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的英语,最直接、最通用的说法就是 Data Center。
但如果你只知道这一个词,那基本等于一个刚学会说 “你好” 的老外,离真正地在那个环境里交流,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因为 “机房” 这两个字背后,根本就不是一个单词的事儿,它是一整套生态、一种文化、一堆约定俗成的黑话。你跟老外同行说你要去趟 Data Center,OK,他懂了。但接下来呢?你要去干嘛?动哪个柜子?拔哪根线?那才是真正考验你的时刻。
很多时候,小一点的、就放在公司某个角落的那个玻璃房子,我们自己内部会叫它 Server Room 或者 Computer Room。这两个词听起来就“家常”多了。Data Center 这词一出来,画面感立马不一样,那得是那种望不到头的、一排排机柜像钢铁森林一样的庞然大物,风扇的噪音大到你得戴上耳罩,冷气强劲到你夏天进去都得穿件外套。所以,用词得看场景,看规模。别指着你们公司茶水间旁边那个放着两台塔式服务器和一台交换机的小黑屋,跟人说 “This is our Data Center”,那会有点尴尬。
好,我们现在“走进”这个真正的 Data Center。
你首先看到的,那一排排顶天立地的铁皮柜子,那叫 Rack,或者更正式一点,叫 Cabinet。这两个词基本通用。机柜的高度,不是用米来算的,是用一个非常关键的单位:U。1U 等于1.75英寸,也就是4.445厘米。所以你经常会听到,“Hey, can you help me to rack a 2U server in that 42U rack?” (嘿,哥们儿,能帮我把一台 2U 的服务器上到那个 42U 的机柜里吗?)这里的 rack,从名词变成了动词,意思就是“上架”。这个动作,我们行话里还有个更酷的说法,叫 Rack and Stack。听起来就很有画面感,把设备塞进机柜,然后一台一台堆叠起来。
服务器(Server)本身也分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可以上机架的,叫 Rack-mount Server。还有那种像刀片一样,一个机箱里插好多块的,叫 Blade Server,那个机箱就叫 Blade Chassis。每一块“刀片”就是一个独立的服务器,也叫一个 Node(节点)。你跟供应商沟通,说我要买十个 nodes,他马上就懂了。
把服务器固定在机柜上,需要用到导轨,那玩意儿叫 Rail Kit。有时候服务器后面还会拖着一个用来规整线缆的机械臂,那个叫 Cable Management Arm。说实话,那个所谓的 cable management arm,一半时候是救星,另一半时候就是个纯纯的障碍物,信我。
机柜里除了服务器,最重要的就是网络设备了。那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是 Switch(交换机),还有负责出口的 Router(路由器)和保护神 Firewall(防火墙)。交换机上密密麻麻的口,叫 Port。你插拔的那个小模块,根据速率不同,有 SFP (1Gb/10Gb), QSFP (40Gb/100Gb) 等等,这东西叫 Transceiver(光模块)。连接这些模块的线,如果是光纤,就是 Fiber Optic Cable;如果是我们常见的网线,就是 Copper Cable。而那些五颜六色、用来连接设备和配线架的短网线,我们通常叫它 Patch Cord 或者 Patch Cable(跳线)。那个用来集中管理线缆的面板,叫 Patch Panel(配线架)。
当你听到有人说 “The uplink port is down!”,你得知道,Uplink 指的是交换机往上连接到更核心网络(比如Core Switch)的那个端口,是命脉。相对的,连接服务器的端口,可以叫 Downlink。很多现代机房的架构,会在每个机柜顶部放一台交换机,直接连接柜子里的所有服务器,这种交换机就叫 Top-of-Rack Switch,简称 ToR Switch。这种布局,能大量减少从机柜到列头柜的布线,让机房看起来清爽很多。但如果运维不给力,再好的架构也挡不住一堆乱如意大利面的线,我们管那种灾难现场叫 Spaghetti Cabling。
一个机房能活着,靠的是什么?电和冷气。
电,离不开 UP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市电一断,它能顶上,给你足够的时间去启动发电机。机柜里,给服务器供电的那个长条形的插座板,叫 PDU (Power Distribution Unit)。高级点的 PDU 还能远程控制每个插口的开关,甚至监控功耗。当你需要重启一台死机的服务器,但人又不在现场,你就可以跟现场的同事说:“Could you please power cycle port number 5 on the PDU?” Power Cycle,就是一个非常地道的词,指“断电再上电”,比你说 “turn it off and then turn it on again” 专业多了。
冷气,则是整个系统的生命线。你听到的巨大噪音,主要就来自空调系统,也就是 HVAC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在数据中心里,更专业的叫法是 CRAC (Computer Room Air Conditioner)。为了提高制冷效率,现在都流行 Hot Aisle/Cold Aisle Containment 布局。就是把机柜背对背或者面对面摆放,形成“热通道”和“冷通道”。冷空气从地板下吹出来,进入“冷通道”,被服务器吸进去,然后从服务器屁股后面排到“热通道”,再被天花板上的风口吸走。你作为一个运维,就要确保这个气流组织的完整性,比如,机柜里没上设备的地方,要用 Blanking Panel(盲板)给堵上,防止冷热风短路。
除了这些硬件,还有一堆“动作”的说法。
当你拿到一台新服务器,要装系统、配网络、装应用,这一整套流程,叫 Provisioning。反过来,一台服务器要淘汰下架了,清除数据,拆除设备,这个过程叫 Decommissioning。
你在机房里排查故障,叫 Troubleshooting。发现是硬件问题,比如一块硬盘坏了,你需要联系厂商。这时候你就要 raise a ticket 或者 open a case。厂商可能会派一个工程师到现场,也可能会让你把坏的部件寄回去,他们再寄一个新的给你,这个流程叫 RMA (Return Merchandise Authorization)。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的工程师不可能全球各地跑。比如你在上海,但美国机房有台设备需要插拔一下网线。这时候你就会用到一个至关重要的服务,叫 Remote Hands。就是你花钱,让数据中心自己的技术员帮你去现场干这些“体力活”。你会通过邮件或者工单系统,给他们下达非常精确的指令,比如:“Please connect a patch cord from ToR switch, port Gi1/0/24, to the eth0 port of the server in Rack A01, U25.” 指令越精确,越不容易出错。
所以你看,“机房英语”根本不是一个词汇表。它是一种嵌入在工作流程里的语言。它关乎物理位置(Rack, U),关乎设备类型(Server, Switch, PDU),关乎连接关系(Uplink, Port, Patch Cord),也关乎运维动作(Rack and Stack, Power Cycle, Troubleshoot)。
掌握了这些,你才能真正听懂电话那头,那个印度口音的工程师在凌晨三点让你做什么;你才能写出一封清晰的邮件,让远在天边的 Remote Hands 精准地执行你的命令;你才能在看那些Cisco、Dell、HPE的技术文档时,感觉自己不是在读天书。
这套语言,是全球IT基础设施工程师的通用语。它冰冷、精确,没有感情,但它支撑着我们这个五彩斑斓的数字世界。当你下次再走进那个充满噪音和冷气的钢铁森林时,你听到的,就不再是嗡嗡声,而是一首由 Rack, Switch, Server, PDU, CRAC 共同演奏的,关于0和1的交响乐。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