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潜艇英语怎么说

潜艇的英语,就俩字儿:Submarine

发音差不多是“萨博瑞恩”。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简单吧?

但你信我,这词儿背后的水,可深了去了。光会念这个词,就像你站在码头上,看着一艘潜艇露出的那一小截指挥塔,水面下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份幽深、那份压迫感、那份神秘,你根本还没触摸到。

我们先拆开看这个词,Submarine。这是个特典型的拉丁词根组合。“Sub” 这个前缀,在英语里就是“在…下面”的意思,比如 subway(地铁,在地下跑的路),sub-standard(标准之下的,次等的)。“Marine”呢,就是“海洋的”,跟水手(mariner)、海军陆战队(Marines)都是一家人。所以,Submarine,字面意思就是“海洋下面的东西”。多直白,多形象。

日常口语里,尤其是那些军迷或者老兵,他们更喜欢用一个更短、更酷的词:Sub。就三个字母,S-U-B。比如,“He served on a sub.”(他在一艘潜艇上服役过。)听起来就特内行。如果你跟一个老外聊军事,嘴里蹦出个“sub”,对方绝对会高看你一眼,觉得你不是个纯外行。

好了,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了。但咱们不能就此打住。因为潜艇这玩意儿,它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它是一整个世界,一个充满了特殊术语、紧张气氛和传奇故事的幽暗世界。

你想想看,一说起潜艇,你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画面是什么?

是不是一部电影?

很可能,是《猎杀红色十月号》里,肖恩·康纳利扮演的苏联舰长,在巨大的台风级潜艇里,用那深沉的苏格兰口音说出命令的场景?还是《U-571》里,美军冲进一艘德国U艇,在震耳欲聋的深水炸弹爆炸声中,拼命寻找密码机的紧张窒息?又或者是德国人自己拍的那部神作——《从海底出击》(Das Boot),那里面没有英雄,只有一群被塞进狭窄铁罐头里的年轻人,在深海的无尽压力和敌人的追杀下,逐渐被磨掉所有的人性光辉,只剩下求生的本能。

这些电影,它们构建了我们对潜行者的全部想象。而这个想象,是用一连串特定的英语词汇搭建起来的。

首先,潜艇的种类就大有门道。你不能笼统地都叫 Submarine

比如,专门在深海大洋里潜伏,带着能毁灭一座城市的核导弹,作为国家终极威慑力量的那种,叫弹道导弹潜艇(Ballistic Missile Submarine)。它们有个非常形象的绰号,叫 Boomer。为啥?因为它们携带的家伙,能搞出大“Boom!”。这些 Boomer 是真正的深海幽灵,出港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在需要的时候,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送出末日审判。

而另一种,更具攻击性,像是海里的狼群,专门负责猎杀敌方航母、商船或者其他潜艇的,叫做攻击型核潜艇(Attack Submarine)。它们的代号更酷,叫 Hunter-killer,猎人-杀手。听听这名字,画面感一下就来了。它们更快、更灵活,是海洋里的顶级掠食者。

当然,还有那些用于科学考察、深海探险的,比如去探访泰坦尼克号残骸的那种,我们一般称之为 Submersible 或者 Deep-Submergence Vehicle (DSV),也就是“潜水器”。它们和军用潜艇比起来,更像是深海里的“观光巴士”或“科研工作站”。

聊潜艇,就不能不聊那个标志性的“嘀…嘀…嘀…”的声音。那就是声呐(Sonar)。这个词是 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声音导航与测距)的缩写。在漆黑一片的深海里,声呐就是潜艇的眼睛和耳朵。主动声呐发出的那一声“Ping”,既能暴露自己,也能照亮敌人。这声“Ping”在潜艇电影里,几乎就是死神敲门的声音。那种你追我藏,互相用声波探测对方位置的心理战,是潜艇对抗中最扣人心弦的部分。

还有那个从水里悄悄升起来,窥探海面情况的管子,叫潜望镜(Periscope)。这个词也挺有意思,“peri-”表示“周围”,“scope”表示“看”,合起来就是“看周围的东西”。当舰长低吼一声“Up periscope!”,整个指挥舱的气氛都会凝固。

潜艇的武器呢?主力当然是鱼雷(Torpedo)。发射鱼雷的管子,叫 Torpedo Tube。当指挥官下令“Fire one!”(发射一号管!),那枚水下雪茄就会带着死亡的使命,悄无声息地冲向目标。而对付潜艇的武器,最经典的就是从水面舰艇上扔下来的深水炸弹(Depth Charge)。电影里,潜艇在水下被深水炸弹炸得叮当作响,管路爆裂,灯光闪烁,船员们被震得东倒西歪,那种无处可逃的绝望感,简直能透过屏幕溢出来。

为了躲避追杀,潜艇会进入一种特殊状态,叫做静默航行(Silent Running)。这时候,所有不必要的设备全部关闭,船员们甚至连走路都要踮着脚尖,大气都不敢喘,整艘潜艇变成一个“死”掉的铁棺材,漂浮在深海里,祈祷敌人的声呐听不到自己心脏的跳动。这个词组本身就充满了戏剧张力。

说到历史,二战时期的德国潜艇,给世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们被称为 U-boat。这个U,来自德语的 Unterseeboot,意思和英语的 Submarine 一模一样,就是“水下的船”。但 U-boat 这个词,在英语世界里,几乎就成了“德国二战潜艇”的专有名词,带着一种阴险、高效、致命的特定意味。

所以你看,从一个简单的单词 Submarine 出发,我们挖出了一个多么庞大的词汇网络和文化体系。

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它是一种象征。象征着隐秘、耐心、孤独和致命一击。它是在人类无法生存的极端环境下,依靠科技和钢铁意志,硬生生开辟出的一个活动空间。潜艇的船体(Hull)要承受几百米水深带来的巨大压力(Pressure),里面的船员(Crew)要在幽闭、压抑的环境里,日复一日地生活和战斗。

所以,下次当你想说“潜艇”的时候,你可以只说 Submarine。但如果你想让你的表达更有血有肉,更有画面感,你可以试着说:

“I watched a movie about a hunter-killer sub on silent running, trying to evade enemy sonar pings and depth charges.”

(我看了一部关于一艘攻击型潜艇进行静默航行,试图躲避敌人声呐探测深水炸弹的电影。)

一下子,味道就全出来了,不是吗?这才是语言的魅力所在。它不只是标签,它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潜艇英语怎么说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