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重庆的英语怎么写

重庆的英语,标准写法是 Chongqing。

这个是根据汉语拼音来的,现在中国大陆所有地名的英文翻译,都统一使用汉语拼音。所以,官方文件、护照、地图、国际航班信息上,写的都是 Chongqing。

但是,事情没这么简单。很多人,特别是对历史有点了解的,或者年纪大一点的外国人,可能会知道另一个写法:Chungking。

这两个词看着很像,读起来也差不多,但背后完全是两码事。搞清楚这个,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中国地名会有好几种英文叫法。

先说 Chungking。这个是“威妥玛拼音”(Wade-Giles)的拼法。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百多年前流行的一套给汉字注音的系统,当时主要是给说英语的外国人用的。在汉语拼音方案(就是我们小学学的那套 a, o, e)推广之前,这套系统是主流。所以,在很多老的英文书籍、纪录片、地图里,重庆都写成 Chungking。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抗战时期。当时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叫“陪都”。大量的外国记者、外交官、军人来到重庆。他们在发回报导、写信、记录历史的时候,用的就是 Chungking。比如,著名的《时代》周刊,当年报道中国战况,提到重庆时,肯定是 Chungking。所以,这个词带有一种浓厚的历史感。如果你去看一些关于二战的英文纪录片,或者读一些那个年代的历史资料,你见到的绝对是 Chungking,而不是 Chongqing。

再举个例子,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英文名叫 Chungking Express。这部电影是1994年拍的,按理说当时汉语拼音已经很普及了。但王家卫选用了 Chungking,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故意的选择,用这个词来营造一种怀旧、疏离的氛围,因为它听起来更像一个过去的、有点神秘色彩的符号,而不是一个现实中的城市。

所以,Chungking 这个词,现在基本只活在历史书和文艺作品里了。你如果现在给一个外国朋友写信,或者订去重庆的机票,千万别用 Chungking。用了的话,轻则对方觉得你很奇怪,重则系统里根本查不到这个地方。

现在我们用的 Chongqing,是1958年中国大陆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的产物。到了1979年,联合国正式决定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从那以后,Chongqing 就成了唯一的官方标准写法。

简单总结一下这两个词的区别:

Chongqing: 现代、官方、标准用法。用于所有正式和日常场合。

Chungking: 历史用法。主要出现在二战前后的历史文献和一些文艺作品中。认识它有好处,但不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除了这个最大的区别,还有一些小细节也值得注意。

第一个是大小写。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地名的首字母必须大写。所以是 Chongqing,不是 chongqing。这个跟写 Beijing、Shanghai 是一样的道理。

第二个是分不分写。有的人可能会写成 Chong Qing,中间加个空格。这个是不规范的。虽然重庆是两个汉字,“重”和“庆”,但在官方的拼音规则里,地名通常是连在一起写的。比如山东(Shandong)、广东(Guangdong),都是连写的。所以,记住,Chongqing 是一个完整的单词,中间没有空格。

第三个是发音。这也是一个大坑。很多外国人会把 Chongqing 里的 “q” 读成英语里 “queen” 的那个 “q”。这是错的。汉语拼音里的 “q” 声母,发音其实更接近英语里 “cheese” 开头的 “ch” 音。你发“七”这个音的时候,感受一下舌头的位置和出气的方式,那就是 “q” 的正确发音。所以 “qing” 的发音,有点像英文的 “ching”。

而前面的 “Chong”,对外国人来说相对简单一点,和英语里的 “ch” 差不多,但是嘴巴要更圆一些,声音更厚重。

所以,如果你想教一个外国朋友怎么读“重庆”,可以这么分解:

1. 先教他读 “Chong”。告诉他,就像说 “church” 的开头,但嘴巴张得更圆,声音往后靠。

2. 再教他读 “qing”。告诉他,这部分比较难,发音像 “ching”,就像中文数字“七”的那个起始音。

3. 合在一起,Chong-qing。再把声调带上,中文是二声和四声(Chóng Qìng),告诉他语调有一个上扬,然后一个快速的下降。虽然外国人很难掌握声调,但这样做能让他们发出的音更地道。

搞清楚了拼写和发音,我们再扩展一下。

你可能还会看到一个缩写:CQ。这个不是官方用法,但在网上,尤其是在年轻人和一些需要快速输入的场合,很常见。比如有些重庆本地的论坛、车牌代码(渝A、渝B……但大家习惯上会用CQ代指整个城市),或者在一些非正式的聊天里,人们会用 CQ 来代指重庆。这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网络用语。你知道就行,但在正式场合,比如写邮件、写文章,还是老老实实用 Chongqing。

最后,把重庆这事想明白了,你就能举一反三,理解其他很多中国地名的英文写法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北京。

北京的拼音是 Beijing。但在很多地方,你依然能看到 Peking 这个词,比如“北京烤鸭”常被翻译成 Peking Duck,“北京大学”的官方英文名是 Peking University。这里的 Peking,和 Chungking 一样,也是威妥玛拼音的产物。因为这些名字在汉语拼音方案推广前就已经在国际上叫响了,成了一个有历史传承的品牌,所以就保留了下来。

同理还有南京(Nanjing vs. Nanking)、青岛(Qingdao vs. Tsingtao)等等。你会发现,这些有“第二种英文名”的城市,基本都是历史上开埠较早、和西方交流比较多的地方。而像深圳(Shenzhen)、珠海(Zhuhai)这种改革开放后才发展起来的新城市,就完全没有这种烦恼,从一开始就只有汉语拼音这一种写法。

所以,下次你再看到一个中国地名有好几种英文拼法,别慌。大概率就是一个是现代的汉语拼音,另一个是历史上的威妥玛拼音。用现代的那个,准没错。

下次你跟国外朋友聊起重庆,或者订机票,直接用 Chongqing 就行了,绝对不会错。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重庆的英语怎么写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