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学英语,第一个想到的“倒霉”就是 unlucky。
这个词没错,语法上完全正确。但问题是,它听起来很生硬,像教科书。在日常聊天里,一个美国人或者英国人很少会张口就说 “I am so unlucky.”
这听起来有点像机器人。太直白了,缺少了那种“唉,我真是倒霉透了”的感情色彩。
那地道的说法是什么?
我们先从最基础、最常用的开始。
1. 用 “Bad luck” 替代 “Unlucky”
这是最简单的升级。把形容词 unlucky 换成名词短语 bad luck。虽然只是个小改动,但听起来立马就自然多了。
比如,你手机掉地上摔碎了。
你可以说:“I have bad luck.” (我运气不好。)
或者更感叹一点:“What bad luck!” (真倒霉!)
这个用法覆盖了大部分“倒霉”的场景,简单又安全。如果你不想记太多,记住这个就够用了。
但是,生活中的倒霉是五花八门的。有时候是一件小事不顺心,有时候是祸不单行。所以,我们还有更多更精确的表达。
2. “今天真是诸事不顺” – It’s just not my day.
这个短语特别好用。它专门用来形容一整天都感觉不对劲,干什么都不顺。
比如,早上出门被洒水车浇了一身,到了公司发现忘了带电脑,中午吃饭又把咖啡洒在了裤子上。这时候你就可以跟同事抱怨:
“It’s just not my day.” (今天真不是我的日子。)
对方一听就懂,你今天就是“水逆”。
你也可以把 “day” 换成 “week”, “month”, 甚至 “year”。
比如你这整个星期都在加班,项目还不顺利,就可以说:“It’s not my week.”
3. 充满讽刺意味的倒霉 – “Just my luck.”
这个短语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因为它完美表达了中文里那种“得,算我倒霉”的自嘲和无奈。
它的意思是“真不愧是我的运气”,但其实是在说反话。
举个例子:你为了一个重要的会议准备了很久,结果会议开始前五分钟,投影仪坏了。这时候你就可以摊开手,苦笑一下说:
“The projector broke five minutes before the meeting. Just my luck.”
(会议前五分钟投影仪坏了。真行,算我倒霉。)
再比如,你等了半小时的公交车,车刚开走,你就到了。
“The bus just left. Just my luck.”
这个短语的精髓在于那种“我就知道会这样”的宿命感。
4. 形容一件具体倒霉事的反应
有时候,你不是在说自己这个人运气不好,而是针对某一件具体发生的事发表评论。
-
That sucks.
这个说法非常口语化,也很常用。基本上任何不好的事情,你都可以用 “That sucks.” 来回应。
朋友说:“My flight was cancelled.” (我的航班被取消了。)
你可以回答:“Man, that sucks.” (天,那太糟了。)
注意,这个说法比较随意,适合跟朋友、同龄人说。别对你老板或者长辈用。
-
That’s a bummer.
这个和 “That sucks” 意思差不多,但语气稍微温和一点,没那么强烈。如果你觉得 sucks 有点粗鲁,用 a bummer 就很合适。
“I lost my wallet.” (我钱包丢了。)
“Oh, that’s a bummer.” (哦,那真够倒霉的。)
-
What a drag.
这个说法有点老派,但现在年轻人也用。它形容一件事情很麻烦、很拖后腿,让人提不起劲。
“We have to work this weekend.” (我们这周末得加班。)
“Ugh, what a drag.” (唉,真烦人/真倒霉。)
5. 祸不单行,连续倒霉
如果你感觉自己被霉运缠身,做什么都错,可以用下面这些说法。
-
I’m on a losing streak. / I’m on a streak of bad luck.
“Streak” 指的是连续的一段时间。A losing streak 就是“连败”,引申为“连续倒霉”。
比如你最近投资亏钱,打游戏连输,出门还总下雨。你就可以说:
“I feel like I’m on a losing streak.” (我感觉自己最近倒霉透了。)
-
I feel cursed.
这个说法就比较夸张了,带点戏剧性。Cursed 的意思是“被诅咒了”。当你觉得自己的霉运已经不合常理,简直像被人下了咒一样,就可以用这个词。
“This is the third time my car has broken down this month. I feel cursed.”
(这是我这个月车第三次坏了。我感觉自己被诅咒了。)
6. 墨菲定律 – Murphy’s Law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定律,它的核心思想是:“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任何可能出错的事情,就一定会出错。)
当你遇到一系列连锁的倒霉事件时,用这个定律来吐槽就再合适不过了。
比如,你出门怕下雨所以带了伞,结果一天晴空万里。第二天你觉得不会下雨就没带伞,结果被淋成了落汤鸡。这就是典型的墨菲定律。
你可以说:“Of course it rained the one day I didn’t bring an umbrella. That’s Murphy’s Law for you.”
(我偏偏没带伞这天就下雨了。真是墨菲定律。)
7. 更正式的说法 – Unfortunate
前面说的都偏口语。如果你在工作环境或者需要听起来更正式、更客观的场合,可以用 “unfortunate”。
它的意思是“不幸的”,语气比较中立,不带太多个人情绪。
比如,公司的项目因为意外情况中断了。在会议上,你可以说:
“It’s unfortunate that we encountered this issue, but we are working on a solution.”
(很不幸我们遇到了这个问题,但我们正在设法解决。)
或者,朋友告诉你他没得到那个工作机会,你可以说:
“I’m sorry to hear that. That’s very unfortunate.”
(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难过。这太遗憾了。)
帮你总结一下,怎么选着用:
- 最基本通用: I have bad luck. / What bad luck!
- 今天一天都不顺: It’s not my day.
- 自嘲式倒霉: Just my luck.
- 评论别人的倒霉事(非正式): That sucks. / That’s a bummer.
- 连续倒霉,祸不单行: I’m on a losing streak. / I feel cursed.
- 解释为什么倒霉事总发生: It’s Murphy’s Law.
- 正式场合或表达同情: That’s unfortunate.
所以你看,“倒霉”在英语里不是一个词能解决的。它关乎情绪、场景和语气。下次你想说自己倒霉的时候,试着从上面这些表达里挑一个最合适的。这样一说,你的英语听起来会立刻不一样。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