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补课,这事儿吧,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捅破那层窗户纸,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核心就一句话:别把英语当成一门“学科”去补,而是要把它当成一种“技能”来玩。
你以为给孩子报个班,买一堆练习册,周末关在小房间里刷刷刷,成绩就能上去了?想得太美了。我见过太多孩子,补课前60分,补了半年,还是60分,唯一的变化是,原来只是对英语不感冒,现在是看到英语就想吐。这哪是补课,这简直是上刑。
所以,在谈具体怎么补之前,咱们得先干一件最重要的事:找到病根。孩子英语不好,原因千差万别,你得对症下药。
- 是“听不懂”?上课像听天书,老师叽里咕噜说一堆,他就在那儿眼神涣散,神游天外。
- 是“说不出”?心里啥都明白,单词也认识,就是嘴巴像被502胶水粘住了,死活张不开。怕说错,怕被笑。
- 是“记不住”?单词表今天背明天忘,apple、banana还行,一到difficult、important这种长点的,脑子就成了一锅粥。
- 还是纯粹的“没兴趣”?觉得英语这玩意儿,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学它干嘛?能吃还是能喝?
搞清楚“为什么不灵”,我们才能“对症下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一套“单词默写、课文背诵、习题精讲”三板斧的补课方式,基本等于瞎折腾,纯属浪费孩子的时间和你的钱。
好了,找到了病根,接下来就是怎么治。我的理念很简单,咱们不“补课”,咱们“搭个梯子”,让孩子自己愿意往上爬。
第一步,也是最釜底抽薪的一步:点燃兴趣的火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都听烂了,但真正做到的没几个。怎么点燃?不是说你给他看个英文动画片就完事了,那叫消遣。真正的兴趣,是要找到一个兴趣的“钩子”,把英语和他喜欢的东西挂上钩。
我带过一个男孩子,三年级,英语一塌糊涂,但聊起奥特曼,眼睛里能放光。行,那我们的英语课就从奥特曼开始。迪迦是Tiga,赛罗是Zero,怪兽是monster,光线是beam。我陪他用英语聊剧情,用乐高搭场景,然后用最简单的英语描述:“This is Tiga. He is strong. He can fly. Look, monster is coming! Tiga, fight!” 你猜怎么着?他为了能跟我更顺畅地聊他心爱的奥特曼,自己开始主动去查单词,去模仿发音。这个过程里,他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他只是在“玩”,在分享他的热爱。
女孩喜欢艾莎公主?那就聊Frozen,学唱《Let It Go》。喜欢画画?那就一起看英文的简笔画教程,边画边学“circle, square, draw a nose, draw two eyes”。喜欢玩游戏?很多游戏里都有基础的英文,比如Minecraft里的craft(合成)、diamond(钻石)、creeper(爬行者)。
记住,这个阶段,准确性是次要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才是王道。让他觉得,英语是个超酷的工具,能帮他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而不是考试卷上那个磨人的小妖精。
第二步,绕开“背单词”的巨坑,建立“活”的词汇库。
别再让孩子捧着单词表“abandon, abandon, a-b-a-n-d-o-n”这样念经了,那是最低效、最反人性的方法。词汇,必须要在场景化中才有生命。
怎么做?用“自然拼读法”(Phonics)给他一把钥匙。这玩意儿太重要了,它建立了字母和发音之间的联系,让孩子看到单词,就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的发音。学了Phonics,孩子就从死记硬背的苦海里解脱出来了,看到一个生词,他敢读了,自信心一下就上来了。这比你逼他背100个单词有用得多。网上有大量的Phonics Song,动画做得跟游戏一样,每天看十分钟,磨耳朵,效果惊人。
然后,把单词串成有意义的“块”。比如学水果,别一个个孤立地学apple, pear, orange。咱们直接模拟一个场景:去超市。带上玩具钱,咱们来玩角色扮演。“What do you want to buy?” “I want an apple.” “How much is it?” “It’s five yuan.” 在这个游戏里,他不仅学了单词,还学了句型,更重要的是,他用起来了!这些词汇就“活”了。
第三步,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项任务。
阅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是,千万别一开始就给他上难度,扔一本经典名著过去,那会直接把他吓跑。
最好的工具是“分级读物”。牛津树(Oxford Reading Tree)、RAZ(Reading A-Z)这些,都是经过科学设计的,从一两个单词一句话,慢慢过渡到复杂的句子和故事。孩子能凭自己的力量读完一本薄薄的小书,那种巨大的成就感,是任何奖励都无法替代的。
陪读的时候,你的角色不是“考官”,而是“玩伴”。可以指着图画问:“What’s this? It’s a dog! What a lovely dog!” 可以模仿书里角色的声音,把故事“演”出来。读完后,可以简单聊聊:“Do you like the story? Which part is your favorite?” 关键是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觉得,和你一起读书,是一天中最美好的亲子时光。
第四步,创造一个“可以说”的环境,哪怕很小。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如果永远不张嘴,那学的就是“哑巴英语”。很多孩子不说,不是不会,是“不敢”。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降低他开口的门槛,鼓励他犯错。在家里,可以刻意制造一些微型的英语环境。比如,吃饭时问一句:“Do you want some rice?” 他点头就行,慢慢地,他可能会蹦出一个“Yes”。看到他穿新衣服,可以说:“Wow, a new T-shirt! It’s blue. I like it.” 不需要他回应什么,你只管说,这就是“磨耳朵”和输入。
当他尝试用英语表达,哪怕只是一个单词,一个错误百出的句子,请立刻给予最热烈的、最夸张的表扬!“天哪你太棒了!你居然会说这个了!” 这种正向反馈,会给他无穷的动力。记住,在小学阶段,流利度和勇气,远比语法正确重要。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的补课,是一场心理战,一场兴趣引导战。它考验的不是老师教了多少知识,而是老师(或者家长)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去守护他那颗脆弱的好奇心。别再用成人的焦虑去绑架孩子了,放慢脚步,蹲下来,用他的视角去看世界,你会发现,让一个孩子爱上英语,其实,真的没那么难。这趟旅程,最终收获的,绝不仅仅是更高的分数,而是一个更自信、更开阔、拥有了探索世界新钥匙的孩子。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