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英语绘本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别把它当成一堂“课”。你把它当成课,想着要教单词、教句型,那孩子马上就能感觉到,然后就跑了。你要把它当成一场游戏,一场表演,一个和孩子一起玩的时间。你的角色不是老师,而是故事大王,是个带着玩具来和大家分享的大朋友。一旦你心态变了,整个气场就对了。
第一步:选书,等于选对玩具
选书是所有事情的开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书选错了,后面你用尽浑身解数,效果也有限。
首先,你要选那些图大、字少的书。 孩子的注意力很短,他们是靠图画来理解故事的。 比如 Eric Carle 的《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整本书就那么几个句型,不断重复。孩子一听就知道规律,很容易跟着模仿。而且颜色鲜艳,动物形象也简单,一眼就能认出来。这种重复性强、有节奏感的书,是入门首选。
其次,故事情节要简单直接。一条线走到底,别搞什么复杂的支线。像《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就是个好例子。从周一吃到周日,最后变成蝴蝶,逻辑清晰。孩子能轻松跟上故事的节奏,不会因为听不懂而感到挫败。
还有一个选书的窍门,就是选那些可以“玩”的书。比如翻翻书、洞洞书、触摸书。像《Dear Zoo》这种翻翻书,每一页都有个小机关,孩子会充满期待地去翻,想看看笼子里到底是什么动物。这种互动性强的书,能把孩子的注意力牢牢抓住。
千万别选那些你想“教”很多东西的书。比如你想教颜色,就找一本讲颜色的故事书,而不是一本单词卡片式的书。知识要藏在故事里,不能硬邦邦地摆出来。孩子是在听故事,顺便学了东西,而不是为了学东西才来听故事。
第二步:上课前的准备,不是备课,是准备“道具”
选好书之后,别急着想教学流程。先想一下,怎么让这个故事变得更好玩。你需要一些道具。
最简单的道具就是手偶。 讲《Brown Bear》的时候,你可以准备一个棕熊的手偶。故事一开始,手偶就跳出来和大家打招呼,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你甚至可以模仿熊的声音说话。这个手偶就是故事的主角,是你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
还可以准备一些图片卡片。把书里的关键角色或物品做成卡片。讲到相应内容时,就举起卡片。这能帮助孩子把听到的声音和具体形象对应起来。比如讲到 “red bird” 时,你就举起红色小鸟的卡片,指着它说 “red bird”。这个过程不需要翻译,孩子通过图像就能明白意思。
音乐也很重要。找一首和故事主题相关的儿歌作为热身活动。比如讲动物的绘本,就可以课前放《Old MacDonald Had a Farm》。大家一起唱唱跳跳,气氛热起来了,孩子们的状态也放松了,更容易进入接下来的故事环节。
把这些道具准备好,你的绘本课就成功了一半。你不是在准备教案,你是在准备一场表演的舞台和道具。
第三步:讲故事的流程,就是带着大家“演”一遍
好了,现在进入正式讲故事的环节。这个环节可以分成三小步:封面预测、故事进行时、互动提问。
-
封面预测 (Warm-up)
讲故事前,不要一上来就翻开第一页读。先把封面展示给孩子们看,这是一个调动他们好奇心的黄金时间。 你可以指着封面问:“What do you see?” “Who is this?” “What color is it?” 哪怕他们只能用单个词回答,或者只是用手指一指,都没关系。这个过程是为了让他们主动观察,并且对故事内容产生预测。 比如拿着《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的封面,你可以指着那只毛毛虫问:“Is it a big caterpillar or a small caterpillar?” 让他们猜猜这个故事会讲什么。
-
故事进行时 (While-reading)
这是核心环节。你的声音、表情、动作就是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你的声音要有变化。讲到大灰狼的时候,声音要低沉沙哑;讲到小兔子的时候,声音要轻快跳跃。用声音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才能被带入情节。
其次,你的动作要夸张。讲到毛毛虫吃东西,你就做出咀嚼的动作,甚至可以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讲到它肚子疼,你就捂着肚子,表情痛苦。孩子对肢体语言的理解能力,远超于对语言的理解。
最重要的一点:不要翻译。这是很多老师会犯的错误。他们一边读英文,一边用中文解释一遍。这样做,孩子就会养成依赖中文的习惯,不去听英文,反正等着听翻译就行了。那怎么让孩子理解呢?靠图片和你的表演。 你读到 “apple”,就指着书上的苹果;你读到 “jump”,你就跳一下。让英文单词和具体的图像、动作直接关联,跳过中文翻译这个中间环节。
-
互动提问 (Interaction)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随时和孩子互动。但这种互动不是考试,而是邀请。看到毛毛虫吃苹果的页面,你可以停下来问:“Do you like apples?” 看到蝴蝶出来了,你可以问:“Is it beautiful?” 这些问题是为了让他们有参与感,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故事的一部分。如果孩子没反应,也没关系,你可以自问自答,然后继续讲下去。目的是保持一种交流的氛围。
第四步:故事后的延伸,把游戏进行到底
故事讲完了,课并没有结束。最精彩的部分才刚刚开始。延伸活动是巩固和运用语言的最好方式。
-
游戏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部分。 比如讲完《Brown Bear》,可以玩一个 “I spy with my little eye” 的游戏。你说 “I spy something red”,让孩子们在教室里找红色的东西。这样就把故事里的句型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或者玩 “Simon Says”,你说 “Simon says, jump like a frog”,孩子们就学青蛙跳。这些游戏能让孩子在动起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使用英语。
-
手工
手工活动能让故事的体验延续下去。 比如,学完《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可以准备一些彩色的纸和胶水,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一条毛毛虫。在做的过程中,你可以不断地重复相关的词汇,比如 “green body”, “red head”。他们亲手做的东西,印象会特别深刻。
-
表演
如果孩子们对故事很熟悉了,可以邀请他们来表演。 每人扮演一个角色,把故事重新演一遍。台词说不完整没关系,动作做出来就行。表演能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成就感,也是语言输出的绝佳机会。
一些你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
孩子坐不住怎么办?
这太正常了。首先,你的活动要动静结合。 不能让孩子一直坐着听。讲几页故事,就起来唱首歌、做个游戏,然后再回来继续讲。其次,一堂课的时间不要太长,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孩子。40分钟的课,可能只有15分钟是在讲故事,其他时间都在热身和玩游戏。
-
孩子不开口说怎么办?
不要强迫孩子说。语言学习的规律是先有大量的听力输入,然后才会有口语输出。 孩子不说话,不代表他没听懂。也许他正在默默吸收。你要做的,是创造一个让他想说、敢说的环境。多鼓励,多表扬。哪怕他只是说对了一个单词,也要给他一个大大的赞。
总而言之,一堂好的英语绘本课,应该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你不需要有多么标准的口音,也不需要懂多少高深的教学理论。你只需要一颗爱孩子、爱故事的心,并且愿意放下“老师”的身段,和他们一起玩起来。


580学习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