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聊聊“创伤”这个词在英语里到底该怎么说。
直接翻译,“创伤”就是 trauma。没错,这个词是存在的,而且用得很广。但问题是,如果你只知道这一个词,那你在跟老外聊天的时候,十有八九会用错地方,或者听起来特别怪。
“Trauma”这个词,分量很重。它有点像中文里的“创伤应激障碍”里的“创伤”,带着一股子临床、心理学的味道。你在医院里、心理咨询室里、或者讲战争、重大灾难的新闻里,会经常听到它。比如,一个士兵从战场回来,医生会说 he is suffering from trauma。一个人童年经历过虐待,心理学家会说 that’s a childhood trauma。
你看,都是大事。
所以,如果你只是因为跟男朋友吵架分手了,或者考试没考好,你跑去跟你的美国朋友说 “I have trauma”,对方可能会愣住。他们会觉得,你是不是经历了什么天大的事?比如被绑架了?或者家里出事了?
这就尴尬了。因为你只是想表达“我心里很难受”、“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但用词过重,造成了误解。
那么,生活里那些没到“创伤”级别的“打击”、“阴影”、“难过的经历”,用英语该怎么说呢?这才是关键。咱们得根据具体情况,把这个模糊的“创伤”概念拆开来看。
情况一:形容一件让你不舒服、但没那么严重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说的“心理阴影”,其实就是一次糟糕的体验。比如,你在一家餐厅吃坏了肚子,或者面试时被面试官怼得哑口无言。这种事,用 trauma 就太夸张了。
你可以用这些更日常的说法:
-
A bad experience. (一次糟糕的经历)
- “I had a really bad experience with that airline. They lost my luggage.”
- (我坐那家航空公司的经历太糟了。他们把我的行李搞丢了。)
- 这个说法最万能,也最安全。它准确地表达了“这事很烂”,但又没到让你精神崩溃的程度。
-
It left a bad taste in my mouth. (这事给我留下了不好的感觉)
- “The way he talked to the waiter left a bad taste in my mouth.”
- (他跟服务员说话的方式让我感觉很不舒服。)
- 这个表达很地道。字面意思是“在我嘴里留下了坏味道”,引申为某件事让你感到反感、不快。
-
I’m a bit shaken up. (我有点被吓到了/心神不宁)
- “I saw a car accident on my way here. I’m a bit shaken up.”
- (我来这儿的路上看到一场车祸。现在还有点惊魂未定。)
- 这个主要用在目睹或经历了一些突发、有点吓人的事情之后。
情况二:形容一段持续的、让人痛苦的时期
有时候,所谓的“创伤”不是一瞬间的事,而是一段漫长又难熬的日子。比如,经历了一段有毒的亲密关系,或者在一个压榨人的公司工作了很久。
这时候,你可以说:
-
I went through a lot. (我经历了很多)
- “She went through a lot after her parents divorced.”
- (她父母离婚后,她吃了很多苦。)
- 这是一个非常委婉但有力的表达。你没有具体说发生了什么,但对方能听出你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光。
-
It was a tough time / a rough patch. (那是一段艰难的时期)
- “Last year was a tough time for me. I lost my job and was sick for months.”
- (去年对我来说太难了。我失了业,还病了好几个月。)
Tough time
和rough patch
都很常用,用来形容人生中的低谷期。
-
That experience really affected me. (那段经历对我的影响很大)
- “Working in that toxic environment for two years really affected me.”
- (在那个有毒的环境里工作两年,真的对我影响很大。)
- 这句话强调的是事件的“后遗症”,说明你现在还受其影响。
情况三:真的想表达“创伤”级别的事件,但想说得自然一点
好,现在我们来说说,如果你真的经历了像车祸、被霸凌、失去亲人这种级别的事,除了用 trauma,还有什么更自然的说法?
在日常对话里,人们很少会直接给自己贴上“我有创伤”的标签。他们更倾向于描述事实和感受。
-
It was traumatizing. (这件事太吓人了/造成了创伤)
- “The car crash was traumatizing. I still have nightmares about it.”
- (那场车祸太可怕了,我现在还做噩梦。)
- 你看,这里用的是形容词
traumatizing
,来形容“事件本身”是造成创伤的。这比说 “I have trauma” 要自然得多。
-
I’m still dealing with it. (我还在处理/消化这件事)
- A: “How are you doing after the breakup?”
- B: “I’m still dealing with it.“
- (A:“分手后你还好吗?” B:“还在慢慢熬吧。”)
- 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说法。它承认了事件的严重性,也表明你正在努力恢复,但过程并不容易。
-
It left a scar. (它留下了伤疤)
- “Being bullied in middle school left a scar.”
- (中学时被霸凌的经历给我留下了心理创伤。)
- 这是一个比喻,但用得非常普遍。它形象地说明了过去的经历对你造成了长久的、深刻的伤害。
怎么区分该用哪个?
给你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
-
问问自己,这件事是“不爽”还是“受伤”?
- 如果只是不爽、烦人、倒霉,那就用
a bad experience
、unpleasant
这类词。 - 如果是真的让你感到痛苦、害怕、长久地难过,那就可以往
tough time
、affected me
、traumatizing
这边靠。
- 如果只是不爽、烦人、倒霉,那就用
-
考虑一下对话的语境。
- 你是在跟一个刚认识的人闲聊,还是在跟最好的朋友倾诉?
- 对不熟的人,用
a tough time
这种比较笼统的说法就够了。 - 对信任的朋友,你可以更具体地说
It was traumatizing because...
,然后解释原因。
关于 “Trauma” 的其他相关词
既然聊到这了,顺便把它的“亲戚”们也介绍一下,免得你听到时犯迷糊。
-
Traumatic (形容词): 造成创伤的。
- “It was a traumatic event for the whole family.” (这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次创伤性事件。)
-
Traumatize (动词): 使……遭受创伤。
- “The soldiers were traumatized by the war.” (士兵们因战争而遭受了精神创伤。)
-
PTS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创伤后应激障碍。
- 这是一个正式的医学诊断。除非是医生说的,否则不要随便用在自己或别人身上。你可以说 “I think I might have some symptoms of PTSD”,意思是“我觉得我好像有一些PTSD的症状”,这是一种猜测,而不是下定论。
说到底,语言是用来沟通的。我们的目标不是找一个“最准确”的词,而是找一个“最恰当”的词,让对方能准确地理解我们的感受和处境。
下次你想表达“创伤”时,先别急着说 trauma。停下来想一想:我到底想表达什么程度的痛苦?是在跟谁说话?然后从上面那些更日常、更具体的表达里,挑一个最合适的。
这样做,你不仅听起来更像一个地道的英语使用者,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选择向别人透露多少你的内心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种沟通的智慧。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