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买单的英语怎么说

说到买单,最直接、最常用的,在美国,你一招手,跟服务员说一声 Check, please. 就完事儿了。简单,干脆,就像美式快餐一样直接。或者,如果你想听起来稍微那么客气一点点,可以说 Can I have the check, please? 效果一模一样。

但如果你身处英国或者其他英联邦国家,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你最好换个词。我刚到英国那会儿,还真有点不习惯,在一家小馆子里吃完饭,下意识地张口就是“Check, please”,结果人家服务员小哥一脸“你再说一遍?”的表情,带着点困惑。后来才知道,在这些地方,人家更习惯说 Bill, please. 或者 Could we have the bill, please?

Check 在英式英语里更多指的是“支票”,虽然现在用支票的人不多了,但这个语言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那种“我是游客”的尴尬感,记住这个小小的地域差异,绝对能让你的用餐体验顺滑不少。

当然,这只是最基础的“叫服务员拿账单来”这个动作的说法。真正的语言魅力和社交的“江湖”,体现在“谁来买单”以及“怎么买单”这个环节上。这可比单纯一个单词有意思多了。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气氛恰到好处。这时候,不是冷冰冰地问“谁付钱?”,而是上演一场心照不宣的社交博弈。如果你想大大方方地请客,展现你的慷慨和情谊,那选择就多了去了,而且个个都比“I will pay”要地道得多。

最帅气利落的,莫过于在大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你轻轻一抬手,对着朋友一笑,然后对服务员说:I’ll get this. 或者 I’ll take care of it.。这两句话,短小精悍,却底气十足。潜台词是“这事儿我包了,你们甭管了”。特别是在一些商务场合或者你想给对方留下好印象的时候,这两句绝对是加分项。

还有一个更温暖、更有人情味的说法是 It’s on me.。这句话听起来就没那么强势,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一种亲密姿态。“这顿算我的”,带着一种真诚和随和。比如好朋友许久未见,一顿畅聊之后,你微笑着说一句 It’s on me.,那种感觉,比直接掏钱包可暖心多了。

还有一个类似的,叫 My treat.。Treat这个词,本身就有“款待”、“请客”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直译过来就是“我的款待”。这句话特别适合用在一些不那么正式,但又想表达一点心意的场合。比如你为了感谢朋友的帮忙,请他喝杯咖啡,末了说一句 My treat.,既表达了感谢,又不显得过分隆重。

你看,从 I’ll get this 的果断,到 It’s on me 的亲和,再到 My treat 的温馨,不同的表达,传递出的情绪和社交信号是完全不同的。这才是语言真正好玩的地方,它不是死板的公式,而是承载着人类复杂情感的鲜活载体。

说完了请客,再来说说AA制。我们中国人现在很习惯说“AA”,但这个说法在英语世界里其实并不通用。你要是跟一个老外说“Let’s AA”,他大概率会一头雾水。

最地道、最普遍的说法是 Let’s split it. 或者 Let’s split the bill.。Split,就是“分开、分割”的意思,非常形象。如果想说得更具体,比如“我们平分吧”,就可以说 Let’s split it fifty-fifty. 或者 Let’s split it down the middle.

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叫 Let’s go Dutch.。“go Dutch” 就是AA制的意思。关于这个短语的起源,说法五花八门,大多认为跟17世纪英国和荷兰之间的竞争有关,英国人借此来讽刺荷兰人“小气”。当然,现在这个说法已经完全没有了贬义,变成了一个非常中性的日常用语。(对,就是你想的那个荷兰)。所以下次和外国朋友吃饭,想提议AA,不妨试试说一句 How about we go Dutch?,听起来会非常地道。

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AA制的方式也进化了。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一个人先用信用卡付了全款,然后其他人再通过电子支付转给他,这太常见了。这时候你就会听到这样的话:“Hey, I’ll get the bill, you guys can just Venmo me.”(我来买单吧,你们用Venmo转给我就行)。这里的Venmo是美国一个非常流行的转账App,你也可以把它换成PayPal、Zelle或者任何当地通用的支付工具。

除了这些固定的说法,买单的整个过程,其实还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即兴对话。

比如,当服务员把账单拿来,放在一个小盘子或者一个皮质的夹子里递给你时,他可能会说:“Here you are, sir/madam. Whenever you’re ready.”(给您,先生/女士。您随时好了告诉我)。

你检查账单时,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多算了一杯饮料,这时你就可以礼貌地指出来:“Excuse me, I think there might be a mistake on the bill. We only had two coffees, not three.”(不好意思,我觉得账单可能有点问题。我们只要了两杯咖啡,不是三杯)。

付钱的时候,如果你用信用卡,服务员可能会问你:“Would you like to add a tip?”(您要加小费吗?)或者在美国,账单上通常会直接留出写小费的空栏。这又牵扯出欧美国家复杂的小费文化,那又是另一个宏大的话题了。

总而言之,“买单”这件事,在英语里远不止一个简单的单词或短语。它是一个集合了地域文化、社交礼仪、人情世故的综合场景。从一句简单的 Check, please. 开始,你可以窥见美国社会的快节奏和实用主义;从 Bill, please. 的细微差别里,你能感受到英式英语的一丝严谨;而从 I’ll get this.Let’s go Dutch. 的种种表达中,你更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那微妙而丰富的关系。

掌握这些说法,不仅仅是为了在国外餐厅里能顺利结账,更是为了能更深入地理解一种文化,更自如地参与到真实的社交互动中去。那种感觉,就好像一场精彩对手戏的落幕,你用一个漂亮的手势和一句云淡风轻的话,为这顿愉快的晚餐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而不是大家掏出手机,对着计算器按来按去,瞬间把刚才还热气腾腾的氛围拉回冰冷的现实。这,或许才是学习这些地道表达的真正精髓所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买单的英语怎么说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