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文里说“喂”,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你想想看,这个字几乎就是为电话量身定做的。平时走在路上,你不会对着朋友来一句“喂,吃了吗?”,听起来怪怪的,对吧?但是电话一通,第一个字脱口而出,必然是“喂”。那么,这个在电话里如此自然的“喂”,换到英语里,到底该怎么说?
这事儿听起来简单,但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真的很容易搞混。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都以为直接找个对应的词就行了。但语言这东西,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它背后是文化,是习惯。所以,我们得把“喂”这个字拆开来看,看看它在不同场景下的真正意思,然后再去英语里找对应的说法。
场景一:接电话,最常见的“喂”
这是“喂”最主要的用武之地。电话响了,我们拿起来,说“喂”。这个“喂”其实有好几层意思。它既是在确认“我听得到,你那边有人吗?”,也是在说“你好,请讲”。
在英语里,最直接、最标准、最不会出错的对应词,就是 “Hello?”。
对,就是 “Hello?”,但关键是那个问号。你在接电话时说的 “Hello?”,语调是上扬的,带着一点疑问的口气。这和你在街上跟人打招呼说 “Hello.” 的降调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上扬的语调,就完美地复刻了我们中文里“喂?”的那个试探和询问的感觉。
所以,下次有外国人打电话给你,你拿起电话,直接一句上扬语调的 “Hello?”,对方就完全明白了。
如果你是在一个比较正式的商业环境里接电话,比如在公司,你可能需要更专业一点。这时候,光说 “Hello?” 就不太够了。通常的格式是先问候,然后报上公司和自己的名字。
比如: “Good morning, [你的公司名], [你的名字] speaking. How can I help you?”
(早上好,这里是XX公司,我是[你的名字],有什么可以帮您?)
这个就比一个简单的 “Hello?” 要正式得多,也清楚得多。客户一听就知道打对了,而且马上就能感觉到你们公司的专业。
那如果是朋友之间呢?朋友打电话过来,说 “Hello?” 也可以,但听起来稍微有点距离感。更放松、更常见的说法是直接说 “Hey” 或者 “Hi”。
- “Hey, what’s up?” (嘿,什么事?)
- “Hi, [朋友的名字].” (嗨,[朋友的名字]。)
有时候,如果来电显示了对方的名字,很多人甚至会直接省掉问候语,直接说名字。比如,电话上显示是 “Mike” 打来的,接起来直接说 “Mike?”,语调也是上扬的,意思就是“是Mike吗?有什么事?”。这种方式非常直接,也很亲切,适合很熟的朋友。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信号不好的时候。你在电话里听不清对方说话,这时候我们也会说“喂?喂?听得到吗?”。在英语里,对应的说法就是:
- “Hello? Can you hear me?” (喂?你听得到我吗?)
- “You’re breaking up. I can’t hear you very well.” (你那边信号不好,我听不太清楚。)
所以你看,单单一个接电话的场景,英语里就有这么多不同的说法。关键在于你得判断当下的情境:是正式还是非正式?是陌生人还是朋友?是确认信号还是开始对话?想清楚了,自然就知道该用哪个词了。
场景二:想引起别人注意,那个有点急的“喂”
除了打电话,我们有时候也会用“喂”来叫人。比如你在街上看到前面一个人的钱包掉了,你会急忙喊一声:“喂!你钱包掉了!”。或者在餐厅,你想叫服务员,可能会招招手,说一声“喂,服务员!”。
这个场景下的“喂”,就不能再用 “Hello” 来翻译了。你想想,你在餐厅里对着服务员喊 “Hello!”,他可能会以为你只是在跟他打招呼,笑一笑就走开了。
在这种想引起别人注意的情况下,最礼貌、最通用的说法是 “Excuse me”。
- 在餐厅想叫服务员:“Excuse me!”
- 想问路人问题:“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subway station?”
- 看到别人掉了东西:“Excuse me, I think you dropped this.”
“Excuse me” 这个词非常好用,它既能成功吸引对方的注意,又显得很有礼貌,不会冒犯到别人。这是最安全的选择。
那么,有没有更像中文“喂”那种感觉的词呢?有,那就是 “Hey!”。
“Hey!” 这个词的语气就比 “Excuse me” 要重得多,也更口语化。 它可以用在比较紧急,或者跟朋友之间开玩笑的场合。比如,你看到朋友要踩到一个水坑了,你可能会大喊一声:“Hey! Watch out!” (喂!小心!)。或者你朋友拿了你的东西,你可以半开玩笑地说:“Hey! What are you doing with my car?” (喂!你开我车干嘛?)。
但是,用 “Hey!” 一定要小心。因为它的语气比较重,如果你对着一个陌生人,或者用一种很不友好的口气说 “Hey!”,对方会觉得你在挑衅,非常不礼貌。我刚去国外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想叫住前面一个路人问路,情急之下就用了 “Hey!”,结果对方回头看了我一眼,表情很不高兴。后来我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Excuse me” 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所以,”Hey!” 更适合熟人之间,或者情况比较紧急的时候。对于陌生人,或者在需要保持礼貌的公共场合,老老实实用 “Excuse me” 绝对不会错。
场景三:表示惊讶或不满,那个带着情绪的“喂!”
还有一种“喂”,是用来表达情绪的。比如,别人说了句很离谱的话,你可能会瞪大眼睛说:“喂,你开玩笑的吧?”。或者有人插队,你可能会不高兴地对他说:“喂!怎么插队啊?”
这个带着强烈情绪的“喂”,英语里最贴切的词,还是 “Hey!”。
这里的 “Hey!” 表达的是一种抗议、不满或者惊讶。
- 别人踩了你的脚:“Hey! You stepped on my foot!”
- 看到有人不守规矩:“Hey! No cutting in line!” (喂!不许插队!)
这种用法下,你的语气和面部表情会把你的情绪传递出去。它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情感表达。当然,这种直接也意味着它可能听起来很有攻击性,所以除非你真的想表达不满,否则要慎用。
一个需要特别澄清的误会:“喂”不只是个叹词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汉字“喂”本身有两个读音,代表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
我们上面讨论的所有情况,不管是打电话还是叫人,那个“喂”的读音其实是二声(wéi)。虽然在字典里它标的是四声(wèi),但在实际口语中,尤其是在电话里,我们通常会读成上扬的二声。
而当“喂”读四声(wèi)的时候,它是一个动词,意思是“给食物吃”,也就是 “to feed”。比如:
- 喂猫 (wèi māo) – To feed the cat.
- 喂孩子吃饭 (wèi háizi chīfàn) – To feed the child.
这个动词“喂”和我们打招呼用的那个感叹词“喂”,是完完全全两码事。英语里自然也是用完全不同的词 “feed” 来表示。搞清楚这一点很重要,不然就会闹笑话。
总的来说,把中文的“喂”翻译成英文,关键是要看场景。不要试图找一个完美的、一对一的词,因为这样的词不存在。你需要做的,是理解“喂”在特定情境下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传递了什么信息,然后去英语的工具箱里,找到那个最适合当前场景的工具。
- 接电话,就用上扬语调的 “Hello?”,这是最地道的。
- 想礼貌地引起别人注意,就用 “Excuse me”。
- 跟熟人打招呼或者在紧急情况下叫人,可以用 “Hey!”,但要注意语气。
- 表达不满或惊讶,也可以用 “Hey!”,同样要注意场合和语气。
语言学习就是这样,它不是背单词,而是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这需要观察,需要练习,甚至需要犯几次错。但只要搞懂了背后的逻辑和文化习惯,一切就会变得很简单。


580学习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