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别人是哪国人,或者想说自己是中国人,用英语怎么说?这事儿看着简单,但里面有不少小坑。说错了可能会闹笑话,甚至会让对方觉得不舒服。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儿捋清楚。
最常见的问法是 “Where are you from?”。这句话非常直接,而且很常用。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么问都不会出错。比如你在一个国际会议上碰到一个新朋友,想知道他来自哪里,直接问 “Where are you from?” 就行。对方一般会回答 “I’m from China.” 或者 “I’m from the US.”。
但是,有时候 “Where are you from?” 也会引起误会。比如,一个长着亚洲面孔但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人,你问他 “Where are you from?”,他可能会回答 “I’m from California.”。如果你想知道的是他的祖籍,他可能会觉得你因为他的长相就把他当成了“外国人”。在一些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种族多元化的环境里,这个问题有时候会有点敏感。他们会觉得,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你为什么还要问我“来自哪里”?是不是觉得我不属于这里?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你可以换个更具体的问题。如果你真的想知道对方的国籍,可以直接问 “What’s your nationality?” 或者 “What’s your citizenship?”。这两个问题问得非常明确,就是问“你的国籍是什么?”。不过,这两个说法听起来有点正式,有点像在办签证或者过海关时,工作人员会问的问题。日常聊天用得比较少。
还有一个比较委婉的问法是 “Where did you grow up?” (你在哪里长大的?)。这个问题把重点放在了对方的成长环境上,而不是种族背景。这样对方更容易接受。比如,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华裔,听到这个问题,他可以很自然地回答 “I grew up in New York.”。然后你可以接着问 “Oh, cool. Were your parents born there too?” (哦,很酷。你父母也是在那里出生的吗?)。这样一步一步地聊,就能很自然地了解到你想知道的信息,也不会让对方觉得被冒犯。
咱们再来说说怎么回答“我是哪国人”。最简单直接的说法就是 “I am + [国籍形容词]”。比如,我是中国人,就说 “I am Chinese.”。他是美国人,就是 “He is American.”。她是日本人,就是 “She is Japanese.”。
这里的关键是,要用国籍的形容词形式,而不是国家的名字。你不能说 “I am China.”,这听起来就像是说“我就是中国这个国家”,很奇怪。一定要说 “I am Chinese.”。
下面是一些常见国家的说法:
- 中国:China (国家),Chinese (中国人/中国人的)
- 美国:the United States / the USA / America (国家),American (美国人/美国人的)
- 英国:the United Kingdom / the UK (国家),British (英国人/英国人的)
- 加拿大:Canada (国家),Canadian (加拿大人/加拿大人的)
- 澳大利亚:Australia (国家),Australian (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人的)
- 日本:Japan (国家),Japanese (日本人/日本人的)
- 韩国:South Korea (国家),Korean (韩国人/韩国人的)
- 法国:France (国家),French (法国人/法国人的)
- 德国:Germany (国家),German (德国人/德国人的)
- 俄罗斯:Russia (国家),Russian (俄罗斯人/俄罗斯人的)
这里有个小细节需要注意。说到“中国人”的时候,单数和复数都是 “Chinese”。比如,“一个中国人”是 “a Chinese person”,而“一群中国人”是 “a group of Chinese people” 或者直接说 “the Chinese”。你不能说 “a Chinese” 或者 “many Chineses”。同样的规则也适用于 “Japanese” (日本人), “Swiss” (瑞士人) 等以 “-ese” 或 “-ss” 结尾的国籍词。
但是,像 “American” (美国人), “German” (德国人), “Canadian” (加拿大人) 这类词,单数和复数形式是不一样的。一个美国人是 “an American”,两个美国人就是 “two Americans”。
除了用形容词,你还可以用 “I am from + [国家]” 这个句型。比如 “I am from China.”。这句话的意思和我来自中国,跟我前面说的 “Where are you from?” 正好对应上。这种说法非常普遍,而且不会出错。
还有一种说法是 “My nationality is + [国籍形容词]”。比如 “My nationality is Chinese.”。这种说法比较正式,跟 “What’s your nationality?” 对应,日常聊天用得不多。
现在我们来聊聊一些具体的场景和对话,这样你能更好地理解怎么用。
场景一:在酒吧认识新朋友
你看到一个很酷的人,想去认识一下。
- 你:Hey, I’m Li Wei. (嗨,我是李伟。)
- 对方:Hey, I’m Alex. Nice to meet you. (嗨,我是亚历克斯。很高兴认识你。)
- 你:Nice to meet you too. So, where are you from, Alex? (也很高兴认识你。所以,亚历克斯,你来自哪里?)
- 对方:I’m from Canada. What about you? (我来自加拿大。你呢?)
- 你:I’m from China. (我来自中国。)
你看,这种对话就非常自然流畅。
场景二:和一个长相是亚洲人,但口音是纯正美音的人聊天
假设你在美国的一家咖啡馆,服务员是个亚洲面孔的小哥,但是他的英语说得跟你之前遇到的美国人一模一样。你很好奇。
- 你:This coffee is great. Thanks. (这咖啡很棒。谢谢。)
- 对方:Glad you like it. (很高兴你喜欢。)
- 你:You know, your English is perfect. I’m just curious, where did you grow up? (你知道吗,你的英语太完美了。我只是有点好奇,你在哪里长大的?)
- 对方:Oh, thanks. I grew up right here in San Francisco. My parents are from Korea, though. (哦,谢谢。我就是在这里,旧金山长大的。不过我父母来自韩国。)
- 你:That’s really cool. (那真酷。)
在这个场景里,用 “Where did you grow up?” 就比直接问 “Where are you from?” 要好得多。它既满足了你的好奇心,又尊重了对方的身份认同。
场景三:填写正式表格
在申请学校或者签证的时候,表格上通常会有一栏 “Nationality”。这时候,你就需要填写形容词形式。比如,你是中国国籍,就填 “Chinese”。
总结一下,问别人国籍的时候:
- 最常用的是 “Where are you from?”。
- 为了避免冒犯,可以用 “Where did you grow up?” 作为替代。
- 非常正式的场合,可以用 “What’s your nationality?”。
回答自己国籍的时候:
- 最常用的是 “I’m from China.” 或者 “I’m Chinese.”。
- 注意要用国籍的形容词形式 (Chinese),而不是国家的名字 (China)。
- 注意单复数的变化,比如 “an American” 和 “two Americans”,但是 “a Chinese person” 和 “two Chinese people”。
还有一点需要提一下,就是“英语”这个词本身。很多人会说 “English people” 来指代英国人。这个说法其实不太准确。”English” 指的是英格兰人。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它是由英格兰 (England)、苏格兰 (Scotland)、威尔士 (Wales) 和北爱尔兰 (Northern Ireland) 组成的。所以,一个苏格兰人 (Scottish) 或者一个威尔士人 (Welsh) 可能会不高兴你叫他 “English”。最稳妥的说法是 “British”,也就是英国人。当然,如果你明确知道对方来自英格兰,那说 “English” 就没问题。
最后,再补充一个文化上的小知识。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很多人会说自己的血统。比如,一个朋友可能会说 “I’m Irish-American.” (我是爱尔兰裔美国人) 或者 “I’m Italian-American.” (我是意大利裔美国人)。这表示他的祖先来自爱尔兰或者意大利,但他自己是美国公民。所以当你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不要感到奇怪。这只是他们对自己身份认同的一种表达方式。
搞清楚这些不同的说法和它们背后的细微差别,能帮助你在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显得更得体,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语言不仅仅是单词和语法,它还承载着文化和习惯。多了解一点,你的沟通就会更顺畅。


580学习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