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这问题问得就有点虚。什么叫“考研英语差”?是单词一个不认识,句子一句看不懂,还是做题全凭感觉,分数忽高忽低?你得先把自己这“差”给解剖了,才能对症下药。如果非要我给个一刀切的答案,那就三个字:不、要、慌。慌乱是扼杀一切可能性的第一杀手。然后,咱们再来聊聊具体怎么办。
这事儿,说白了,就跟打仗一样。你不能因为自己手里是小米加步枪,就对着敌人的飞机坦克直接投降。你得先搞清楚,你的“枪”差在哪,你的“米”缺在哪。
先说那个最让人头疼,也最无法回避的东西:单词。
别跟我扯什么技巧,说什么语感。没有单词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你就像个想盖房子的,结果手头连砖头都没有,你拿什么盖?拿爱发电吗?背单词这事儿,没有任何捷径,唯一的捷-径就是死磕和高频重复。
我见过太多人,买一本厚得能当枕头的词汇书,从A开始背,雄心壮志,结果背到Abandon就真的abandon(放弃)了。这方法本身就有问题。谁让你从头背到尾了?
正确的姿势是这样的:
第一,抓核心词。考研英语考来考去,真正决定你阅读理解生死的,就是那么两三千个核心词汇。市面上有很多总结好的高频词、核心词,去找一份,就对着它猛攻。别贪多,先拿下这些“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别“背”,要“混脸熟”。你别指望一个单词看一遍就记住它祖宗十八代。人的记忆是有曲线的,今天记了明天忘,太正常了。你要做的,不是一次花三小时背一百个新词,然后感动自己。而是每天分四到五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十分钟,快速过一遍。早上起床过一遍,中午吃饭前过一遍,晚上睡觉前再过一遍。目的不是“背会”,而是“刷存在感”,让它在你脑子里反复出现。一个单词,你在不同场景下见它七八次,不想记住都难。这叫艾宾浩斯,你总听过吧?别只听,用起来啊!用APP也好,用小卡片也罢,形式不重要,重复才是王道。
第三,放到句子里去理解。孤立地背“context”这个词,你可能今天记住了,明天就忘了它的中文意思是“上下文”。但如果你记住的是“You have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from the context.”这个句子,感觉是不是完全不一样了?单词是有生命的,句子就是它的生存环境。所以,背单词的同时,一定要结合真题里的例句,那才是它最鲜活的模样。
接下来,是那头纸老虎:长难句。
很多人一看到超过三行的句子,大脑直接宕机,眼前一黑,就想跳过去。这是病,得治。长难句看着吓人,其实就是个套娃。它有一个主干,然后挂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修饰成分,像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插入语……把你眼睛搞花。
你的任务,就是当一个冷静的拆弹专家。
拿到一个长难句,别急着从第一个词读到最后一个词。先眯着眼睛,快速扫描,找什么?找主谓宾,也就是句子的主干。谁,干了,什么。把这个主干揪出来,这个句子的“魂”你就抓住了。
然后呢?剩下的那些“挂件”,一个一个拆。是修饰主语的?还是补充说明谓语的?或者是限定宾语的?用笔,在纸上画出来。主语下面画横线,谓语画圈,宾语画波浪线,从句整个框起来。这种又笨又原始的方法,反而是最有效的。因为它逼着你的大脑去分析结构,而不是囫囵吞枣。
我当年复习的时候,就把近十年的真题阅读理解打印出来,一篇一篇地“肢解”。一篇文章可能要花掉我大半天时间,上面画得五颜六色,跟鬼画符似的。但就是这种笨功夫,让我对出题人那点套路了如指掌。几个月下来,再看到长难句,心里就稳了。我知道它再长,也无非就是“主干+一堆修饰”的套路。
最后,落脚点必须是:真题。
朋友,醒醒!别再迷信那些五花八门的模拟题了。市面上百分之九十的模拟题,要么出得太偏,要么思路跟真题完全是两码事。做多了,反而会把你的“题感”带歪。
考研英语的圣经,有且只有一样,那就是历年真题。
真题怎么用?不是做一遍,对个答案,然后就扔了。那是暴殄天物!
一套真题,至少要“吃”三遍。
第一遍:掐时间,完整做。模拟考场环境,看看自己在规定时间内能得多少分,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找到薄弱环节。是阅读错了太多,还是翻译压根看不懂?
第二遍:精读分析,榨干价值。这是最耗时,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把阅读理解的文章,逐字逐句地翻译、分析。不认识的单词,查!搞不懂的句子结构,拆!想不通的选项,反复琢磨。为什么这个选项对?它对应原文哪句话?为什么那几个选项错?是张冠李戴,还是无中生有,还是偷换概念?出题人设置这个陷阱的意图是什么?你要把自己当成出题人,去揣摩他的心思。一篇阅读理解,你能把这几个问题都搞清楚,比你做十篇新的模拟题都有用。
第三遍:总结归纳,形成体系。回头再看你做错的题。是因为单词不认识?还是句子没看懂?还是逻辑没理清?把错题分类整理。你会发现,你的错误往往是高度重复的。把这些错误类型总结出来,贴在墙上,每天看一遍,提醒自己不要再掉进同一个坑里。同时,总结文章的行文逻辑、题目的出题套路、高频的同义替换等等。
至于作文和翻译,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当你把真题阅读研究透了,你已经积累了大量高级的词汇和漂亮的句式,你的翻译能力自然就上去了。作文呢?从那些优秀范文里,“偷”一些万能的框架和闪光的表达,揉合成你自己的一套东西。记住,是“偷”和“揉合”,不是死记硬背。你要有自己的武器库,而不是上战场了才发现手里拿的是别人的说明书。
说到底,英语差,最怕的不是基础薄弱,而是心态崩溃和自我内耗。别天天盯着那些英语大神,看他们又刷了多少题,又背了多少单词,然后自己焦虑得睡不着觉。你的对手只有你自己。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多认识了五个单词,多搞懂了一个句子,那你就是进步了。
考研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尤其对于英语差的同学来说,更像是一场苦行。但请你相信,所有流过的汗水,所有熬过的夜,所有那种想把书撕掉却又捡起来的瞬间,最后都会在成绩出来的那一刻,给你一个交代。
别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踏踏实实地,单词、句子、真题,就这三样,循环往复,用最笨的方法,下最狠的功夫。到最后你会发现,那个曾经让你望而生畏的拦路虎,也不过如此。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