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用英语怎么说?最直接、最常用的答案,就是 walk past 或者 pass by。比如,“我今天早上走过那家咖啡店”,你完全可以说 “I walked past that coffee shop this morning.”。简单明了,对吧?
但如果你觉得这事儿就这么一句话就完了,那可就太低估语言的魅力,也太小看“走过”这两个字在我们中文语境里那沉甸甸的分量了。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词对词”翻译游戏。
你看啊,walk past,这个词组冷冰冰的,像个监控摄像头,只记录一个物理动作:一个物体,从A点移动,经过B点,到达C点。它描述的是一个事实,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但我们口中的“走过”呢?它就像一个穿着朴素外衣的魔术师,你以为看清了它的全部,实际上它袖子里还藏着千变万化的场景与情绪。
我们来想象几个画面。
第一个画面:你在街角看见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背影,可能是你的前任。你心头一紧,呼吸都停了半拍,犹豫了几秒钟,最终还是把帽檐拉低,加快脚步,低着头从他/她身边 走过。这个“走过”,仅仅是 walk past 吗?不,这里面有躲闪,有心酸,有翻江倒海的回忆,有刻意压抑的冲动。英语里或许可以用更复杂的描述,比如 “I hurried past, keeping my head down”,但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词组能像“走过”一样,用两个字就精准地勾勒出那种“擦身而过,内心海啸”的全部戏剧性。
第二个画面:你和一群朋友去徒步,走过 了一条泥泞的小径,走过 了一片开满野花的草地,走过 了一条潺潺的溪流。这里的“走过”,强调的是“穿越”和“经历”的过程。这时候,walk through 或者 pass through 就比 walk past 要精准得多。”We walked through a muddy trail.” 听起来就比 “We walked past a muddy trail.” 要身临其境。前者是你身在其中,双脚沾满泥泞;后者更像你站在旁边的大路上,只是路过了那条小径。一个字的区别,参与感天壤之别。如果是开车,那就是 drive through。所以你看,中文一个“走过”,英语里就分化出了 past 和 through 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维度。
现在,我们把格局再打开一点。
“我们一起 走过 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
这句话里的“走过”,你还能用 walk past 吗?显然不行。这根本就不是物理上的移动了,这是时间与生命的跋涉。这里的“走过”是熬过、挺过、共同经历过。这时候,英语世界里一个无比强大的词组出现了:go through。
go through,这个词组简直是为了翻译这种语境下的“走过”而生的。它意味着你从一端进去,经历了中间所有的艰难困苦、风霜雨雪,然后从另一端出来。你被这整个过程浸泡过、洗礼过。所以,“我们一起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最地道的表达是 “We went through that toughest time together.” 甚至可以说 “We got through it together.”,带着一种“总算熬出头”的庆幸。你甚至可以说 “We lived through it.”,我们活过了那段日子,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沉重感。
你再品品,walk past 是个旁观者,go through 是个亲历者。这其中的差别,就是故事和事故的差别。
还没完。
“我带你 走过 一遍整个流程。”
这里的“走过”又是什么意思?它变成了一种引导、演示和梳理。这时候,英语里有个词组叫 walk someone through something。它特别形象,就像手把手领着一个人,一步一步地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操作步骤全部走一遍。 “Let me walk you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这句话充满了耐心和责任感,远比 “Let me show you the process.” 要来得更细致、更体贴。它暗示的不是一次性的展示,而是一个陪伴式的完整体验。
再想一个更宏大的。“他 走过 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这里的“走过”是对一个人生命轨迹的概括。这已经不是 go through 能完全承载的了。这是一种回顾,一种总结。英语里可能不会直接翻译“走过”,而是会意译,比如说 “He lived a magnificent life.” 或者 “His life was an epic journey.” 但我们中文里的“走过”两个字,本身就带有一种画面感,仿佛能看到一个老人的身影,从历史的烟尘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我们走来,身后是长长的、跌宕起伏的岁月。这种诗意和沧桑感,是很难用一两个英文单词去完美复刻的。
所以,你看,“走过”这个词,在中文里是多么的灵活和富有弹性。
它可以是物理空间的 walk past(路过)或 walk through(穿过)。
它可以是时间维度的 go through 或 get through(度过、熬过)。
它可以是流程上的 walk through(过一遍)。
它甚至可以是生命层面的,一种无法简单直译的,充满了东方哲学意味的“历经”。
语言的翻译,从来都不是在两种语言之间寻找等号。它更像是在为一个灵魂寻找一件合身的衣服。有时候你能找到一件款式、材质、尺寸都几乎完美的,比如 walk past。但更多时候,你找到的只是一件看起来差不多的,穿上总觉得哪里有点别扭。而“走过”这个词的灵魂,太丰富,太立体,以至于没有哪一件现成的英文外衣能够完美地包裹住它所有的神韵。
所以,下次当你想说“走过”时,不妨停一秒,问问自己:
我究竟是“走过”了什么?
是一条街道,一个商店?(walk past/by)
是一片森林,一个隧道?(walk through)
是一段岁月,一场磨难?(go through / get through)
是一个流程,一个计划?(walk someone through)
搞清楚你“走过”的到底是什么,你才能在英语的世界里,为它找到最贴切的那个表达。这,才是学习语言真正的乐趣所在——不是背单词,而是在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之间,搭建一座最精准、最微妙的桥。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