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40岁英语怎么说

40岁,英语里最直接的说法就是 forty years old。或者更简洁点,就一个词:forty。比如别人问你多大,“How old are you?” 你回答 “I’m forty.”,完全足够。

但事情要是这么简单,也就没必要写这篇东西了。

“Forty” 这个词,在英语里,听起来就是个纯粹的数字,干巴巴的,没什么感情色彩。它就是一个刻度,标记着你从出生那天起,地球围着太阳转了四十圈。仅此而已。

可“四十岁”这三个汉字,对我,或者说对我们这一代浸润在东方文化里的人来说,分量完全不一样。它不是一个数字,它是一个关口。它像一扇沉重的,雕着复杂花紋的木门,你推开它之前,能听到自己心脏的回响,能闻到门后那股混杂着尘埃、书卷气、还有点淡淡发霉味道的,属于“中年”的气息。

孔夫子那句“四十不惑”,像个紧箍咒,也像个护身符,早早地就给这个年纪定了性。我们还没到,就先开始想象那个“不惑”的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对这光怪陆离的世界洞若观火,是不是真的能对内心的欲望与恐惧安之若素。

所以,当一个中国人问“40岁英语怎么说”的时候,他想知道的,恐怕不只是 forty years old 这个标准答案。他想知道的是,那些说着英语的,在地球另一端的人,他们怎么看待这个年纪?他们有没有我们的这种“关口”情结?他们怎么表达那种…那种一脚踩在青春的尾巴上,另一只脚却已经踏入人生新大陆的复杂感觉?一种被时间洪流冲刷到某个特定沙洲的感觉?对。

我一个朋友,在澳洲生活了十几年,他40岁生日那天,公司同事给他搞了个惊喜派对。蛋糕上插的蜡烛,是一个大大的“4-0”。大家唱完生日歌,一个年轻的本地小伙子,拍着他的肩膀,乐呵呵地喊:“Hey mate, welcome to the big four-oh!”

The big four-oh

你看,这就有意思了。加上一个“big”,一个“oh”,那种感觉就出来了。它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而成了一个带着点戏谑、一点惊叹、一点“恭喜你终于也来了”的群体性仪式感的称呼。它承认了这个日子的重要性(big),又用一个轻松的“oh”化解了它的沉重。这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式幽默,用轻松的态度去面对一个严肃的人生节点。

但你细品,这背后还是有点东西的。为什么不说“the big three-oh”或者“the big five-oh”?当然有时候也会说,但 the big four-oh 似乎格外流行。我觉得,这恰恰说明,无论东方西方,大家都心照不宣地认为,40岁,是个坎儿。是个值得大书特书,或者说,值得用一个“big”来强调的坎儿。

当然,那套“over the hill”(走下坡路)的陈词滥调,早就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现在你要是跟一个刚满40的美国人说他“over the hill”,他八成会翻个白眼,然后告诉你他刚报名了人生第一次马拉松,或者正在计划环游世界。

这个时代,40岁不再是终点前的下坡路,更像是在山脉的中段,你终于爬上了一个视野开阔的平台。往后看,是自己赤手空拳、连滚带爬上来的二十年,有青涩,有狼狈,但真实无比。往前看,风景不一样了。云海在脚下翻腾,远处的山峰清晰可见,你知道接下来的路怎么走,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想去哪座山峰。

所以,现在聊40岁,在英语语境里,更多的是一种力量感的体现。他们可能会说:

“Life begins at forty.” (人生四十才开始。)—— 这句话简直是40岁群体的《国际歌》,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I feel more comfortable in my own skin.” (我觉得在自己的皮囊里更自在了。)—— 这句特别传神。不再需要取悦谁,不再需要扮演谁,我就是我,接受自己的所有,包括眼角的细纹和不再能熬夜的身体。这种“自在”,是三十岁时那种紧绷的、时刻准备战斗的状态无法比拟的。

“I finally have my stuff figured out.” (我总算把自己这点事儿给搞明白了。)—— 这个“stuff”包罗万象,可以是事业方向,可以是亲密关系,更可以是“我是谁”这个终极问题。四十岁,不一定有答案,但至少有了清晰的问题列表,并且知道哪些问题不重要,可以直接划掉。这就是“不惑”的现代版解释吧。

所以你看,从一个简单的“forty”,可以延伸出这么多层次的表达。语言是文化的镜子,它照见的,是人心。

我刚过完40岁生日没多久。坦白说,之前的一年,确实有点焦虑。那种感觉,就像上学时面对一场大考,明知道躲不过,复习得又好像不太够。看着镜子里不再紧致的下颌线,看着体检报告上那些带箭头的指标,看着公司里那些95后、00后用你听不懂的黑话谈笑风生,那种被时代抛下的恐慌感,是真实的。

这就是所谓的“midlife crisis”(中年危机)吗?

扯。

我觉得,“危机”这个词,太夸张,太戏剧化了。它更像是一场中场盘点。上半场你稀里糊涂地跑,被荷尔蒙、被社会时钟、被各种“你应该”推着走。到了中场休息,你终于有机会喘口气,喝口水,看看计分板,然后想一想,下半场,这球,到底要怎么踢?

我不再像二十多岁时,把英语当成一个需要攻克的堡垒,去背诵那些“地道”的表达,去模仿播音员的口音。现在,英语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工具,一把瑞士军刀。我用它来读我想读的文章,看我想看的电影,跟我想聊的人聊天。我的口音?Who cares? 我能把我的意思,那种夹杂着四十年人生阅历的、五味杂陈的、独一无二的意思,说明白,这就够了。

如果现在,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问我,40岁是什么感觉。我可能会告诉他:

40岁,就是你终于发现,人生这场游戏,你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是你自己跟自己的拧巴。而你,终于开始学会怎么跟自己和解。

40岁,就是你走进一家餐厅,可以不看价格,只点自己想吃的东西。我说的不是财务自由,而是心态自由。你不再需要用消费来证明什么,你只是单纯地,想让自己高兴。

40岁,就是你终于有勇气,对不喜欢的人和事,清晰地说出一个“No”。这个“No”,说得理直气壮,说得心安理得。因为你的时间和精力,太宝贵了,必须留给那些真正让你发光的人和事。

所以,“40岁英语怎么说”?

它可以是派对上的一句玩笑 The big four-oh

它可以是自我认知的一句宣告 I feel comfortable in my own skin

它可以是对未来的一个期许 Life begins at forty

但归根结底,它只是一个标签。Forty。当你真正活到这个年纪,你会发现,你怎么说它,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终于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它,去活出它。

那一刻,语言会自然而然地从你嘴里流淌出来,带着你独有的温度和力量。那才是属于你的,最准确的答案。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40岁英语怎么说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