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不懂英语”这个问题,其实困扰很多人。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摇头,然后说 “No English”,直接把天聊死。
我以前也这样。在国外第一次被人问路,脑子一片空白,憋了半天就说了个 “Sorry”。结果人家一脸失望地走了,我站原地尴尬得想钻地缝。后来我发现,这种处理方式是错的。它不仅没解决问题,还切断了所有沟通的可能。
其实,当你说“我听不懂”的时候,真正的问题不是语言本身,而是你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听不懂”的场面。核心思路就一个:不要直接结束对话,而是想办法让对话用你能理解的方式继续下去。
下面我把应对方法分成几个等级,从最简单的到稍微复杂一点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用。
第一级:基本自救句
这是给那些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或者在极度紧张时脑子一片空白的人准备的。记住这几句,至少能让你不那么被动。
-
“Sorry, I don’t understand.” (对不起,我听不懂。)
这是最基础的。但说完这句,最好别就这么停了。你可以加上肢体语言,比如摊开手,或者露出一个抱歉又无奈的表情。
-
“Could you speak slowly, please?” (您能说慢一点吗?)
这句话非常有用。很多时候你听不懂,不是因为词不认识,而是因为对方语速太快,你的大脑处理不过来。让对方放慢速度,你可能就能抓住几个关键词,猜出大概意思。
-
“Can you repeat that, please?” (可以请您重复一遍吗?)
跟上一句类似,有时候就是没听清。别不好意思,直接要求重复。这比不懂装懂要好得多。
这三句是救命稻草,但它们只是缓兵之计。它们告诉对方“我有困难”,但没有提供解决方案。所以,我们要进入第二级。
第二级:精准沟通句
这一级的目标,是把“我完全听不懂”这个模糊的大问题,变成“我只是某个点没搞懂”的小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对方知道怎么帮你。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程序员跟你说“代码跑不通”,你也不知道怎么办。但如果他说“第52行的那个变量没定义”,你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沟通也是一个道理。
-
指出你不懂的那个词。
当对方说了一长串,你可能只卡在一个词上。这时候,你可以打断他,然后问:
“Sorry, what does ‘[你不懂的那个词]’ mean?” (不好意思,“[那个词]”是什么意思?)
比如对方说:“You need to fill out this itinerary.” 你听不懂 itinerary,就直接问:“Sorry, what does ‘itinerary’ mean?” 对方可能会用更简单的词解释,比如 “Oh, it means your travel plan.” 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
要求对方用别的方式表达。
有时候对方用的词太高级或太书面了,你可以请他们换种说法。
“Could you say that in a different way?” (您能换种说法吗?)
或者更简单点:
“Could you use simpler words?” (您能用简单点的词吗?)
这招很有用。对方会觉得你很真诚,而且沟通效率高。
-
确认你理解的部分。
这是我个人最推荐的一个技巧。把你听懂的部分复述出来,让对方确认。这能确保信息没有误解,也能让对方知道你的理解进度。
比如,对方跟你解释一个复杂的路线,说了一大堆。你可以说:
“Okay, so I go straight, and then turn left at the bank. Is that right?” (好的,所以我直走,然后在银行左转。对吗?)
这样做,对方就知道你听懂了前半段,他只需要补充后面的内容就行了。这比让他从头到尾重复一遍要高效得多。
第三级:工具辅助法
当语言沟通实在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别忘了我们有工具。
-
直接掏出手机。
你可以很有礼貌地说一句:
“One moment, please. I’ll use my phone to translate.” (请稍等,我用手机翻译一下。)
然后打开翻译软件,让对方对着手机说话,或者你把你想说的中文输进去,给他看翻译结果。这没什么丢人的,工具就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我在日本旅行时,全程靠翻译软件和店员沟通,买东西、点餐都没问题。
-
利用纸和笔。
有时候写下来比说出来更清楚,尤其是在涉及数字、名字、地址的时候。
你可以说:
“Could you write that down for me, please?” (能帮我写下来吗?)
比如你在酒店问 Wi-Fi 密码,让对方说一百遍你可能都听不对,但让他写下来,就一目了然。
真实场景应用
光说理论没用,我们来看几个真实场景。
场景一:在餐厅点餐,看不懂菜单
- 错误做法: 尴尬地指着图片随便点一个,结果上来一道自己不爱吃的菜。
- 正确做法:
直接叫来服务员,指着菜单说:
“Sorry, I don’t understand the menu. What do you recommend?” (不好意思,我看不懂菜单。你有什么推荐吗?)
或者问:
“What’s the most popular dish here?” (这里最受欢迎的菜是什么?)
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可能吃到店里的招牌菜。
场景二:在街上问路
- 错误做法: 听不懂对方的回答,就只能尴尬地说 “Thank you” 然后走开,继续迷路。
- 正确做法:
听完对方的解释后,用我们第二级的技巧来确认:
“Sorry, I just want to make sure. So I walk two blocks and the station is on my right?” (不好意思,我确认一下。所以我走两个街区,然后车站在我右手边?)
如果还是不确定,就用工具辅助法:
“Could you please point it out on the map for me?” (能麻烦您在地图上帮我指一下吗?) 你可以打开手机地图给他看。
场景三:在酒店前台办理入住
- 错误做法: 对方说什么都点头说 “yes”,结果可能错过重要信息,比如早餐时间、Wi-Fi 密码等。
- 正确做法:
对方说完一长串后,你可以抓住重点提问:
“Sorry, I missed that. What time is breakfast?” (不好意思,我没听清。早餐是几点?)
“And what’s the Wi-Fi password?” (Wi-Fi 密码是多少?)
然后拿出纸笔,“Could you write it down for me?” 让他们写下来,万无一失。
心态最重要
说了这么多方法,最后想强调一点:心态。
听不懂外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没什么好丢脸的。你回想一下,当一个外国人用磕磕巴巴的中文问你路时,你是会嘲笑他,还是会很耐心地想办法帮他?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
所以,别害怕,别紧张。把“我听不懂”当成一个沟通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你表现得越是想努力去理解,对方就越愿意花时间帮你。
总结一下,下次再遇到听不懂的情况,别再说一句 “No English” 就跑了。试试这些方法:
- 先让对方慢下来、重复一遍。
- 精准地问出你不懂的那个词或那句话。
- 复述你听懂的部分,让对方确认。
- 实在不行,就大大方方地掏出手机翻译。
沟通的本质是交换信息,而不是语言表演。只要信息能准确传达,用什么方法都行。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