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卷的英语怎么读

说实话,我第一次跟外国朋友解释“卷”这个字,真的卡住了。

我打开手机词典,输入“卷”,出来的结果是“roll”、“scroll”、“volume (of a book)”。我指着屏幕跟他说,你看,就是这个。他一脸迷惑地看着我,问:“You mean… people are rolling on the floor at the office?”

那一刻我就明白了,想把“卷”这个词的意思说明白,靠一个单词是不可能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词,它是一种状态,一种情绪,一种弥漫在空气里的东西。

所以,“卷”的英语到底怎么说?

答案是:没有一个完美的对应词。但是,我们可以用一堆词和短语把它给“拼”出来。你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组合。

我们先拆解一下,“卷”到底是什么意思。

说白了,就是一种过度的、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特点有几个:

1. 它发生在内部。 是同事和同事之间卷,不是两个公司在竞争。

2. 它没什么好处。 大家都加班到半夜,产出的东西可能和正常工作八小时一样,甚至更差。这叫“无意义内耗”。

3. 它会自我加速。 一个人开始卷,其他人为了不被淘汰,只能被迫跟着卷。就像电影院里,第一个人站起来看电影,后面的人就都得站起来。结果是,大家都没坐着舒服,但看的还是同一场电影。

4. 它让人精疲力尽。 结果就是 burnout(职业倦怠)。

搞清楚这几点,我们就能找英文里对应的说法了。

第一类:形容这种“氛围”的词

如果你想跟朋友吐槽你的工作环境,说“我们公司太卷了”,你可以用下面这些词。

1. Rat Race

这是最接近“卷”的整体概念的一个词组。rat race,字面意思是“老鼠赛跑”。你可以想象一下实验室里的小白鼠,在一个滚轮上拼命跑,跑得再快,也只是在原地打转,永远也跑不出那个笼子。

这个词精准地描述了那种为了生存和地位而进行的、永无止境又没有意义的竞争。

你可以这么说:

“I’m tired of this rat race. I want to quit my job and move to the countryside.” (我厌倦了这种内卷。我想辞职去农村。)

“The corporate culture in this city is just a relentless rat race.” (这个城市的企业文化就是一场无情的内卷。)

但是,rat race 也有它的局限。它更多指的是整个社会或职业生涯的宏观状态,那种为了升职加薪、买房买车的无尽循环。而“卷”有时候更具体,指的是同事之间今天你多做一个PPT,明天我就多写一份报告这种微观层面的较劲。

2. Hyper-competitive

这个词很好理解,hyper- 前缀就是“超级”、“过度”的意思。Hyper-competitive 就是“过度竞争的”。它准确地描述了那种竞争激烈到不正常的状态。

比如:

“The job market for fresh graduates is hyper-competitive this year.” (今年应届生的就业市场卷得厉害。)

“My office has a hyper-competitive environment. Everyone is trying to one-up each other.” (我办公室的环境太卷了。每个人都想压过别人一头。)

这里的 “one-up each other” 是个很地道的表达,意思就是“总想比别人强一点”、“互相攀比”,非常传神。

3. Cutthroat

这个词更狠一点。cutthroat,割喉。它形容的是那种“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如果一个环境是 cutthroat,那就不只是大家比着加班了,可能还会出现背后捅刀子、抢功劳这种事。

所以,如果你们公司的“卷”已经到了恶性竞争的程度,这个词就特别合适。

例如:

“It’s a cutthroat industry. You have to be aggressive to survive.” (这个行业太卷了,你必须得有攻击性才能活下来。)

第二类:形容“卷”这个“行为”的词

如果你想说某个人,或者某一群人正在“卷”,可以用这些词。

1. Grinding / Hustling

这两个词都表示“拼命工作、埋头苦干”。它们本身是中性偏褒义的,特别是在北美的“hustle culture”(奋斗文化)里,很多人会自豪地说自己在 grinding。

