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尤其是想把事情说清楚的时候,有一个原则很简单:说人话。这就是“通常的英语”(Plain English)的精髓。它不是指把内容变得幼稚或者“ dumb down ”(过度简化),而是指把话说得清楚、直接,让读者第一次读就能明白。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沟通,读者能轻松找到、理解并使用你需要他们知道的信息。 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很多人都会犯错。
先搞清楚为谁写
动笔之前,最重要的事是想清楚你的读者是谁。 这不是一句客套话,而是决定你写作方式的根本。你要像跟一个具体的人聊天一样去写。 比如,你是在给一个刚入行的工程师解释一个技术问题,还是在给客户说明一个产品怎么用?这两者的背景知识、熟悉的名词术语完全不同。
给工程师写,你可以用一些行业内的术语,因为他们懂。但是,如果你必须用到专业术语,第一次出现时最好解释一下它的意思。 比如,你可以说:“我们需要优化网站的SEO(搜索引擎优化),也就是通过一些方法让我们的网站在谷歌搜索里排名更靠前。”
而给客户写,就得把所有技术细节都转化成他们能理解的语言。他们不关心技术实现的过程,只关心这个产品能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如何操作。 比如,不要说“本产品采用了先进的异步处理技术”,而应该说“你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不用一个一个排队等待”。
想不清楚读者是谁,就很容易写出那种看似专业、实则空洞无物的内容。那种文章,作者可能自我感觉良好,但读者读完只会觉得云里雾里。
多用简单、直接的词
写作不是为了炫耀你的词汇量。研究表明,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更喜欢阅读简单明了的内容。 日常沟通中,没人会说“就餐”代替“吃饭”,或者说“对该事宜进行批复”代替“同意这件事”。写作也是一样,用简单、常见的词能让文章更亲切,也更容易被理解。
举个例子,下面这些词都可以用更简单的词代替:
- “Utilize”(利用)可以换成 “use”(使用)。
- “Purchase”(购买)可以换成 “buy”(买)。
- “Inquire”(询问)可以换成 “ask”(问)。
- “At this point in time”(在当前这个时间点)可以直接说 “now”(现在)。
这并不是说完全不能用复杂的词。有时候,一些专业术语是必须的,因为它表达的意思很精确,没有更简单的替代词。 但原则是,如果有更简单、同样准确的选择,就用简单的那个。
句子要短,一件事只用一句话说
长句子是清晰沟通的敌人。一个句子如果包含了太多的信息点,读者就很难跟上你的思路。 比较理想的句子长度是15到20个单词。 这不是一个硬性规定,但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关键原则是:一句话只说一件事。
比如,看这个句子:“我们的团队经过多次讨论和市场调研,最终决定在新版本中加入用户反馈功能,这个功能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从而持续改进产品体验。”
这个句子包含了至少三个信息点。我们可以把它拆分成几句短句:
“我们的团队做了市场调研,也讨论了很多次。我们决定在新版本里增加一个用户反馈功能。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用户需要什么,然后改进产品。”
拆分之后,每句话的意思都更清楚,读起来也更轻松。而且,短句和稍长一点的句子结合使用,能让文章更有节奏感,不会显得单调。
主动语态更有力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在于谁是句子的主语。
- 主动语态:“我们发布了新版本。”(主语“我们”是动作的执行者)
- 被动语态:“新版本被我们发布了。”(主语“新版本”是动作的承受者)
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动语态更好。因为它更直接、更有力,也更符合我们说话的习惯。 被动语态的句子通常更长,而且听起来比较官僚、刻板。 比如,“一个错误被犯下了”听起来就像在推卸责任,而“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就直接得多。
当然,被动语态也有它的用处。比如,当你不知道谁是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想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例如:“我的钱包被偷了。” 在这里,谁偷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钱包丢了。
但是在商业写作和日常沟通中,90%的情况下都应该优先使用主动语态。检查一下你写的邮件或报告,看看能不能把“问题将被解决”改成“我们会解决这个问题”,把“报告已提交”改成“我已经提交了报告”。
结构清晰,善用列表和标题
一篇好的文章不只是文字的堆砌,还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开始写之前,先想好你要讲哪几点,然后按逻辑顺序排列。 可以先列个大纲。
在文章内部,要善于使用工具来帮助读者理解。
- 标题和副标题:用标题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只讲一个主题。 这样读者一眼就能看明白文章的结构,也可以快速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 列表:当你需要列出几个要点、步骤或者例子时,用项目符号(bullet points)或编号列表。 列表能把信息拆解开,让内容看起来不那么拥挤,也更容易被记住。
想象一下,如果一份说明书把所有步骤都写在一个大段落里,没有任何分隔,阅读体验会非常糟糕。把它变成一个编号列表,比如“第一步:打开开关。第二步:连接设备。第三步:开始使用。”就会清晰很多。
删除不必要的词
写作的一个好习惯是,写完之后再读一遍,把所有不必要的词都删掉。 很多我们习惯使用的词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让句子变长了而已。
- 冗余的短语:比如“added bonus”(额外的奖励),“bonus”本身就是额外的好处。直接说“bonus”就行了。 还有像“in order to”,直接用“to”就可以。
- 弱化词:比如“personally”、“in my opinion”(在我看来)这类词。 你写的东西当然是你自己的观点,不需要特意强调。还有像“really”、“very”这些词,通常可以用一个更强有力的词来代替。比如,与其说“very big”,不如说“huge”。
- 官僚套话:比如“It should be noted that…”(需要注意的是…)或者“The fact of the matter is…”(事实是…)。这些话完全可以删掉,直接说事实。
马克·吐温有句名言:“我没时间给你写一封短信,所以我写了一封长的。” 这句话说明,把文章写得简洁明了,其实比写得冗长更需要花心思。每一次删减,都是在帮你把核心信息提炼出来。
总的来说,用“通常的英语”写作,核心就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你的目标不是展示自己有多聪明,而是让对方能毫不费力地接收到你想要传达的信息。这需要练习,但一旦你养成了这种习惯,无论是写邮件、报告还是文章,沟通效率都会高很多。


580学习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