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英语复习课怎么上

英语复习课怎么上?

就三个词:激活、串联、内化。别整那些虚的,别把复习课搞成新授课的2.0慢放版,那是对师生双方生命最残忍的浪费。

现在,让我给你掰扯掰扯这事儿。

一说起复习课,很多人脑子里浮现的画面估计是这样的:老师站在讲台上,拿着一本厚厚的教辅,面无表情地划着重点,“同学们,这个单词,会考,记下来。这个语法,上次讲过了,我再强调一遍……”台下的学生呢?眼神涣散,灵魂出窍,手里的笔在无意识地涂鸦,脑袋里可能正在进行一场星际穿越。整个教室的空气,沉闷得像一块湿透了的抹布,拧不出半点生气。

我跟你讲,这种复习课,效果约等于零,甚至可能是负数。因为它传递了一个极其可怕的信号:英语学习=无尽的重复和煎熬。学生不是没学过,他们只是忘了,或者说,那些知识点像一颗颗散落的玻璃珠,躺在大脑的某个角落里积灰,他们不知道怎么捡起来,更不知道怎么把它们串成一串漂亮的手链。

所以,复知课的灵魂,绝对不是“再讲一遍”。而是要当一个高明的“唤醒师”和“搭建师”。

先说“激活”

你得承认一个事实: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脑子里有货,只是这些货被埋得太深了。你的任务不是再给他们塞新货,而是帮他们把仓库里的东西翻出来,见见光。

怎么激活?放弃吧,放弃你那套“老师说,学生听”的单向灌输模式。把它变成一场高强度的、快节奏的、甚至有点“暴力”的知识风暴。

比如,复习一个单元的单词。别再领读了,求你了。你可以这么干: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搞一场“单词拍卖会”。每个单词一个底价,小组用积分去竞拍,拍到后必须在30秒内说出它的意思、词性,并用它造一个像样的句子。你说,在这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氛围里,他们还有时间走神吗?他们会为了团队荣誉,拼了命地去回忆、去思考。那些平时记不住的单词,在“我要赢”的欲望刺激下,可能一下子就从记忆深处蹦出来了。

或者,玩一个“语法侦探”游戏。你给出几段包含了目标语法的错误句子——这些错误最好是学生们平时最常犯的——让他们像侦探一样去“破案”,找出错误,解释原因,并给出正确的“判决”。这个过程,比你干巴巴地讲“主谓一致要注意……”要深刻一百倍。因为他们成了知识的主人,是他们在审判错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正确。

激活的关键,就是“快”“抢”。用速度和竞争来制造一种“认知失调”,逼着他们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你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很多你以为他们早就忘到爪哇国去的东西,其实他们都还记得。

然后是“串联”

激活只是第一步,把珠子都翻出来了,接下来就得把它们串起来。零散的知识点是无力的,只有当它们被编织成一张网,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传统的复习课,最大的问题就是“章节化”。复习第一单元,再复习第二单元……这种线性结构,恰恰是知识碎片化的罪魁祸首。学生学完第二单元,可能就把第一单元的忘得差不多了。

所以,我的主张是:打破单元壁垒,进行主题式复习

什么意思?比如说,这个学期我们学了关于“旅行”、“环保”、“科技”、“家庭”四个主题的内容。那我们的复习课,就围绕这些主题来展开。

以“旅行”为例。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聊“旅行”。你能想到哪些和旅行相关的词汇?(这时候,第一单元的 acommmodation,第三单元的 destination,第五单元的 vehicle,全都可以被调动起来)。

好,词汇有了。那描述一次过去的旅行,我们主要用什么时态?(过去时、过去完成时就出场了)。如果我们要计划一次未来的旅行呢?(将来时、虚拟语气“如果我有钱,我就……”也来了)。

在旅行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怎么问路?怎么点餐?怎么投诉?(各种功能性句式,情态动词表请求、建议,就都盘活了)。

你看,一个“旅行”主题,就把散落在不同单元的词汇、语法、句型、功能,像磁铁一样全都吸附过来了。知识不再是一座座孤岛,而是联结成了一片大陆。学生在构建这张“知识地图”的过程中,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哦!原来这个可以和那个一起用!”这种由内而发的连接感,远比老师画的思维导图来得坚实。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一步:“内化”

语言不是用来背的,是用来的。只有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中,知识才能真正地“长”在学生的脑子里,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我常说的,要用“输出倒逼输入”

别再满足于做几张卷子了。卷子上的选择题,很多时候靠的是语感和运气,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运用能力。

复习课的终极形态,应该是一场大型的、有明确目标的“语言实践工坊”

还是拿“旅行”主题来说。在激活了词汇、串联了语法之后,终极任务来了:请各小组策划一个为期一周的“英国毕业旅行”方案,并向全班进行展示和推销,争取获得最高的“旅行基金”(虚拟的)。

这个任务,瞬间就把所有知识点都激活了。

他们要讨论,就得用上表建议、同意、反对的句型。

他们要查询资料,就得接触大量真实的语料。

他们要写作方案,就得把词汇和句式落实到笔头。

他们要上台展示,就得锻炼口语表达和临场应变。

他们甚至还要互相提问和辩论,“为什么你们选择住青年旅社而不是酒店?预算够吗?”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角色是什么?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项目的总导演、资源的提供者和语言的脚手架。当他们为了一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突然卡壳想不起来某个词时,你适时地递上“convenient”或者“cost-effective”,这个词他们这辈子都忘不了。因为这是他们在“饥饿”的时候,你喂给他们的食物。

这样的一节复习课下来,你会发现,教室里不再是死气沉沉。它可能会有点吵,有点乱,甚至有点失控。但你看到的,是一双双发亮的眼睛,是一种想要表达、想要创造、想要赢的生命力。

这,才是一节有灵魂的复习课。它不是知识的简单回顾,而是一场盛大的知识派对。它不追求安静和整齐,它追求的是思维的碰撞和语言的新生。它累,对老师的要求极高,你需要提前做大量的设计和准备。但当你看到学生们能自信地用英语去辩论、去创造、去解决问题时,那种成就感,是任何一张满分的卷子都无法比拟的。

所以,别再问复习课怎么上了。问问自己,你想看到一群昏昏欲睡的知识“储藏罐”,还是一群眼里有光的语言“使用者”?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英语复习课怎么上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