但是,当这种行为变成一种群体性的、被迫的现象时,它的意思就变味了。

你可以这样用,来表达“卷”的意思:

“Everyone in my team is grinding 24/7. It’s exhausting.” (我团队里每个人都在全天候地卷,太累了。)

“I hate this hustle culture. It’s just an excuse for companies to make you overwork.” (我讨厌这种奋斗比文化,这只是公司让你加班的借口。)

2. Overworking

这个词最简单直接。overwork 就是“工作过度”。虽然它没有完全表达出“卷”的竞争意味,但在很多情况下,它就是“卷”最直接的表现和后果。

比如,你想说“我们不要再卷了”,最简单的说法就是:

“We need to stop overworking ourselves.” (我们得停下这种加班加点的状态了。)

第三类:用“比喻”来解释

有时候,跟一个完全不了解中国文化背景的人解释,直接上概念很难。这时候,打个比方是最好的方法。

1. Arms Race

这是我个人认为最形象的比喻。arms race,军备竞赛。冷战时期,美国造一个核弹,苏联就得造一个更厉害的。你发展洲际导弹,我就发展反导系统。双方不断升级武力,投入巨大的资源,但结果是谁也没占到便宜,反而让所有人都活在恐惧中。

这不就是“卷”的完美写照吗?

你同事PPT用了个花哨的动画,你就得用3D建模。他加班到9点,你就得待到10点。这就是一场办公室里的“军备竞赛”。

你可以这样跟朋友解释:

“The work culture here is like an arms race. One person stays late, so everyone feels pressured to stay late. It’s pointless.” (这里的工作文化就像一场军备竞赛。一个人加班晚了,所有人都感到压力,也得跟着加班。毫无意义。)

2. A race to the bottom

这个词组也很有意思,字面意思是“向底部的竞赛”。它指的是一种恶性竞争,竞争的不是谁更好,而是谁能接受更差的条件。

比如,为了抢一个项目,A公司报价100万,B公司就报80万,C公司就报50万,最后大家都没钱赚。在工作里也一样,你愿意无薪加班,我就愿意周末也来,这就是 a race to the bottom。比的不是能力,而是谁的底线更低。

例如:

“This constant pressure to work for free is a race to the bottom. It hurts everyone in the industry.” (这种无偿加班的持续压力是一种恶性内卷,它损害了行业里的每一个人。)

实战演练:怎么在对话中运用?

光知道单词没用,关键是怎么把它们串起来说。我们来看几个场景。

场景一:吐槽公司太卷

“我们公司太卷了,每个人都假装很忙,其实效率很低。”

你可以说:

“My company’s culture is so hyper-competitive. It feels like a rat race. Everyone pretends to be busy all the time, but the actual productivity is low. It’s just an internal arms race.”

场景二:描述教育领域的卷

“现在的家长都太卷了,孩子从小就要上各种补习班。”

你可以说:

“Parenting has become an arms race these days. Kids are forced into all kinds of cram schools from a young age. The pressure is insane.”

场景三:形容某个人是“卷王”

“我们组新来的那个人是个卷王,一来就把标准拉高了。”

这个最难翻译,因为“卷王”是个网络新词。没有直接对应的英文。但你可以描述这个人的行为。

你可以说:

“The new guy in our team is an overachiever (工作狂/优等生). He’s setting the bar way too high for the rest of us.”

或者更口语化一点:“He’s the one who’s always grinding, and it makes everyone else look bad.” (他就是那个总在拼命卷的人,搞得其他人都很难看。)

总结一下,下次再有外国朋友问你什么是“卷”,你别再只给他看“roll”了。

你可以先给他一个简单的定义,比如 “It’s an unhealthy, internal competition where people overwork themselves for no real gain.” (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内部竞争,人们过度工作却得不到真正的收益。)

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把 “rat race”, “hyper-competitive”, “arms race”, “grinding” 这些词甩给他。这样,他就算不能百分之百理解这个汉字背后的文化,也至少能明白你到底在抱怨什么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卷的英语怎么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