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巾纸”这个词,在中文里很简单直接。不管是你在路边摊吃馄饨,还是在高档餐厅里切牛排,桌上那叠用来擦嘴的纸,我们都叫它餐巾纸。但是到了英语里,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了。你要是跟服务员直接说来点“paper”,对方可能会给你一张A4纸写字用,那就尴尬了。 这个问题我刚到国外的时候就踩过坑,所以今天想好好聊聊,到底怎么说才地道。
最常见也是最保险的词:Napkin
如果你只想记住一个词,那就记住 “napkin”。这个词在美国英语里是绝对的主流,无论是在高级餐厅里那种厚厚的布质餐巾,还是在快餐店里那种薄薄的纸质餐巾,都可以叫 napkin。 所以,在北美,比如美国或者加拿大,你走进任何一家餐厅,跟服务员说 “Can I have a napkin, please?” (可以给我一张餐巾纸吗?),绝对不会出错。
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词的重要性,是在一次很随意的烧烤聚会上。当时我满手都是烤肉酱,非常狼狈,想找点纸擦擦。我当时英语还很蹩脚,就对着我朋友喊:“I need some paper!” 我朋友愣了一下,然后笑着从厨房里拿了一卷像保鲜膜一样的东西出来,问我:“You mean paper towel?” 我当时脸就红了,赶紧解释说不是,是擦嘴的那种。他才恍然大悟,递给我一叠方方正正的纸巾,说:“Oh, you mean napkins!”
从那以后,我就牢牢记住了这个词。Napkin 这个词源自法语的 “nappe”,意思是桌布,所以它天生就和“吃”这件事绑定在一起。 它可以指代两种东西:一种是 “cloth napkin”,就是布餐巾,通常在比较正式的餐厅里,服务员会把它折叠得很漂亮放在你的盘子上。 另一种就是我们最常用的 “paper napkin”,纸质餐巾。 在日常对话里,你甚至不用特意说 “paper napkin”,直接说 napkin,大家就都懂你指的是纸的。
那个听起来有点“装”的词:Serviette
聊完了 napkin,就得说说它的一个“兄弟”—— serviette。这两个词其实指的是同一个东西,都是餐巾。 但区别在于使用区域和场合。Serviette 这个词在英式英语里更常见一些,尤其是在非正式的场合。 有趣的是,在英国,这两个词还曾经带有一点阶级色彩。据说在过去,英国的上流社会更倾向于用 napkin 这个词,觉得它更“高级”,而 serviette 则被认为是中产或工人阶级的用语。
这种细微的差别,对于我们这种学英语的外国人来说,其实很难体会。我有个英国朋友就跟我开玩笑说,现在年轻人其实已经不太区分了,但在一些老派的家庭里,如果你用错了词,可能真的会有人在心里给你贴上标签。不过,他也告诉我,作为一个外国人,没人会真的因为这个对你吹毛求疵。
更有意思的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serviette” 通常指纸质的餐巾,而 “napkin” 则专门指布质的。 所以,如果你在这两个国家的高级餐厅里,想要一张纸巾,说 “serviette” 会更准确。
总的来说,serviette 这个词,除非你身在英国或英联邦国家,并且想表现得特别地道,否则完全可以不用。在美国,如果你说 serviette,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个词听起来有点过时或者太正式了。 所以,用 napkin 是最稳妥的选择。
千万别搞混的两个词:Tissue 和 Paper Towel
除了餐桌上的那张纸,生活中我们还会用到很多别的“纸”。这其中最容易和 napkin 搞混的,就是 tissue 和 paper towel。这三个词要是用错了,那闹出的笑话可就大了。
Tissue:你的鼻子和眼泪需要它
Tissue 指的是我们平时放在包里或者家里茶几上的那种非常柔软的抽纸,也叫面巾纸。 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擦鼻子、擦眼泪,或者擦脸上的一些小污渍。 因为它直接接触的是我们最敏感的皮肤,所以 tissue 的质地通常非常柔软、亲肤。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感冒了,不停地流鼻涕,这时候你跟朋友要一张 napkin 来擦鼻子。虽然 napkin 也能用,但它通常比 tissue 要粗糙一些,擦多了鼻子可能会又红又痛。这时候,一张柔软的 tissue 才是你真正的救星。
所以,记住它们的核心区别:napkin 是吃饭时用的,放在餐桌上;tissue 是日常生活中用的,可以随身携带,主要用于面部清洁。
Paper Towel:厨房里的硬汉
再来说说 paper towel,也就是厨房用纸。 顾名思义,它主要是在厨房里使用的。和 napkin、tissue 相比,paper towel 简直就是个“硬汉”。它的设计目标就是吸水性强、结实耐用。 你打翻了一杯水,或者需要清理灶台上的油污,这时候 flimsy(易破的)的 napkin 或者 tissue 肯定不行,一擦就破了。只有 paper towel 才能胜任这种“重活”。
Paper towel 通常是卷状的,质地也比较粗糙,绝对不适合用来擦嘴。 我就亲眼见过一个刚来美国的同学,在一次聚餐时,因为找不到餐巾纸,就从厨房扯了一大块 paper towel 放在腿上,还煞有介事地用它来擦嘴。当时在场的老外朋友们都露出了惊讶又想笑的表情。那个同学后来知道区别后,自己也觉得特别不好意思。他说,用 paper towel 擦嘴的感觉,就像在用砂纸磨嘴唇。
所以,这三者的使用场景非常清晰,千万不要混淆:
Napkin: 吃饭时,在餐桌上用,擦嘴擦手。
Tissue: 日常生活中用,擦鼻子擦眼泪,质地最柔软。
Paper Towel: 厨房或卫生间里用,做清洁,吸水性最强,最结实。
其他的一些“纸”
除了上面这几个主角,英语里还有一些关于纸的词,也顺便提一下,帮你把知识体系建得更完整。
- Toilet Paper / Toilet Roll: 这个应该没人会搞错,就是卫生纸、厕纸。 千万别在餐厅里跟服务员要这个,否则你可能会被直接请到卫生间去。
- Handkerchief: 这个指的是手帕,通常是布做的,可以重复使用。现在用的人比较少了,但在一些老电影里还能看到绅士们优雅地掏出手帕。我们平时说的那种一小包的“手帕纸”,英文可以说 “pocket tissue”。
- Wipes / Wet Tissue: 这是湿纸巾。 注意,不要直译成 “wet tissue”,虽然有人这么说,但更地道的说法是 wipes。比如婴儿湿巾就是 “baby wipes”。
总结一下,下次再遇到需要“餐巾纸”的场合,你应该知道怎么说了吧?
- 在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直接说 napkin,百分之百正确。
- 在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napkin 和 serviette 都可以用,但 serviette 可能更偏向于非正式场合的纸质餐巾。
- 需要柔软的纸巾擦鼻子,请用 tissue。
- 需要吸水性强的纸做清洁,请用 paper towel。
语言的学习,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藏在这些最不起眼的小词里。用对了,会让你的英语听起来更自然、更地道。希望下次你在国外餐厅里,能自信地跟服务员说:“Excuse me, could I have an extra napkin?”


580学习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