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用英语怎么说?
简单直接地回答,就是 Film and Television。这是一个最标准、最四平八稳的答案,用在学术论文标题或者行业报告里,绝对没错。但你真正在跟人聊天时,这么说就显得……太“书面语”了,硬邦邦的,像在背诵教科书。语言这东西,妙就妙在它的情境和温度。所以,这个问题远不是一个简单的翻译就能了结的。
我们得把“影视”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掰开了揉碎了,才能品出其中真正的味道。
先说 Film。
这个词,天生就带着一股子“文艺范儿”和“学院气”。你一说 film,我脑子里浮现的就不是爆米花和可乐,而是昏暗的艺术影院、戛纳电影节的红毯、或者大学里那个侃侃而谈的电影史教授。Film 强调的是艺术性、是媒介本身。它背后是胶片转动的“咔嗒”声,是导演作者论,是对光影、构图和叙事的严肃探讨。所以,你会说 film studies(电影研究)、film festival(电影节)、art film(艺术电影)。你想跟人聊王家卫的《花样年华》里那种欲说还休的氛围,用 film 就对了,显得你很懂。
但你绝对不会在周五晚上给朋友发消息说:“Hey, let’s go watch a film tonight!” 朋友可能会愣一下,回你:“Are we going to a museum?” 这就是语境的微妙之处。Film 是用来“鉴赏”和“研究”的,带着一种仰视的姿态。
那我们平时挂在嘴边的“看电影”用什么?
当然是 Movie。
Movie 这个词,就亲切多了,充满了生活气息。它就是娱乐,是社交,是周末夜晚的放松。Movie 是漫威的超级英雄,是迪士尼的公主,是让你时而大笑时而尖叫的商业大片。它对应的场景是灯火通明的万达影城,是黏糊糊的地板,是永远也吃不完的爆米花桶。说“Let’s go to the movies”,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邀约,轻松、随意、充满期待。
Movie 这个词的核心是“故事”和“娱乐体验”。它不追求在电影史上留下什么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只在乎能不能在两个小时里,牢牢抓住你的眼球,让你忘记一天的疲惫。所以,当你想说“我昨天看了一部超赞的电影”,用“I watched a great movie last night” 就无比地道。没人会纠结你说的这部片子艺术价值有多高,大家只想知道它好不好看。
简单粗暴地总结一下:Film 是阳春白雪,是穿上西装要讨论的艺术;Movie 是下里巴人,是穿着拖鞋就能享受的快乐。它们就像一对性格迥异的亲兄弟,血脉相连,但气质截然不同。
还没完。还有一个词,Cinema。
Cinema 这个词就更大了,也更抽象。它既可以指代电影院这个物理空间(尤其在英式英语里),比如 “Let’s go to the cinema.”;更重要的,它可以指代“电影制作”这门艺术或整个电影产业。它有一种宏大的、整体的意味。当我们在谈论“the magic of cinema”(电影的魔力)或者“the history of Chinese cinema”(中国电影史)时,我们谈论的是一种超越了单部作品的、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形式。诺兰在宣传他的IMAX电影时,他会强调“the cinematic experience”(电影化的体验),他想说的就是,我的作品你必须在那个黑暗的、有着巨大银幕和环绕音响的“圣殿”里去感受,那才是 cinema 的真谛。
所以,Film 侧重于单部作品的艺术性,Movie 侧重于娱乐性,而 Cinema 则着眼于整个艺术形式和产业。
好了,说完了“影”,我们再来说“视”。
这就更简单了,就是 Television,或者口语里更常用的 TV。
在过去,film 和 TV 之间有一道清晰的楚河汉界。Film 是大制作、大银幕、高画质的代名词;而 TV 呢?小屏幕、多集数、制作相对粗糙。一个是偶尔为之的盛宴,一个是每日相伴的家常便饭。所以以前的美剧,我们叫 TV show 或者 TV series。
但是,朋友们,时代变了。
随着网飞(Netflix)、HBO这些流媒体巨头的崛起,这道墙被推土机一样给铲平了。现在的情况是,TV 剧的投资动辄上亿,制作精良到每一帧都可以当壁纸,它们有着电影的质感、史诗的格局,比如《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绝命毒师》(Breaking Bad)、《王冠》(The Crown)。这些作品,你还能简单地用一个 TV show 来概括吗?
显然有点不够劲儿了。
于是,一个新词汇应运而生,或者说,一种新的说法被广泛接受了:Cinematic Television (电影感的电视剧)。这恰恰说明了,原有的词汇已经无法精确描述这个新物种了。它们是流着 TV 血液,却长着一副 Film 骨架的“混血儿”。
这就引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核心的困境:当奈飞花两个亿美金拍一部马丁·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它只在流媒体上线,偶尔在少数几家影院短暂上映,那它到底算 film 还是 movie?还是算一部 TV movie?这个争论至今仍在好莱坞内部喋喋不休。
所以你看,当我们想用一个词去概括“影视”这个包罗万象的概念时,我们发现,英语里似乎找不到一个像中文这样凝练又贴切的词。Film and Television 太过正式;单说 Film 或 Movie 又会漏掉 TV;单说 TV 更是以偏概全。
在日常交流中,人们往往会根据具体语境来选择。比如:
- “你从事什么行业?” “I work in film and TV.” (这里用最正式的说法)
- “你平时喜欢干嘛?” “I love watching movies and shows.” (用最口语化的说法,shows泛指各种剧集)
- 一个导演可能会说:“My passion is cinema.” (他在表达一种艺术追求)
而到了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更时髦,但也更冰冷的词:Content。
内容。
“我周末 binge-watch(刷)了很多 content。”
“这个平台需要持续生产优质 content。”
Content 这个词,把一切都拉平了。无论是库布里克的传世之作,还是网红五分钟的搞笑短视频,在算法眼里,它们都是 content。这个词是属于流媒体时代和信息爆炸的。它抹去了 film 的艺术光环,也消解了 movie 的娱乐温度,把一切都变成了可以被“消费”和“填充时间”的数据流。我个人,其实不太喜欢这个词,它听起来太像产品经理的黑话了,毫无感情。
所以,绕了一大圈,“影视”用英语到底怎么说?
答案就是:没有完美的、唯一的答案。
你选择哪个词,恰恰暴露了你和“影视”的关系。你是把它当作一门艺术去仰望(film/cinema),还是把它当作一种娱乐去消费(movie),是把它当作日常的陪伴(TV show),还是仅仅把它看作需要填充的数据(content)。
语言,从来不只是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文化,一种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或许比找到一个标准答案本身,要有趣得多。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