或者“由我”的支配感。

比如那句经典的:“你给我站住!”

总不能翻译成 “You give me stand still” 吧?听起来像个笑话。这里的“给”,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语气。在英语里,这种语气是通过祈使句的强度和语调来体现的,而不是靠一个额外的词。你只需要提高音量,用坚定的语气说:

Stop right there!

或者

Don’t move!

那个“给我”,它的灵魂,已经融入了你的语气和整个句子的命令感之中。它不是一个单词,它是一种气场。

还有更狠的,比如妈妈对不肯吃饭的小孩说:“把它给我吃了!”

这里的“给我”,带着一种“你必须完成这个动作,这是我的要求”的意味。它不是让你把饭“给”妈妈,而是强调执行。英语里,可以用一些助动词或者副词来加强语气:

Finish it! Now!

或者

Just eat it!

甚至一个简单的 “Eat!”,配上严厉的表情,就足以传达所有信息。那个“给我”,又一次,消失于无形。

还没完。中文里,“给”还能用来表示被动,一种非正式的“被”。

“我的手机给偷了。”

“杯子给摔了。”

这是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被动语态。你当然可以说“我的手机被偷了”。在英语里,对应的就是标准的被动语态,或者用 get 来表达同样口语化的感觉。

“My phone was stolen.”

或者更口语化一点:

“My phone got stolen.”

“The cup was broken.” / “The cup got broken.”

你看,中文里一个灵活的“给”,到了英语里,就需要动用它整个语法库里的被动语态规则来应对。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给”用英语怎么读?

答案就是,你不能去“读”它,不能去寻找一个词语来对应它。你必须去“理解”它。你要像一个侦探,分析这个“给”字在当前这个中文句子里,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承载了什么功能。

它是动词本身吗?(那就用 give

它是在标记动作的接收者吗?(那就考虑双宾语结构或者用 to/for

它是在表达一种许可或请求吗?(那就试试 let 或者 show

它是在加强一种命令或情绪吗?(那就靠语气祈使句副词

它是在引出一个被动的动作吗?(那就切换到被动语态的思维频道)

说白了,翻译“给”的过程,就是一次从中文思维到英文思维的“跳闸”。你以为你在翻译一个词,其实你是在翻译一整个句子的底层逻辑。你不能只盯着那个字,你要看到它背后那张看不见的语法网和语境线。

下一次,当你想脱口而出 give 的时候,请停顿一秒钟。问问自己:我眼前的这个“给”,它究竟是个演员,还是个导演?它是在舞台上表演一个具体的动作,还是在幕后指挥着整个句子的情绪和流向?

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你就真正开始懂英语了。这个过程,比背一万个单词都重要。这才是真正把一门语言学到骨子里的感觉。你不再是一个笨拙的搬运工,把中文的砖块原封不动地垒到英文的地基上;你成了一个建筑师,懂得用英文的材料,去搭建和中文有着同样功能,但结构截然不同的建筑。

这,才是“给”这个字,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一课。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给用英语怎么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