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单词这事,很多人第一步就走错了。
错在哪?抱着一本厚厚的单词书,从A开始往下啃。abandon, abnormal, abolish… 这种感觉就像在监狱里啃一块没味道的干面包,过程痛苦,而且啃完就忘。我以前也这么干过,结果就是abandon这个词背得滚瓜烂熟,因为每次都从第一页开始,每次都放弃。
这种方法的根本问题是,它把单词当成了一个个孤立的、没有生命的东西。但语言不是这样的。单词是活的,它有自己的脾气和朋友圈,只有在句子里、在具体的场景里,它才有意义。你死记硬背一个词的中文意思,就像你只知道一个人的身份证号,但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长什么样,跟谁是朋友。下次在街上碰到,你还是认不出来。
所以,咱们得换个思路。别再说“背单词”,改成“认识单词”。你不是在执行一个任务,你是在交朋友。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别再碰任何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单词书。把它们扔掉,或者垫桌脚。你的主战场应该在阅读和听力里。
去找你感兴趣,并且难度稍微比你现有水平高一点点的材料。刚开始可以看一些分级读物,比如牛津书虫系列。如果你水平高一点,就直接去看英文新闻网站,比如BBC News,看你感兴趣的版块,科技、体育都行。或者找一本你喜欢的英文小说,哪怕是青少年小说也很好。听力也一样,找个英文播客,或者看没有字幕的美剧。
这个过程的目的不是为了“学单词”,而是为了“遇见单词”。
当你读到或听到了一个不认识的词,别马上停下来去查。先猜。根据上下文猜猜它大概是什么意思。比如你读到一句话:“Despite the heavy rain, the football match continued.” 你不认识 a,不认识 b,但你认识 heavy rain 和 football match continued。那你就能猜到,“despite”大概是“虽然”或者“不管”的意思。
猜对了,你会很有成就感。猜错了,也没关系,因为你对这个词已经有了第一次深刻的印象。
第二步:查,并且记录。
猜完之后,再去查词典。但千万别只用那种只给你一个中文意思的词典。我建议用英英词典,比如朗文、牛津或者韦氏词典。它们会用更简单的英文来解释这个词,这能帮你理解得更透彻。而且,它们会提供很多例句。
这时候,你需要一个本子,或者一个手机App,来记录你遇到的生词。但记录的方式很重要。别只写下 “despite – 尽管”。你要做的是,把整个句子抄下来:“Despite the heavy rain, the football match continued.”
为什么一定要抄整个句子?因为这个句子就是这个单词的“家”,是它的使用场景。下次你复习的时候,你看到的不是一个孤零零的单词,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故事。你脑子里会浮现出下着大雨的球场,这样记忆就变得立体了。
除了抄句子,你还可以在旁边简单记下它的近义词、反义词,或者它的其他形式。比如,你学了 “decide”,可以顺便查查 “decision”(名词)和 “decisive”(形容词)。把它们放在一起记,等于一次性认识了一家人,效率更高。
第三步:有策略地复习。
记下来不等于记住了。遗忘是人的天性,我们要做的是跟遗忘作斗争。但不能瞎斗,要有策略。
这个策略就是“间隔重复”。简单说,就是在你快要忘记的时候,及时地提醒你一下。刚学的新词,可能需要一天后就复习。复习过一次之后,可以隔三天再看。然后隔一个星期,一个月…… 随着你记忆越来越牢固,复习的间隔就可以拉得越来越长。
你可以用最原始的方法,做卡片。正面写你抄下来的那个句子,把生词空出来。背面写上那个生词和它的意思。每天翻一翻。会了的放一边,不会的就多看几次。
如果你觉得做卡片麻烦,可以用App,比如Anki。它就是一个帮你自动执行“间隔重复”的工具。你把你要记的内容(就是你抄的那些句子)输进去,它会每天自动安排好你应该复-习哪些卡片。你只需要每天花15-20分钟,跟着它的节奏走就行。这个过程不轻松,但绝对有效。因为它符合大脑的记忆规律。
第四步:主动使用。
认识一个单词的最高境界,不是你看到它认识,而是你能主动地、正确地用出来。
所以,每次复习完单词,试着去用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造句。别抄词典里的例句,用你自己的话,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去造句。比如你学了 “exhausted”(筋疲力尽的),你可以造个句:“After working for 12 hours, I felt completely exhausted.” 这个句子跟你自己的真实感受联系起来了,你就很难再忘记它。
再进一步,可以尝试用几个新学的词写一小段话。哪怕只有三五句话,描述一下你今天做了什么,或者对某个新闻的看法。这个过程会逼着你去思考这个词到底怎么用,用在什么位置才合适。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把知识内化成自己能力的过程。
关于词根词缀,多说几句。很多人推崇用词根词缀法来背单词。这个方法有用吗?有用。它能帮你把单词拆开,理解它的构成,有时候还能帮你猜词义。比如,你知道“port”是“拿、运”的意思,你就能猜到 “import” 是进口,“export” 是出口,“transport” 是运输。
但是,它不能作为你记单词的主要方法。它更像一个辅助工具。原因有二:第一,很多词的词根词缀来源很复杂,硬去记那些拉丁语、希腊语词根,本身就是另一个巨大的记忆负担。第二,就算你认识词根,也可能猜错词义,因为语言是不断演变的。
我的建议是,把词根词缀当成一个有趣的发现过程。当你学了一个新词,比如 “incredible”,你可以顺便查一下,“in-”表示否定,“cred-”表示相信,“-ible”是形容词后缀,所以它的意思就是“难以相信的”。这种发现的乐趣能加深你对单词的理解,但不要本末倒置,花大量时间去背词根表。
最后,别再纠结“我一天应该背多少个单词?”这种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你每天在阅读中能遇到多少生词,处理多少生词,这才是关键。质永远比量重要。一天认认真真地“认识”10个单词,并且把它们记在句子里,思考怎么用,这比你囫囵吞枣地“背”100个单词但第二天忘掉90个要有效得多。
总结一下我的方法:
1. 放弃单词书,去大量阅读和听你感兴趣的材料。
2. 在语境中“遇见”生词,先猜,再查英英词典。
3. 记录时,一定要抄下完整的句子,而不仅仅是单词和中文意思。
4. 使用间隔重复的方法(卡片或App)进行定期、高效的复习。
5. 主动尝试用新词造句、写作,把它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这个过程没有捷径,也不可能一夜之间让你词汇量暴增。它需要耐心和坚持。但好处是,这个过程不那么痛苦,而且你记住的每一个单词都是“活”的,你不仅知道它什么意思,还知道它怎么用。这样学到的词汇,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