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 seventeen。
就这么简单?是的,拼写就是 seventeen。但如果你只是把这九个字母记下来,那你可能错过了这个词背后一整片喧闹又寂静的世界。
老实说,我一直觉得,学英语最没劲的就是背单词。一个中文词,对应一个英文词,像贴标签一样,A贴B,C贴D。seventeen,十七。搞定,下一个。但语言哪里是这么回事。
你真的“会”了吗?你会读吗?那个重音,你放在哪儿了?我敢打赌,很多人第一次读,重音都含含糊糊地溜过去,或者干脆就放在了第一个音节“sev”上。错了。它的灵魂,它的劲儿,全在后面那个-teen上。你得把那个音拉长一点,带着一种……怎么说呢,一种青春期特有的、有点拖沓又有点坚决的腔调。seven-TEEN。你试试,把那个“teen”读得响亮而清晰,像一声宣告。
这一个音节的失误,就是区分“游客”和“本地人”的细微分野。更是区分十七岁(seventeen)和七十岁(seventy)的生死线。多少次,在国外的咖啡馆,想点一杯什么,或者在问路的时候,因为那个该死的重音,把十七说成了七十,对方脸上那种“您老人家精神真好”的表情,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一个音节,隔着半个世纪的人生。所以你看,这哪是背单词的事儿。
而一旦你掌握了那个-teen的魔咒,你就解锁了一整个家族。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它们是一个帮派,一群吵吵闹闹、心思各异的家伙。它们共享同一个后缀,共享同一个身份:teenager。青少年。
这个词,teenager,本身就充满了画面感。它不是一个冰冷的年龄数字,它是一种状态。是荷尔蒙在血管里横冲直撞,是心里揣着一万个秘密却找不到一个人诉说,是觉得全世界都欠自己一个解释,又是第一次觉得心脏可以为了某个人跳得那么响。
而 seventeen,十七岁,是这个家族里最特别的一个。
它不像 sixteen,在西方文化里有个甜得发腻的名字,“sweet sixteen”,有盛大的派对,是少女时代的一个高光时刻。它也不像 eighteen,一个法定的里程碑,意味着成年、独立、投票权,意味着你可以走进一家酒吧,用一种故作老成的姿态说“来杯啤酒”。
seventeen 呢?它卡在中间,不上不下,无比尴尬,也因此无比真实。
十七岁,我们中文里有个词,叫“花季”,或者更贴切一点,“雨季”。那是一个潮湿的、暧昧的、充满骚动的年纪。高考的压力像乌云一样压在头顶,未来的轮廓模糊不清,但身体里却有一股没来由的力量,想冲破一切。想恋爱,想写诗,想在深夜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直到筋疲力尽。
我记得我的十七岁。那时候,英语课本上就有 seventeen 这个词。老师让我们一遍遍地抄写,一遍遍地默写。但我脑子里想的,却是隔壁班那个白衬衫的男生,是他打篮球时汗水从下巴滴落的弧线,是晚自习后车棚里那昏黄灯光下拉长的影子。这些画面,这些心跳,这些说不出口的情愫,就是我的 seventeen。它和课本上那个印刷体的、冷冰冰的单词,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东西。
直到很多年后,我才慢慢明白,学习一个词,不只是学习它的拼写和发音,更是要去感受它所承载的文化重量和情感纹理。当你用英语说出 “I was seventeen” 的时候,你唤起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你唤起的是一个时代,一种共同的记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那个年纪的迷惘、冲动和脆弱,是相通的。
它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年纪。你还不是大人,所以可以犯错,可以幼稚,可以理直气壮地“为赋新词强说愁”。但你又不再是小孩,开始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审视这个世界,用自己那颗青涩的心去感受成人世界的复杂和无奈。那是一种奇妙的“边缘感”,站在儿童乐园的出口,望向成人世界的入口,一只脚已经抬起,却又悬在半空,迟迟不愿落下。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17英语怎么写?
是 s-e-v-e-n-t-e-e-n。
但它也是夏日午后教室里昏昏欲睡的蝉鸣。是第一次听懂歌词而流下的眼泪。是日记本里那些现在看来矫情无比的句子。是傍晚六点钟,夕阳把天空染成一片橘子汽水的颜色,你和你的朋友勾肩搭背,聊着不着边际的梦想,以为未来就像那条路的尽头一样,清晰可见。
它是一个具体的人,可能叫杰克,或者萨拉,正趴在卧室的地毯上,戴着耳机,音乐开到最大,逃避楼下父母的争吵。它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把你淋成落汤鸡,但你却在雨中放声大笑。它是一次失败的告白,一次成功的解出数学难题后的狂喜。
把这些所有的感觉、画面、声音、味道,全都揉碎了,搅拌在一起,再用那九个字母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
这,才是 seventeen 的真正写法。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