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法”这个词,英文到底怎么说?
最直接、最准确的说法是 Input Method。
如果你想听起来更专业一点,或者在和程序员、技术人员聊天,可以用它的全称:Input Method Editor,缩写是 IME。
这两个说法,其实指的是一个东西。咱们平时聊天,说 “Input Method” 就完全够用了。比如你问一个外国朋友:“你用什么输入法?” 就可以直接说: “Which input method do you use?”
但你可能会发现,在不同的设备上,它的叫法有点不一样。这个就有意思了,咱们一个个来看。
先说微软的 Windows 系统。在 Windows 的设置里,它就叫 “Input Method”。不信你现在就可以去看看。路径一般是“设置” -> “时间和语言” -> “语言和区域”。在你添加的语言选项下面,就能看到管理“输入法”的地方。微软用的是最标准、最直接的叫法。
再来看苹果。苹果的系统,不管是 macOS 还是 iOS,它的叫法就有点不一样了,它管这个叫 Input Source,翻译过来是“输入源”。
为什么叫“输入源”?我猜苹果是这么想的:对电脑来说,你敲进去的字,都是一个“来源”。这个来源可以是标准的英文键盘,可以是中文拼音输入法,也可以是日文假名输入法,甚至可以是表情符号键盘。它们都是平等的“输入源”。
所以,当你在 Mac 的右上角切换输入法时,你其实是在切换 “Input Source”。虽然叫法不同,但它背后那个让你能打出汉字的东西,本质上还是一个 Input Method Editor (IME)。你跟别人说你在 Mac 上装了一个新的 “Chinese input method”,他绝对能听懂。说 “Input Source” 反而可能让用 Windows 的人愣一下。
最后是安卓手机。安卓系统因为厂商多,可能会有点乱,但大体上,它更喜欢用一个简单的词:Keyboard,也就是“键盘”。
比如谷歌自己的拼音输入法,那个 App 叫 “Gboard”(Google Keyboard)。在手机的设置里,你管理输入法的那个地方,标题也经常是“语言和键盘”之类的。
这是因为对手机用户来说,“输入法”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那个屏幕上弹出来的虚拟键盘。所以用 “Keyboard” 来称呼它,用户最容易理解。但这只是一个面向普通用户的简化说法。从技术上讲,Gboard 这个应用里面,包含了英文键盘、中文拼音 IME、日文 IME 等等。
所以你看,官方叫法有三种:
Windows: Input Method
Apple: Input Source
Android: Keyboard
但它们背后的技术核心,都是 IME。而在日常交流中,最通用的、所有人都能听懂的,就是 Input Method。
聊到这,就得说说几个常见的错误或者说不准确的说法了。
第一个最常见的,就是直接把“拼音”当成“输入法”。我听过不少人直接问老外:”Do you use Pinyin?” 这句话语法没问题,但意思不对。
这就好比你指着一辆车问别人:“你开本田吗?” 可人家开的可能是一辆丰田。
“拼音”是一种具体的输入方案,就像“本田”是一个具体的汽车品牌。而“输入法”是“车”这个总称。搜狗拼音、谷歌拼音、微软拼音,这些都是拼音输入法,它们是 “Pinyin input methods”。
除了拼音,我们还有五笔输入法,那叫 “Wubi input method”。还有手写输入,叫 “Handwriting input”。还有语音输入,叫 “Voice input”。
所以,如果你想问别人用的是哪种中文输入法,应该问:”Which type of Chinese input method do you use? Pinyin or something else?”
第二个不那么常见,但也有人会犯的错,是把它叫做 “Typing Method”。这个说法老外能勉强听懂,因为从字面上看,“打字的方法”好像也说得通。但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说法,听起来有点奇怪,有点像我们说的“中式英语”。在英语世界里,没人这么叫它。记住,标准说法是 “Input Method”。
我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也为这事儿纠结过。有一次,我帮一个美国来的同事设置电脑,想帮他装个中文输入法。我当时英语不好,憋了半天,跟他说是 “Chinese typing software”(中文打字软件)。
他一脸迷茫,问我:”You mean like Microsoft Word?” (你是说像 Word 那样的软件?)
我当时就卡住了。后来我急了,直接在我的电脑上操作,指着屏幕右下角那个切换语言的小图标,跟他说:”This thing! The tool that lets me type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my keyboard!”
他凑过来看了一眼,恍然大悟,说:”Oh! You mean an IME! An Input Method Editor.”
我当时才知道,原来这个小东西有这么个正经的名字。他正好是个程序员,所以直接说了最专业的那个词 “IME”。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忘过。
这个经历也让我明白一件事:解释一个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说清楚它是干嘛的。
一个输入法,它到底是什么?它就是一个编辑器(Editor)。它夹在你敲击的物理键盘和屏幕上的应用程序(比如微信、Word)之间。你按键盘上的 w
o
,它并不会直接把 w
o
这两个字母显示到微信里,而是先在自己的一个小框框里“编辑”一下,根据你的拼音,给你一堆候选词,比如“我”、“握”、“卧”。你选择了“我”之后,它再把这个汉字输入(Input)到微信里。
你看,“Input Method Editor” 这个名字,把它的工作原理说得清清楚楚。
所以,下次你想跟别人聊“输入法”,可以这么说:
- 想装输入法:“I need to install a Chinese input method on my computer.”(我得在电脑上装个中文输入法。)
- 问别人用哪个:“Which input method do you use for Chinese? I use Sogou Pinyin.”(你用哪个中文输入法?我用的是搜狗拼音。)
- 输入法坏了:“My Chinese IME is not working properly.”(我的中文输入法出问题了。)
- 向别人解释什么是输入法:“It’s a tool that allows you to type complex characters, like Chinese, using a standard keyboard.”(它是一个能让你用标准键盘输入像中文这种复杂字符的工具。)
记住这几个核心词就行了:
最通用的说法:Input Method
最专业的说法:Input Method Editor (IME)
苹果的叫法:Input Source
安卓手机上常见的叫法:Keyboard
只要你理解了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不管它换什么“马甲”,你都能认出来。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