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我们来了英语怎么说

我们来了英语怎么说

说起“我们来了”,这四个字在中文里实在太常用了。朋友聚会,你到了,在群里喊一声“我们来了”;玩游戏,准备冲锋,跟队友说“我们来了”;甚至有时候只是想表达一种“好戏登场”的感觉,也会用上它。但是,要把这四个字翻译成地道的英语,可就没那么简单了。直接说 “we are coming” 或者 “we have arrived”?有时候可以,但很多时候听起来会很怪,甚至完全不是那个意思。

这事儿的关键在于,英语里没有一个词能完美对应中文里“我们来了”的所有语境。不同的场景,需要用完全不同的说法。咱们一个个来看。

场景一:你真的“到达”了某个地方

这是最直接、最常见的一种情况。你和朋友约在餐厅见面,你已经到门口了,准备进去。这时候你想告诉他你到了,英文该怎么说?

  • We’re here.

这是最简单、最地道的一种说法。 “Here” 这个词直接明了,就是“这里”。 “We’re here” 意思就是“我们在这里”,也就是“我们到了”。

举个例子,你开车去接朋友,到了他家楼下,打电话给他,就可以说:

“Hey, we’re here. Come on down.”

(嘿,我们到了,下来吧。)

或者你和家人一起去拜访亲戚,敲开门,主人开门后,你可以笑着说:

“Hi, we’re here!”

(嗨,我们来了!)

这个表达方式非常口语化,适合用在和朋友、家人这种比较熟悉的人之间。

  • Here we are.

这个说法和 “We’re here” 意思差不多,但语气上稍微有点不一样。 “Here we are” 常常带有一种轻松、甚至是“终于到了”的感觉。

想象一下,你和朋友开车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旅行,开了好几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你们下车伸个懒腰,看着眼前的风景,这时候就可以说:

“Well, here we are.”

(嗯,我们可算到了。)

或者,你在一个很大的商场里找一家特定的店,绕了好几圈,终于找到了,你也会对同伴说:

“Ah, here we are.”

(啊,找到了。)

所以,”Here we are” 不仅仅是单纯地告知“到达”这个事实,还带了点儿情绪在里面,有种如释重负或者找到目标的喜悦感。

  • We’ve arrived.

这个说法就比较正式一点了。 “Arrive” 是个动词,意思就是“到达”。用现在完成时 “have arrived” 强调的是“已经到达”这个动作的结果。

在什么情况下用呢?比如,你参加一个商务会议,到达会场后,可以给会议组织者发个信息:

“Hi, just to let you know, we’ve arrived.”

(你好,通知一下,我们已经到了。)

或者你乘坐飞机,飞机降落后,机长广播里通常会说:

“Ladies and gentlemen, we have arrived at our destination.”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已经抵达目的地。)

在日常口语里,对朋友说 “We’ve arrived” 会显得有点生硬,有点太正式了。所以,除非是在商务或者其他需要正式一点的场合,一般还是用 “We’re here” 更自然。

场景二:宣告“我们登场了”

有时候,“我们来了”并不是指物理上的到达,而是一种宣告,意思是“我们来了,大的要来了”、“看我们表现吧”。这种语境下,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 Here we come.

这个表达非常传神,完美地翻译了那种“准备好了,我们要开始了”的气势。 “Come” 在这里不是“来”的意思,而是“去”的意思,指向听话人的方向。整句话充满了动感和期待。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捉迷藏。当负责找的人数完数,准备开始找人时,他会大喊一声:

“Ready or not, here I come!”

(不管你准备好了没,我来了!)

换成“我们”,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一个乐队马上要上台演出了,在后台互相加油打气,领队可能会说:

“Alright everyone, let’s do this! Here we come!”

(好了各位,开干吧!我们上场了!)

再比如,一支球队在比赛前,冲向赛场时,也会带着这种气势。 “Here we come” 传达的是一种自信、一种挑战的姿态。

  • Let’s go! / It’s showtime!

这两个虽然不是“我们来了”的直译,但在很多需要表达“好戏开场”的语境下,效果是一样的,甚至更好。

“Let’s go!” 非常直接,就是“我们上!”、“开始吧!”。在游戏里,队友准备一起冲锋时,最常说的就是这个。

“It’s showtime!” 则更有戏剧性一点,意思是“表演时间到了”。一个团队为了一个项目准备了很久,到了最终向客户演示的那天,项目负责人可能会对团队说:

“Okay team, it’s showtime!”

(好了团队,是时候展示我们的成果了!)

所以,当你说的“我们来了”是想表达一种昂扬的斗志和即将开始行动的状态时,”Here we come” 或者 “Let’s go!” 会是更好的选择。

场景三:表示“又来了”、“又是这个情况”

中文里我们有时会用一种无奈或者自嘲的语气说“我们来了”,比如每次聚会都迟到,这次又迟到了,朋友可能会开玩笑说“我们(又)来了”。英语里也有对应的说法。

  • Here we go again.

这句话简直是为这种场景量身定做的。它字面意思是“我们又开始了”,但实际上传达的是一种“果然又这样了”的无奈或者厌烦。

举个例子,你的朋友又开始抱怨他老板了,这件事他已经跟你抱怨过无数次了,你心里可能会想:

“Oh, here we go again.”

(哦,又来了。)

或者,你和家人每次讨论某个话题最后都会吵起来,当这个话题又被提起时,你可能会叹口气说:

“Here we go again.”

(得,又来了。)

这句话通常是带有负面情绪的,表示对重复发生的不好的事情感到厌倦。当然,有时候也可以用来自嘲,比如你和朋友每次打游戏都输在同一个地方,当你们又一次挑战失败时,可以互相笑着说:”Well, here we go again.” (好吧,又来了。)

场景四:引导别人看某样东西

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用法。当你带着别人,找到了你们要找的东西或者地方时,你会指着它说“我们到了”,意思是“看,就是这个”。

  • Here it is. / Here you go.

虽然句子主语不是 “we”,但在这种情境下,它们是完全符合语境的表达。

比如,你带朋友去你推荐的一家餐厅,走到门口,你指着招牌说:

“Here it is. This is the place I was talking about.”

(就是这儿了。这就是我跟你说的那家店。)

或者,你帮同事在文件堆里找一份报告,找到了之后,你把它递过去,会说:

“Here you go.”

(给你。)

在这种情况下,重点不是强调“我们”这个群体到达了,而是强调“目标物”在这里。所以用 “Here it is” 或者 “Here you go” 来引导对方的注意力是更地道的做法。

总的来说,把中文翻译成英文,最忌讳的就是字对字地硬翻。 “我们来了” 这四个字背后包含了太多的场景和情绪。下次你想说这句话的时候,可以先停下来想一想:

  • 我是在告诉别人我真的到了一个地方吗?那就用 “We’re here”。
  • 我是想表达一种“我们可算到了”的轻松感吗?试试 “Here we are”。
  • 这是一个需要正式通知的场合吗? “We’ve arrived” 会更合适。
  • 我是想宣告“我们要大显身手了”吗?大声说出 “Here we come!”。
  • 我是不是对某个重复发生的情况感到无奈了? “Here we go again” 完美表达你的心情。

语言是活的,理解了这些表达方式背后的逻辑和情绪,你就能在不同的场合里,像个本地人一样,自如地用英语说出那个最贴切的“我们来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我们来了英语怎么说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