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聊聊“环境”这个词在英语里到底该怎么说。这事儿看起来简单,一个词的事儿,但实际上根据你想表达的意思,用的词完全不一样。用错了,有时候会让对话听起来很奇怪。
最直接、最常用的词就是 environment。
这个词基本上是“环境”的万能翻译。当你想到“保护环境”或者“环境污染”这种宏大的话题时,用的就是它。比如,“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环境保护)和“environmental pollution”(环境污染),这两个词组里的“environmental”就是 environment 的形容词形式。所以,如果你和朋友在聊全球变暖、垃圾分类这类话题,直接用 environment 就对了。
但是,environment 不仅仅指大自然。它也可以指你周围的社会、工作或者学习氛围。比如说,一个公司的“工作环境”就是 a work environment。如果一个公司氛围很好,同事关系融洽,你就可以说 “This company has a positive work environment.”(这家公司有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同样,“学习环境”就是 a learning environment。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就是 “The school provides a saf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所以你看,environment 这个词覆盖面很广,从地球生态到你办公室的格子间,都可以用它来形容。关键在于它强调的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能对人产生影响的整体。
接下来说一个更具体的词:surroundings。
这个词的意思是“周围的事物”,它更侧重于你肉眼能直接看到的、物理上的周边环境。它和 environment 听起来有点像,但区别很微妙。Surroundings 更加个人化、更具体。
举个例子,假设你搬到了一个新家,朋友问你感觉怎么样。你可以说 “I love my new apartment, the surroundings are so peaceful.”(我喜欢我的新公寓,周围环境很宁静)。这里你说的 surroundings,可能就是指你家窗外的公园、安静的街道、附近的邻居。你用 environment 也可以,但 surroundings 更能准确表达“我身边的那些东西”这个意思。
再想一个场景:你走进一个乱糟糟的房间,地上全是书和衣服。这时候,你会说 “He works in very messy surroundings.”(他在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里工作)。这句话非常贴切,因为它描述的就是他座位周围最直接的物理状态。如果你说 “He works in a very messy environment”,听起来就有点太大了,好像在说整个公司的环境都很乱。
简单来说,当你想描述一个人或物所处的直接、具体的物理空间时,surroundings 是个很好的选择。
然后我们聊一个跟“感觉”有关的词:atmosphere。
Atmosphere 的本意是“大气层”,但它更常用的意思是“氛围”或“气氛”。这个词描述的不是物理环境,而是心理感受。它关注的是一个地方给你带来的情绪体验。
比如你去一家咖啡馆,里面放着轻柔的音乐,灯光很暖,人们都在安静地看书。这种感觉,你就可以用 atmosphere 来形容:“This café has a very relaxed atmosphere.”(这家咖啡馆的氛围很轻松)。
换个场景,你参加一个会议,老板脸色很差,大家都不敢说话,空气都像是凝固了。这种紧张的气氛就是 a tense atmosphere。你说 “The atmosphere in the meeting was very tense.”,别人立刻就能明白那种压抑的感觉。
所以,当“环境”指的是一种情绪上或感觉上的氛围时,atmosphere 是最准的词。你不能说“这个咖啡馆有一个很放松的 environment”,这听起来很别扭,因为 environment 更侧重于构成环境的客观因素,而 atmosphere 侧重于主观感受。
接下来是两个稍微书面一点的词:setting 和 milieu。
Setting 这个词通常用在描述故事、电影或戏剧发生的背景。它包括了时间、地点和社会背景。比如,“The setting of the movie is 1940s Shanghai.”(这部电影的背景是1940年代的上海)。它提供了一个故事展开的舞台。在日常对话里,你也可以用它来指代某个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或场景,比如 “It was the perfect setting for a wedding.”(这是一个举办婚礼的完美场所)。
Milieu 是个源自法语的词,听起来就比较高级。它特指一个人成长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包含了影响一个人的社会因素、文化背景和圈子。比如,一个在艺术家家庭长大的孩子,他成长的环境就可以被称为 an artistic milieu。你说 “He grew up in a literary milieu, surrounded by writers and poets.”(他在一个文学圈子里长大,周围都是作家和诗人)。这个词在日常口语里用得不多,但在写作或者比较正式的讨论中,用它能很精确地表达“社会文化背景”这层意思。
现在,我们再深入一点,看看科学领域里和“环境”相关的几个词。这些词在讨论生物和生态时非常重要。
第一个是 habitat。
Habitat 指的是某种特定动物或植物的“栖息地”。这是它们的家。比如,熊猫的自然栖at就是竹林:“The giant panda’s natural habitat is the bamboo forest.”。沙漠是仙人掌的 habitat,海洋是鲸鱼的 habitat。这个词的指向非常明确,就是生物的居住地。你不能把“工作环境”说成是 a work habitat,那就闹笑话了。
第二个是 ecosystem。
Ecosystem 是“生态系统”。它比 habitat 更大、更复杂。它不仅包括了所有生活在特定区域的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还包括了那里的非生物成分,比如阳光、水、土壤,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循环。珊瑚礁就是一个复杂的 ecosystem,里面有珊瑚、鱼、海藻,还有水流和光照共同作用。亚马逊雨林是另一个巨大的 ecosystem。所以,当你想表达一个包含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能自我维持的完整系统时,ecosystem 是最准确的词。
第三个是 biosphere。
这是最大的一个概念,叫“生物圈”。它指的是地球上所有存在生命的地方的总和,包括了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中所有有生命的部分。它本质上是全球所有 ecosystem 的集合体。这是一个非常宏观的科学术语,日常对话基本用不到,除非你在讨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
最后,我们说说在计算机和科技领域里的“环境”。
在这个领域,“环境”通常也翻译成 environment,但它有特定的含义。
比如 operating environment(操作环境),它指的是计算机运行软件所需要的基础平台,通常包括操作系统和一些硬件。
还有 development environment(开发环境),这是程序员写代码的地方。它包含了一整套工具,比如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等等。程序员会说 “I need to set up m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before I can start coding.”(在开始写代码前,我需要先配置好我的开发环境)。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我们接触更多的是 user environment(用户环境),也就是我们操作软件时看到的界面和感受到的交互。一个设计良好的用户环境会让软件用起来很舒服。
所以,总结一下:
- 想说最通用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社会还是工作,用 environment。
- 想特指身边具体的、物理上的“周围环境”,用 surroundings。
- 想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氛”和“感觉”,用 atmosphere。
- 想说故事或事件发生的“背景”,用 setting。
- 想说一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圈子”(比较书面),用 milieu。
- 在科学上,动物的“栖息地”是 habitat。
-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 ecosystem。
- 地球上所有生命存在的“生物圈”是 biosphere。
- 在计算机领域,根据具体情况用 operating environment 或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搞清楚这些词的区别,你就能更准确地用英语表达你想要说的“环境”了。下次再用的时候,可以先想一想,你指的到底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一种感觉,还是一个宏大的系统。


580学习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