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写年份很简单,不就是把数字写出来吗?比如今年,2024。没错,大多数时候是这样。但要是让你用英语读出来,或者写在正式的句子里,情况就复杂了。这里面的小细节,很多人都会搞错。
我们先从最基本的开始:怎么读年份。
这其实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把四位数的年份拆成两半来读。
拿今年举例子:2024。
我们不读“Two thousand twenty-four”。虽然语法上没错,但听起来很啰嗦,也很奇怪。一般没人这么说。正确的、地道的读法是把它拆成“20”和“24”。
所以,2024 读作 “twenty twenty-four”。
再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1998 年,读作 “nineteen ninety-eight”。
1865 年,读作 “eighteen sixty-five”。
1492 年,读作 “fourteen ninety-two”。
这个规则适用于绝大多数年份,简单直接。但事情总有例外。
第一个例外,就是 2000 年到 2009 年。
这十年就不能拆开读了。你总不能把 2008 读成 “twenty oh-eight” 吧,虽然偶尔有人会图省事这么说,但它不标准。
标准的读法是:
2000 年:Two thousand
2001 年:Two thousand and one (英式英语里会加 and,美式英语里经常省略,直接说 Two thousand one)
2008 年:Two thousand and eight (或 Two thousand eight)
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就是习惯。因为“twenty hundred”这种说法不存在,“twenty oh-eight”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歧义。所以,从 2000 年到 2009 年,我们就老老实实地用 “two thousand…” 的方式来读。
过了 2009 年,比如 2010 年,情况又变了。人们又回到了拆分读法。
2010 年,你可以读 “twenty ten”。
2015 年,读 “twenty fifteen”。
这比读 “two thousand and fifteen” 要省事多了,所以成了主流。
第二个例外,是那些结尾是“00”的年份。
比如 1900 年。按照拆分规则,你可能会读成 “nineteen zero zero”。这不对。
正确的读法是 “nineteen hundred”。
同理:
1800 年:eighteen hundred
1200 年:twelve hundred
但是,2000 年是个特例中的特例。我们不叫它 “twenty hundred”,而是叫 “two thousand”。这算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记住就行。
第三个例外,是每个世纪的头十年,比如 1901 年到 1909 年。
拿 1907 年举例。
正确的读法是 “nineteen oh-seven”。注意,中间的 0 我们不读 “zero”,而是读作 “oh”,就像字母 O 的发音。这在口语里非常普遍,显得更自然。
所以:
1805 年:eighteen oh-five
1701 年:seventeen oh-one
对比一下 2001-2009 年的读法,你会发现它们完全不同。
1901 是 “nineteen oh-one”。
2001 是 “two thousand and one”。
这是个很重要的区别,也是很多人混淆的地方。
说完了怎么读,我们再聊聊怎么写,尤其是在一个完整的句子里。这里的规矩比读法还要多。
首先,在正式的写作里,比如合同、学术论文或者商业报告,年份通常直接用阿拉伯数字写。比如 “The company was founded in 2015.” 这样最清晰,不会出错。你不需要把它写成 “two thousand fifteen”。
但是,如果你是在写小说或者一些文学性比较强的文章,为了营造某种氛围,你可能会选择把年份写出来。比如,“It was the year nineteen hundred, and the world stood on the brink of a new century.” 这样写就很有年代感。
接下来是标点符号,这是重灾区。
规则一:当一个完整的日期(月、日、年)出现在句子中间时,年份后面必须加一个逗号。
我见过无数人在这里犯错。
正确的写法是:“On January 15, 2023, the new policy was announced.”
错误的写法:“On January 15, 2023 the new policy was announced.” (年份后面少了逗号)
为什么要有这个逗号?因为 “2023” 在这里是作为 “January 15” 的一个补充说明。在语法上,这种补充说明的成分需要用逗号和句子的主干隔开。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插入语。
当然,如果年份是句子的结尾,那后面自然就用句号了。
“The policy was announced on January 15, 2023.”
规则二:如果只有月份和年份,中间不需要逗号。
比如:“The project started in March 2022 and finished in April 2023.”
这里 “March 2022” 是一个整体,中间不需要任何标点。写成 “March, 2022” 是错的。
规则三:关于年代的写法。
我们经常说“90年代”、“80年代”。英语里怎么表达?
有两种常见方式: a decade 或 the ‘XXs。
比如 “90年代” 可以说 a decade of the 1990s 或者直接说 the 1990s。
关键是 “1990s” 的写法。数字后面直接加一个小写的 s,不要加撇号(’)。
正确的写法:the 1990s
错误的写法:the 1990’s
那个撇号(apostrophe)是用来表示所有权的,比如 “1990’s music” (1990年的音乐)。但如果只是表示一个年代的复数形式,就不能加。我记得我以前有个同事,写邮件时总喜欢用 “1990’s”,我提醒过他几次。这是一个非常细微但很常见的错误。
规则四:在句首写年份。
一些老的写作指南会建议不要用数字开头一个句子。但这个规则现在已经基本过时了,尤其对于年份。
直接写 “2020 was a difficult year for everyone.” 是完全可以的。
如果你非要遵守老规矩,可以改写成 “The year 2020 was a difficult year for everyone.” 但这样显得有点啰嗦。在今天的商业和日常写作中,直接用数字开头没问题。
最后,再补充两个和历史相关的缩写:BC 和 AD。
BC (Before Christ) 意思是在基督诞生之前,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元前”。它通常放在年份后面。
例如:500 BC (公元前500年)。
AD (Anno Domini) 是一个拉丁词,意思是 “in the year of the Lord”,也就是“公元”。在传统用法里,AD 通常放在年份前面。
例如:AD 79 (公元79年)。
但现在,把 AD 放在年份后面也越来越普遍了,比如 “79 AD”。两种写法都能看到。
不过,现在出于文化包容性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学术和官方文章开始使用 BCE 和 CE。
BCE (Before Common Era) 等同于 BC。
CE (Common Era) 等同于 AD。
它们的用法和 BC/AD 一样:
500 BCE (公元前500年)
79 CE (公元79年)
这种写法在博物馆、历史书籍和学术论文里现在是主流。如果你不确定用哪个,用 BCE/CE 会更稳妥。
总结一下,看起来简单的年份,背后其实有一套完整的、基于习惯和语法的规则。下次你再读或写年份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这些细节。它不难,但能准确使用这些规则,确实能让你的英语看起来更地道、更专业。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