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用英语怎么写
直接说,橙色用英语就是 “orange”。这个词既可以指代颜色本身,也能指代我们吃的那种水果——橙子。 一个词干两份活儿,这在英语里还挺特别的。大部分颜色词就是颜色词,但 “orange” 因为和水果同名,就多了一层身份。比方说,你可以讲 “She wore an orange dress”(她穿了条橙色的裙子),这里的 “orange” 是形容词,修饰裙子的颜色。你也可以说 “I had an orange for breakfast”(我早餐吃了个橙子),这里的 “orange” 就是名词,指水果。
这词儿是怎么来的?先有橙子还是先有橙色?
这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答案是:先有水果。 在英语里,表示“橙色”这个概念的词,其实是从水果的名字演变过来的。在15世纪末之前,欧洲虽然有这种颜色,但没有专门的词来称呼它。那时候的人们管它叫 “yellow-red”(黄红色)或者 “red-yellow”(红黄色)。 听起来就很直白,就是黄色和红色的混合体。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那会儿,葡萄牙商人把甜橙树从亚洲带到了欧洲。 随着这种水果越来越普及,人们需要一个词来称呼它。这个词的词源能一路追溯到古代印度的梵语 “nāraṅga”,意思是“橘子树”。 后来,这个词经过波斯语的 “nārang” 和阿拉伯语的 “nāranj”,传到了欧洲。 在西班牙语里变成 “naranja”,在意大利语里是 “arancia”,到了古法语里就成了 “orenge”。
最终,这个词进入了英语,变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 “orange”。最早在13世纪的英语记录里,”orange” 指的是水果。 直到1502年,才有记录显示 “orange” 被正式用来指代颜色。 所以,是水果的名字给了颜色一个名字,而不是反过来。这个过程也说明了语言是怎么跟着生活走的:接触到了新东西,就需要新的词汇来描述它。
不只是一个 “orange”,橙色也有很多种说法
就像中文里有橘红、杏黄、赭石色一样,英语里对橙色的描述也远不止 “orange” 一个词。如果你想表达得更具体,有很多词可以用。这些词大多也是从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来的,特别是水果和植物。
- Tangerine: 这个词指蜜橘,所以 “tangerine” 色就是一种更偏黄、更明亮的橙色。
- Apricot: 杏色,这是一种很浅的、带点粉调的橙色,很柔和。
- Peach: 桃色,和杏色有点像,但可能更偏粉一点,也是一种很淡的橙色。
- Coral: 珊瑚色,这是一种偏红的橙色,有点像粉色和橙色的结合体,很有活力。
- Saffron: 藏红花色,一种非常鲜艳的金橙色。
- Burnt orange: 焦橙色或赭色,这是一种更深、更偏棕色的橙色,带着一种秋天的感觉。
- Rust: 铁锈色,顾名思义,就是铁锈的那种红棕色,也是深橙色的一种。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词,比如 “pumpkin”(南瓜色)、”carrot”(胡萝卜色)、”mango”(芒果色) 等等。这些词让颜色的表达更生动、更精确。比如你想描述一个日落,说它是 “a deep, burnt orange” 就要比单纯说 “orange” 更能传达出那种浓郁、温暖的画面感。
橙色在不同文化里代表什么?
颜色这个东西很奇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它代表的意义可能完全不一样。橙色也是如此。
在很多西方国家,橙色通常和一些积极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比如,它代表着能量、温暖、活力和秋天。 想想秋天的落叶、万圣节的南瓜灯、感恩节的装饰,橙色都是主角。 因为它的高可见度,橙色也经常用作警示色,比如安全背心、路障、救生衣等。 在荷兰,橙色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荷兰皇室——奥兰治-拿骚王室(House of Orange-Nassau)的颜色,因此也成了荷兰的国家代表色。
但在东方文化里,橙色的含义又有所不同。在佛教和印度教中,橙色(特别是藏红花色)是一种非常重要和神圣的颜色。 僧侣们穿的僧袍通常是橙色的,这个颜色象征着简朴、谦逊和脱离世俗。 在儒家文化中,橙色代表着转变。 在中国和日本,橙色也和幸福、爱、健康联系在一起。 比如春节的时候,人们喜欢摆放金桔(kumquat),它的橙色象征着吉祥和财富。
有意思的是,同一个颜色在某些地方是喜庆的象征,在另一些地方却可能代表悲伤。例如,在一些中东国家,比如埃及,橙色就和哀悼、丧失有关。 这也提醒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颜色的使用需要考虑当地的文化习惯。
艺术和生活中的橙色
艺术家们很早就开始使用橙色了。古埃及人会用一种叫做雄黄(realgar)的橙色矿物颜料来装饰陵墓。 中世纪的艺术家也会用类似的颜料来为手稿上色。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稳定又明亮的橙色颜料并不容易得到。
直到19世纪,随着新的合成颜料被发明出来,比如1809年出现的铬橙(chrome orange),橙色才在艺术家的调色盘上真正活跃起来。 印象派画家们尤其喜欢用橙色。他们通过学习色彩理论发现,把橙色和它的互补色——蓝色——并置在一起,能让两种颜色都显得格外明亮和突出。 莫奈的《印象·日出》里,那个小小的橙色太阳就是画面的焦点。
而把橙色用得最出神入化的,可能要数梵高了。对他来说,橙色和黄色就是法国南部普罗旺斯阳光的颜色。 他经常用自己调制的橙色,与浓烈的蓝色、紫色形成对比,创造出充满情感和张力的画面。
在日常生活中,橙色也无处不在。从我们吃的胡萝卜、南瓜、芒果,到交通信号灯和警告标志,再到金门大桥那标志性的“国际橙”,这种颜色用它的温暖和醒目,影响着我们的视觉和情绪。
和 “orange” 有关的一些有趣说法
英语里有一些包含 “orange” 的习语和表达,虽然不像 “blue”(蓝色)或 “red”(红色)那么多,但也挺有意思。
- Apples and oranges: 这可能是最常见的一个了。它的意思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样东西”,用来强调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 比如,”You can’t compare your job to mine, they’re apples and oranges.”(你不能拿你的工作和我的比,这完全是两码事。)
- A Clockwork Orange: 这本来是安东尼·伯吉斯的小说和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名字,但现在已经进入了日常词汇,用来比喻一些表面看起来自然,但内部却被机械地、非人道地操控的事物。
- Orange you glad: 这是一个利用谐音的俏皮话,把 “orange” 念得像 “aren’t you”。通常用在一个双关笑话的结尾,比如 “Orange you glad I didn’t say banana?”(你是不是很高兴我没说香蕉?)。
最后还有一个关于 “orange” 的语言学趣闻:在英语里,几乎没有一个常用词能和 “orange” 完美押韵。 这件事本身也成了一个梗,激发了不少幽默诗歌的创作。


580学习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